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2015-12-19 01:50陈社兴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小学生

陈社兴

摘 要:笔者的这篇教学反思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它承担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态度的任务;其次是,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就需要专业引导和教师之间的讨论和思想碰撞,让自己拥有更丰富的考虑问题的方式;接着,笔者讨论的是如何把这门课程上好,强调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生活,对同一事件如果考虑的方面更多,学生的思考也会更理性更全面。

关键词:小学生;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小学教育教学中,以语、数、外为核心,而其他课程逐渐边缘化的现象是广泛存在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正是如此,目前小学品德课程教师总体上还没有确立应有的社会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专业化程度低。所以,在笔者的教学反思中,首先就是从教育教学工作者自身出发,既然我们注意到了不够专业化得缺陷,那么,到底该如何提高小学品德课程教师专業发展水平呢?

在大多数学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不参与各类统考的,所以就逐渐造成了现在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这门课也经常被语、数、英专业教师顺带着讲授。其实,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小学阶段是很重要的一门课,教师应该通过其专业活动,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承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态度的任务。伦理意识和道德态度确实无法单单依靠一门课程来完成,可是如果完全将其当作了课外耳濡目染的事情,那么学生会很难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有些比较理性的认识,他们的认知也只能停留在眼见、耳听的阶段,无法理性分析它们的存在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可见,作为思想与社会课程的教师,他们特殊的教育使命决定他们不单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思想火焰的点燃者和心灵导航员。与此同时,品德课教师本身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他们自身的道德水平对于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的人格、价值意识、伦理观念等产生更为巨大的影响。

所以,采取各种方式来提高小学品德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势在必行,在这个方面,有效的专业引导就变得极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专家对话,实践与理论对话,或者归纳概括实践知识,以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老师们还应该自己多利用课余实践阅读相关著作,从别人的成功经验中学习,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新方式。另外,校本培训也是很好的提高专业水平的方式,即使大家都对即将开始的品德课感到陌生,却可以在校本研究和培训的过程中相互切磋,各位教师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别人思维方式与自己的区别,从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

具备了较高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该如何把这门课上好,起到它该有的作用呢?这是笔者教学反思的第二个方面。从教学效果上看,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不懂得尊老爱幼,也没有为集体、为他人的概念,其实,这些都是品德课教学效果缺失的表现,所以,在这个家长过度宠爱孩子的年代,学校的品德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小学品德课是以小学生的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与其情感体验为基础的,其目的在于促进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更加关注学生,要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时刻关注他们的变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与演示自己成果的能力,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给予指导与评价,让学生独立思考,而且,这样做还可以营造出更为和谐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些都是落实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品德课的教学效果要从实际生活中才能看出来,因此,这样一门课程的教学就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实现生活教学。所谓生活教学,不仅仅是指课堂所学要应用于生活,同时,还需要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课本上的案例毕竟是有限的,而生活中的事例才是丰富多彩的,这些事实本身才能构成学生们未来的生活景象,这样的教学方式远比课本要有趣,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可以在课堂是分享自己的观察所得,师生共同讨论面对某种情景时正确的应对之策。

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在品德课上,笔者认为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教学失真,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课程设计不合理、课堂中的意外、沟通不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课堂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尤其是情感失真,广泛地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在让学生谈学习收获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回答都是直接肯定或否定,缺少更为具体的分析和辨别。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事情并非非此即彼,在情感上过度排异可能会导致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过于极端的现象,因此,面对情感失真的课堂,假如继续此种泛泛而谈、蜻蜓点水的教学方式,那么三维教学目标就很难得到全面实现。面对这一重大问题,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在情感教育过程中注意节制,切勿极端。例如,在讲授尊老爱幼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提一提现在被广泛报道的老年人“碰瓷”现象,尊老固然正确,可是如果因此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就可能让学生觉得心灰意冷。“扶不扶”的问题并没有什么绝对正确的答案,如果老师的讲解方式太过极端,“尊老爱幼”就只能成为空洞的口号,没有办法应对复杂的现实生活。

当然,对一门课程的反思是没有办法三言两语说清楚的,笔者记得曾经在报纸上看过一篇测试小学生对于生命态度的文章,文章的大意是:在一个有财宝的孤岛上,有老人、儿童、孕妇十六人被困,你有一只仅能容纳十六人的小船,你会带走什么人?在被问及的小学生中,没有一个人会带走全部的人,他们说:老人已经活够了,孕妇太麻烦,儿童以后会同我竞争,只有带上财宝才能使我今后衣食无忧。从这样一个小调查来看,哪怕是小学生,他们也已经有了生命贵贱的概念,开始对财富表现得颇为贪婪,这种情况确实令人担忧,我们说科学的、适切的德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其实指的就是这纷繁复杂的生活实际。从纵向看,德育又是一个系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形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等他们长大各方面都稳定下来,要想改造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小学生的品德课程确实需要教学者更专业、更专注,以真正让孩子从小拥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笔者的教学反思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它承担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态度的任务;其次是,面对这门重要的课程,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就需要专业引导和教师之间的讨论和思想碰撞,让自己拥有更丰富的考虑问题的方式;接着,笔者讨论的是如何把这门课程上好,强调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生活,而在课程情感失真的问题上,笔者认为情感讨论不宜太极端,无论是爱与恨、对与错,如果考虑的方面更多,学生的思考才会更理性。青少年的道德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在学校环境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品德和文明行为的主要课程,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作为教育教学者的我们都必须不断努力,以培养出思想品德更加健全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欧阳艳.反思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才智,2012(4).

[2]颜莹.改变从这里开始——小学品德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策略.思想理论教育,2008(20).

[3]金玉淑.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思路.赤子(上中旬),2015(3).

[4]王建平.小学品德体验教学中“情感失真”现象探微.教学与管理,2014(8).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小学生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