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2015-12-19 07:08刘英洁于圆圆郑蒙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5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属心理

刘英洁 于圆圆 郑蒙蒙 高 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 郑州 450052

精神分裂症不仅对患者自身带来严重的身心痛苦,同时患者家属承担较大的负担,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面对突发事件,常出现失眠、茫然、孤独、害怕、恐惧等情绪,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羞耻、悲伤、绝望等情绪,影响患者家属的健康[1]。现对我院收治的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及100例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06—2014-06 收治的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为首发组,家属年龄18~65岁,平均(35.68±5.68)岁;与患者关系:妻子25例,丈夫30例,儿女39例,其他6例;文化水平:初中及其以下33例,高中及中专28例,大专及以上39例。同期收治的100例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为复发组,家属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6.07±6.03)岁;与患者关系:妻子23例,丈夫33例,儿女36例,其他8例;文化水平:初中及其以下30例,高中及中专32例,大专及其以上38例。2组患者家属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家属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调查,所有参与调查者在调查前均接受培训,同时接受一致性检验,评分一致性满足Kappa值>0.85,实际检测时,采用个别或团体检测,在患者病房或门诊进行,所有受检者均亲自填写,填写完毕后现场收回,本次调查中症状自评量表及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分别分发200分,均完全收回,且为有效问卷。

1.3 评定方法 CPSS评分:共14个自评项目,分别采用1~7级评分方法,自第4~10、13项目均为反向评分,总评分为失控感得分,其他几个条目评分之和为紧张感评分,心理压力总分为紧张感与失控感得分之和。CPSS总分≥26 分时,患者身心健康承担负面影响[2]。

SCL-90评分:共90个问题,主要包括强迫症状、躯体化等10个症状因子,评分为1~5分,其中得分与心理健康水平成反比,SCL-90各因子中任何1个因子得分≥2分时则考虑为阳性,需要深入检查,任何1个因子的得分≥3分时,则认为其存在中度、重度心理卫生问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首发组CPSS评分中紧张感、失控感评分分别为(12.36±3.27)分、(12.91±4.05)分,复发组分别为(14.02±3.85)分、(13.99±3.89)分,正常人分别为(8.96±3.02)分、(8.73±2.96)分,首发组CPSS评分小于复发组(P<0.05),2组受检者CPSS评分均明显大于正常人(P<0.05)。2组SCL-90总分分别为(145.26±29.68)分、(163.98±38.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SCL-90评分比较 (±s)

表1 2组SCL-90评分比较 (±s)

组别 n 躯体化 人际关系 强迫 焦虑 抑郁 敌对 偏执 恐怖 精神病性首发组100 1.56±0.46 1.92±0.62 2.01±0.38 1.98±0.63 1.75±0.62 1.81±0.69 1.74±0.43 1.51±0.61 1.5 1±1.36复发组100 1.95±0.55 2.39±2.35 2.85±0.77 1.69±0.57 1.99±0.57 2.06±0.57 1.99±0.52 1.83±0.53 1.7 0±0.52

3 讨论

人们传统观念中对精神病多存在认识偏见,患者在社会上受到歧视、孤立等现象,而患者家属同时受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需要接受突发性事件,导致其心理上出现强烈反应,进而出现负性心理反应,出现人际关系障碍、社会隔阂、不良情绪体验等,而患者家属精神卫生健康知识较为缺乏,使不良情绪加重,多出现强烈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治疗及回归社会环境[3]。

目前,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较差,多存在负面情绪。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组SCL-90评分与中国正常成人常模比较较高,而在人际敏感、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由此可见,无论首发或复发患者家属均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时,同时给予患者家属必要的干预有重要临床意义。

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加强家属认知精神分裂症的能力,同时将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预防措施及预后等基础知识告知患者家属,从而缓解、消除患者家属的焦虑、恐惧及抑郁等负面情绪。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随着药物的使用,患者可出现动作迟缓、镇静等不良反应,患者家属会对药物产生排斥作用,医护人员应及时对患者家属进行教育及解释,有助于患者家属支持患者的积极治疗。出院时,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家属正确的防护方法、院外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及疾病复发先兆症状等,提高患者家属看护患者的能力。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组CP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首发组SCL-90评分明显小于复发组(P<0.05),由此可知,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患者家属多伴心理障碍,给予患者家属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作用。

[1]苑成梅,黄佳,王振,等.早年创伤与抑郁症及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6):628-630.

[2]褚丽红,陈文琪,洪善娟,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及心理干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6):551-553.

[3]董瑞兰,张红云,牛智彬.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9):62-63.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家属心理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小测试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心理感受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