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理念对中国职业教育启示

2015-12-19 05:44王敏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启示

摘 要:新加坡职业教育理念比较适合于中国的职业教育,本文针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情况进行简单的剖析,由此引出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浅显思考。

关键词: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改革;启示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资助科研项目:S2014F1023

1 引言

新加坡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世界的瞩目,除了新加坡独特的地理位置等优越条件下,新加坡根据本国自然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大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充分利用人的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使经济从过去依靠转口贸易转变为现在的依靠高技术产业发展经济的方针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作用。而提高动者素质主要依靠教育,可以说,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在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简介

NYP是目前新加坡排名第一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是由新加坡经发局所属的德新学院、法新学院、日新学院、精密工程学院及20多个应用科技中心组建而成,1992年正式成立南洋理工学院。目前在校生人数15000人,全职教职员1300人,全校采取智慧型校园设计及全面联网的信息结构。学校目前设工程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信息科技系、互动与数码媒体系、设计系、工商管理系、保健护理科学系等七个学系。

“教学工厂”、“教学企业”的概念与运做, “无界化”文化形成与效果, 无货架期的师资管理与培养理念, “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AES数据庫)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最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也是他们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新加坡政府是高等教育投资的主要承担者,其财政拨款占高教总经费的80%以上。为专门指导职业教育发展,新加坡还先后成立了国家成人教育促进局、国家生产力局等机构,专门统筹运作,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新加坡职业教育注重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后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在重视职业学历教育的同时,十分注重对企业职工进行持续培训,为他们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提供保障。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为先实践后理论,为在实践教学中增进学生的理论知识,所有的教学设置都是以学生专能的开发为目标。政府各高职教育机构和各培训中心与企业共商培训计划,所有的培训内容和课程都根据生产对技术的需求而制定。新加坡政府通过立法强化职业技术教育,使“先培训,后就业,未经培训不得就业”成为一种制度。刚毕业的大学生需见习一年时间,由政府用人部门或资方安排到有关岗位实习,并指定专门人员进行指导,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提升实际操作能力。这一举措无疑为高职教育非学历培训提供了制度保障。

3 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要有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战略指导思想

高职教育战略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①与经济发展紧密关联的职业教育使命。学院不断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开发新的专业。但在新专业开发过程中,要做到论证严谨,准备充分。一个新的专业的建设,需要1~2年的时间。先要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企业需求和学生学习志向与需求三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成立专业筹备小组,委任专业课程经理,建立专业课程筹备委员会制定专业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文件,报呈教育厅批准。学院委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来确定培训目标,进而准备教材、建设专业实验室,进行各项教学准备,才能开展教学。②多方位的职业教育办学主导思想。如市场导向、柔性系统、专能开发、国际合作、应用与开发、面向世界。③企业化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如职业教育是“企业文化之延伸”;职业教育应超越“想法”,要有超前意识;职业教育“与核心业务息息相关”,强调为企业服务;职业教育以创新和树立特色为关键;职业教育要在“永恒持久、因地适宜、执行有效”上下工夫。

(二)要从体制和满足社会心理需要出发研究职业教育

一个国家一项事业的发展,都有着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学习借鉴应建立在理性的思考,分析其成功的原因,研究其核心精髓,将其内化为适合我国国情做法,方可产生真实的效用,绝不可全盘照搬。职业教育发展,是由体制引导、以实际效果体现的,在国际上,有德国的“双元制”的模式,也有新加坡模式,都是很成功的经验,成功的标志是民众接受和满足了企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并得到企业的认可,国内普遍认为,新加坡模式较为适合中国。

我们发现中新两国职业教育的环境各有异同,相同的是两国对职业教育都是十分重视,上升为基本的国策,社会经济转型对职业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只是不同阶段而矣。不同之处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1、教育管理体制不同。新加坡教育部门统管职业教育,可以总体规划引导全社会义务教育之后青年学生的发展方向,引导大部分学生进入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高职层次。新加坡中学毕业后有25%进入工艺教育学院(相当于国内中职),略大于25%进入初级学院(相当国内高中),其余(超过40%)基本进入理工学院(相当国内高职),工艺教育学院二年毕业后多数就业少数进入理工学院,初级学院二年毕业后仍有45%的人进入理工学院、约55%的人进入本科大学。这种情况的结果就是初中毕业后多数人进入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人数最多的在高职。国内则不同,部门办学还存在,初中毕业后教育部门主要引导学生读高中,现在扭转过来要求普通高中与中职招生相当,但原来的惯性还在,还要影响很多年。

2、社会心理不同。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新加坡学生就业前大多是高职毕业,能找到工作且明显区别于未受职业教育人员的收入,心理上是基本满足的。国内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较深,初中毕业后个个奔向大学,但实质上只有约35%能入读大学(含高职),考不上的少进入中职、多直接就业。

3、企业用工的状况不同。新加坡企业已完成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科技密集型和创新密集,中职层次早已不合时势,高职毕业生正好达到他们的理想需求。国内相当部分企业还是劳动密集型的,中职毕业生在技能上还未够突出,企业通常将中职毕业生与一般未受技能训练的劳动者混为一谈,一同按普工使用,在工资和使用上有区别但区别不大,结果是中职层次并不能满足民众的心理需求,而且从中职学生人数来看这可是大部分民众。

