氟西汀胶囊与劳拉西泮片治疗卒中后情感障碍的效果分析

2015-12-19 07:08张金亮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5期
关键词:氟西汀拉西障碍

刘 平 张金亮

郑州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3

脑卒中除带来持续性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外,还易伴明显的情感障碍,有报道脑卒中患者躯体部位疼痛加重或缓解,多与心理因素有关[1-2]。本次研究采用氟西汀胶囊与劳拉西泮片治疗脑卒中精神抑郁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06—2014-06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脑卒中后精神抑郁患者,男94例,女74例;年龄46~85岁,平均(65.4±4.7)岁;病程2个月~4a,平均(2.13±1.14)a;并发症:脑梗死74例,高血压50例,糖尿病42例,脑出血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8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并发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提出的脑梗死、脑出血诊断标准以及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关于器质性情感障碍、心境障碍、抑郁症诊断标准[3-4]。

1.3 评价指标 2组分别于治疗1周和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睡眠障碍量表(SDRS)评定治疗效果,均以HAMD、SDRS治疗前后减分率作为评价依据。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痊愈:减分率≥80%;显效:减分率50%~79%;好转:30%~49%;无效:减分率<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4]。

1.4 方法 2组用药前均给予脑血管病等常规药物治疗,并辅助心理调节、康复训练治疗等内容;对照组选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起始剂量75mg/次,1次/d,7d后视疗效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剂量<300mg/d。观察组口服劳拉西泮片1mg,3次/d;对伴焦虑症者适当增加2~4mg/d;对伴失眠症状睡前适量增加2~3 mg;对伴癫痫持续状态,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1~4mg/d;同时给予氟西汀胶囊20mg,1次/d,于早饭后服用。2组疗程均为6周。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2组HAMD、SDRS评分情况比较 治疗1周和6周后随访,2组HAMD、SDRS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特别是治疗6周后评分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RS评分治疗第l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6周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HAMD、SDRS评分比较 (分,±s)

表2 2组治疗前后HAMD、SDR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b P<0.05

时间 观察组(n=88)对照组(n=80)HAMD SDRS HAMD SDRS治疗前24.7±3.0 27.1±3.6 25.1±3.1 27.2±3.6治疗1周后17.5±2.3a 13.8±4.0ab 20.5±2.9a 17.2±3.6a治疗6周后 8.2±3.1a 8.4±3.8a 9.6±3.3a 8.7±3.9 a

2.3 不良反应 治疗6周后随访,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主要为眩晕、乏力和嗜睡;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0例,为呕吐、便秘等典型反应,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后情感障碍作为常见的脑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也随之明显上升[5-6]。据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23%~39%[7]。脑卒中后情感障碍不仅会大大影响病后生存质量,而且增加病死率。本研究结果表明,脑卒中直接冲击脑神经细胞,造成细胞变性或凋亡,还会引起去甲肾上腺素、5-经色胺等中枢神经递质功能不足,进而导致精神抑郁发生。

传统的脑卒中后精神抑郁治疗多采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多塞平、阿米替林等,但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大,患者普遍耐受性差,疗效有待探讨[7-8]。本研究应用劳拉西泮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精神抑郁,取得良好效果。劳拉西泮,又称氯羟去甲安定,与地西泮相似,具有镇静、抗焦虑、解除肌肉疼痛、催眠作用,临床多用于抗焦虑症及焦虑、紧张引起的失眠症等。氟西汀胶囊属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是当前广泛应用于一线的抗抑郁药物,通过抑制神经突触细胞对神经递质血清素的再吸收,以增加细胞外可以和突触后受体结合的血清素水平,剂量小,但见效快,不良反应少[9-10]。

目前该药广泛应用于成人抑郁症、强迫症、神经性贪食症及惊恐症等,抗抑郁效果良好。有学者选择氟西汀与安慰剂对抑郁症患者进行疗效对照实验,并选择HAMD 作为评估工具,结果氟西汀抗抑郁症的效果明显好于安慰剂[3]。本研究选择劳拉西泮与氟西汀联合用药,二者相互协调,一方面充分发挥二者针对性的镇痛、抗抑郁效果,同时提高突出间隙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多种神经递质含量,消除影响躯体疼痛的不良适应性变化,活跃情绪,达到改善抑郁症状的目的。

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l周和6周后随访HAMD、SDRS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抑郁症状况和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不过,联合疗法的远期效果与常规药物治疗差异不明显,或与试验样本量偏少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值得关注,如劳拉西泮作为一种镇静药,长期使用易引起严重药物依赖,导致嗜睡、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而大剂量的氟西汀摄入会引起药物性孤独症,增加自杀可能性[7-8]。

[1]王剑,符秋红.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总体康复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3):255-256.

[2]程素满,陈金峰.氟西汀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0):980-981.

[3]李立,张秀,氟西汀联合布斯哌隆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22(11):23-24.

[4]潘广伟,林强,黄瑞瑜.盐酸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J].广东医学,2010,31(11):1 476-1 477.

[5]肖一妙,吕长波.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对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4(24):66.

[6]王剑,符秋红.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总体康复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3(12):77-79.

[7]归青巧.噻奈普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24(22):56-57.

[8]吴绍尉.短程黛力新联舍氟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3):125-126.

[9]王海涛,魏莉华,田洪涛.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11):1 113-1 114.

[10]许江虹,陈晓,李文娟.活血疏肝解郁汤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4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4):4-6.

猜你喜欢
氟西汀拉西障碍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浙产藏红花单方联合氟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氟西汀致单侧眼球震颤及瞳孔扩大1 例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冰糖葫芦
跨越障碍
短疗程喹硫平联合氟西汀治疗43例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