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在椎管内肿瘤中的应用

2015-12-19 07:08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5期
关键词:椎管脊柱出血量

佘 亮

河北邯郸市第一医院外六科 邯郸 056001

椎管内肿瘤在神经系统肿瘤中属于常见类型,临床常采取全椎板入路手术治疗,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影响后期的康复治疗[1]。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对椎管内肿瘤患者实施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成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06—2011-06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80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全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80 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男41例,女39例;年龄18~68岁,平均(41.7±2.2)岁;病程1.4个月~7.5a,平均(3.7±1.9)a;肿瘤部位:颈段肿瘤12例,胸段肿瘤40例,腰段肿瘤20例,哑铃形肿瘤8例;肿瘤类型:神经鞘瘤40例,脊膜瘤20例,蛛网膜囊肿8例,上皮样囊肿12 例。对照组男42 例,女38 例;年龄19~67岁,平均(41.2±2.7)岁;病程1.5 个月~7a,平均(3.8±1.4)a;肿瘤部位:颈段肿瘤12例,胸段肿瘤40例,腰段肿瘤20例,哑铃形肿瘤8例;肿瘤类型:神经鞘瘤40例,脊膜瘤20例,蛛网膜囊肿8例,上皮样囊肿12例。2组基本资料、肿瘤部位、肿瘤类型和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全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全麻,取俯卧位,将颈部肿瘤经头架固定,选取后正中位置行纵切口,不超过病变范围的1.5cm,逐次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以及筋膜层,然后在病变侧骨膜下分离椎旁肌,使病变的椎板完全显露,采取椎板牵开器分开椎旁肌,采用椎板咬骨钳或铣刀去除半椎板和黄韧带,使硬脊膜能够充分暴露。部分患者需在术中给予B超精确定位,并在接近肿瘤表面的位置切开硬脊膜,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并给予彻底的止血处理,严密缝合硬脊膜,严密缝合皮肤,手术完成[2]。

1.3 评定方法

1.3.1 疗效评估:临床治疗效果主要依据术后影像学资料的检查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分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3]。

1.3.2 稳定性评估:患者脊柱的稳定性依据手术前后CT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稳定:手术前后脊柱曲度无明显变化,手术节段脊柱正位曲度变化不足12°,或侧位曲度变化不足15°;不稳定:手术节段脊柱正位曲度变化12°以上,或侧位曲度变化15°以上[4]。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独立样本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对比 2组次全切除率和全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脊柱稳定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脊柱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2组临床疗效对比 [n(%)]

表2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s)

表2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s)

组别 n 手术时间(h)术中出血量(mL)术后下床时间(d)住院时间(d)对照组80 3.4±0.7 421.7±123.5 26.8±6.4 13.6±3.6观察组 80 2.1±0.8 162.9±67.3 8.25±2.1 8.6±1.7 t 值8.1282 22.3021 12.0231 11.2418 P 值 <0.05 <0.05 <0.05 <0.05

表3 2组脊柱稳定性对比 [n(%)]

3 讨论

椎管内肿瘤是神经系统肿瘤中常见的一种,传统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清除病灶,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如何有效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是手术治疗的关键,传统的全椎板入路手术治疗的并发症较多,且术后脊柱稳定性并不理想。

随着临床对该病的不断研究,半椎板入路手术逐渐得到应用,且可有效维持患者术后脊柱的稳定性,其能够较好地使患者椎管外侧和腹外侧的肿瘤充分显露,避免神经的损伤。本组结果显示,2组全切除率、次全切除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主要由于半椎板入路手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并降低术中出血量[5],且整个操作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神经损伤,从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本组资料还显示,观察组患者脊柱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由于这种治疗方法创伤小,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术后脊柱结构的稳定性,使其效果优于传统的手术[6]。

[1]林国中,王振宇,谢京城,等.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21(7):556-557.

[2]李维,陈建华,王盛海.经单侧半椎板入路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1(4):457-458.

[3]陈川,李文胜,凌聪,等.经半椎板入路并椎板复位治疗胸椎椎管内肿瘤(附16例报告)[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4(1):224-225.

[4]闵有会,张辉,王昊天,等.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0,22(6):526-527.

[5]石鑫,姜梅,郝玉军,等.经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0,22(6):214-215.

[6]李劲松,王汉东,成惠林,等.半椎板入路在椎管病变手术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2(10):767-768.

猜你喜欢
椎管脊柱出血量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