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哲学修养?提高政治教员思维能力

2015-12-19 05:44熊燕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底蕴教员哲学

熊燕

一个人的修养,就内容或过程而言异常丰富,既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学术等许多方面的勤奋学习和自觉锻炼,也包括一个人在为人处世过程中的风度、仪表、言行、举止等方面的特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人的各方面的素养中,哲学素养是基础。因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更具根本性和决定性。学习哲学知识,提高哲学素养对塑造人的整体思维品质,統御和提高个人全面素质具有关键作用。对军校政治教员来说,提高哲学素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是每名教员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

1 加强学习,积淀哲学底蕴

对政治教员而言,所谓一定的哲学知识底蕴,主要不是记住多少哲学概念和原理,而是要掌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境界。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不断武装头脑,着力培养“读经典、学哲学”的浓厚兴趣,真学、真信、真懂、真用,逐步提升理论素养,积淀哲学底蕴。自觉运用掌握的最新理论、哲学思考指导工作,并通过实践活动积累,不断提高理性思维层次,并使之转化为实干苦干的实际能力。同时还要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哲学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形成了儒道互补的哲学思想,凝聚和贯注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塑造了中国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孔孟关于“仁”的学说,崇尚正直无私的人生态度,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他们的仁者爱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重义轻利、乐而忘忧的精神境界,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忧患意识和大丈夫气概,塑造了中华民族诚实正直、讲究信用、忠实宽厚、凛然不屈、安贫乐道、不懈追求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老庄看社会人生,总是站在宇宙的高度,俯视社会人生。他们无为自化、虚静不争、秉物以游心的人生态度已经作为一种民族性格熔铸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培养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虚怀若谷的包容大度、先人后己的谦恭精神,含藏内敛的持重性格,坚忍不拔的刚强意志。所以,政治教员要有意识地读一些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先哲们的言论和著作,以丰富自己的哲学底蕴。

2 勤于思考,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是人们对存在问题的能动性、探索性和前瞻性反应。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马克思曾尖锐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毛泽东同志更是强调:“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是否具有正确的问题意识,是衡量政治教员思想作风、工作标准、授课方法的重要标志。能否正确认识问题, 反映政治教员的精神状态、思想境界,体现着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问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有的显而易见,有的深藏于复杂的表象之中,有的则通过别的形式反映出来,政治教员只有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增强洞察问题的敏锐性。对于已经凸显的矛盾和问题,最重要的是妥善应对和认真处理;对于尚处于萌芽或潜在状态的矛盾和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或者说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尽早研判,及时查漏补缺,力求把矛盾和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全面正确认识问题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政治教员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问题,才能在复杂紧急的情况下头脑清醒、不自乱阵脚,才能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挺身而出,承受各种可能的质疑,做到“心中有数、底气充足”。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最终落脚点在于解决问题。古人云:“为官避事平生耻”。领导干部居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解决问题必然要触及各种矛盾,甚至会得罪一些人,受到阻挠和责难。如果没有敢于碰硬的精神,没有一身正气和坚定信念,是难以做到迎难而上的,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抛开私利、直面挑战,才能把重大问题研究好、敏感问题处理好、棘手问题解决好。政治教员只有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才能牢牢把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全面正确地认识问题,深入科学地分析问题,从而积极稳妥地解决问题。

3 勇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政治教员运用哲学的能力,既要靠学习哲学知识来培养,也需要生活体验和工作实践的磨砺;既需要对哲学立场、观点、方法和境界融会贯通,又需要对专业理论和业务了如指掌,需要在哲学和工作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学哲学最终要反映在运用哲学观、方法指导工作、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检验和衡量学用哲学的一把尺子。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避免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世界的变化是一个万古长青的发展过程,而人们头脑里的意识、思想、观点,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客观存在变化了,发展了,人们的思想也必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全面发展地看问题、思考问题,对任何问题和情况既要看到好的、有利的、进步的一面,也要看到差的、不利的、落后的一面,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想问题、办事情,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应当从客观实际出发。要客观地反映问题,客观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如果只满足于主观想象,摸脑袋,凭印象办事是不行的。

猜你喜欢
底蕴教员哲学
倍er高级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议论文的论法与底蕴
理解粮食底蕴 传承粮食文化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浅谈青年教员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军事改革的底蕴在于历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