(三)校企合作重定位

过去,我们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校企合作就是将工厂办到学校,或者学生到工厂参与生产。通过参与新加坡的项目,学习到新加坡校企合作的“教学工厂”理念,深受启发。“教学工厂”并不是实际的工厂而是一个理念,是教学中模拟和模仿企业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得到学习提高,是通过各类实训(科技)中心承接、完成企业项目来实现的。这种理念(做法)是目前我们所接触到的最科学而巧妙的做法,可以直接拿过来用于高职学校。中职学校由于硬件跟不上无法模拟,师资能力也无法模仿,还是难于学习,大多只能维持现有的实训方式,个别学校、专业有条件的,也完全可以学习。例如,我校就设想在发展得比较好的会计专业引入这个理念,成立对社会的财务公司,可以设想,实施后与南洋理工学院基本一致。我校的农类专业也有类似的教学农场等的实践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承接企业项目的同时,将会为办学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如何规范化管理,严格财务制度,平衡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将是学校要综合协调好的一个新问题。

(四)真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中国,职业院校也十分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且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师比尚有严格要求。但国内对“双师”定义很浅薄,同时具有高等教育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即视为“双师型”教师。我国各高职院校目前在引进师资队伍时,学历条件的“门槛”订得越来越高。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把硕士、博士作为招聘教师的必要条件之一。事实上,有很多来自于高等本科院校的硕士、博士,根本没有企业经验,在进行职业教育时,也只会照本宣科,为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带来很大障碍。新加坡非常重视教师的实践经历,不唯职称,而完全凭工作能力与业绩,这一举措充分保障教师能专注于教学工作。新加坡各高职院校从企业物色师资,引进业界精英,80%的教师都曾是企业的经理或业务骨干,他们到学校上任后还保持着与相关企业的密切联系。他们在校时教学,到企业时解难,是能力非凡的真正的“双师”。因此,一般而言,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没有经过企业实践的锻炼,没有企业业绩,是很难进入高职学院从事教师职业的。

教育部“十六号”文明确规定要加强“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引进与培养,而企业经验是作为“双师”型素质教师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我们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时,能否考虑借鉴NYP的作法,比如在引进教师时,把企业经验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可适当放宽学历条件。此外,在校内分别建立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相对独立的教师团体,也可以相互交错,但课堂教学的教师专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课程改进等,而实践教学的教师可以专注于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借助良好的企业关系网,引进好的项目供学生校内实训或校外实习等,这样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师的“专能专用”。对教师的培训要有计划,针对性,要及时与行业形势的调整相适应,与企业的需求相对应。

(五)注重教师的市场价值和人力资本

在做项目过程中,南洋理工学院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全新的理念:教师无货架寿命。意思是要确保教师的知识和科技的优势,要不断学习培训,使自己作为一名合资质的教师的市场价值不会下降且会上升。在这种理念支撑下,南洋理工学院不单只教师要有5年企业实践的资格,每年还要有自己的学习进修计划,学院结合个人和专业的要求,每年安排6%左右的教师培训。我们对自己学校教师虽然也有要求,但是一没有这样系统明确,二是多从学校层面要求、没有将要求内化为老师自身的要求,变为教师“我要学”,所以教师没有学习进取的动力。受这一启发,我们应该改进老师的培养机制:

一是向教师灌输无货架寿命的理念,引起教师对自身市场价值的关心和重视,确立更新知识的紧迫性。

二是学习南洋理工学院人力资本管理的办法,由教师提出要学习的内容。

三是建议教育部门要统筹中职学校师资培训,将时有时无的培训常态化,充分利用较长的暑假,开展惠及全体教师的周期性、层次分明的专业培训。

四是学校要从关心教师出发,支持教师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要在现行鼓励培训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学科带头人,在时间、资金上加大支持的力度。

在提升教师市场价值同时的另一个问题,是学校要留住人才和调动积极性问题。因些,师德教育不能放松,要培养老师正确的价值观、责任感和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鼓励教师通过努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人生职业生涯理想,使学校的人力资源转化为有效的人力资本,教师成为学校发展历史的创造者。

(六)“无界化”合作理念运用

现在我国高职教育在上演“军阀割据”的场景。一所学校内的各二级学院阵地意识也很强。这无形中会带来很多弊病,如:教学资源的重复购置、闲置,院系见沟通严重缺失,不便交流等。建筑无界化,语言无界化,教学无界化,项目无界化,使得不同学系间的教职员与学生通过联合工程项目及学系间教学活动进行交流,促进教学资源获得充分的利用,促进学院教职员间、团队精神和跨系级工程项目的开发。从而强化师生们的专业能力,为师生提供更多综合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机会,增加学院的灵活度与反应能力。无界化将使学校各二级学院的优质资源整合起来。通力合作,共同研究,联合公关,形成最佳合力,打造学院品牌。

4 结论

通过比較差异,借鉴学习,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双师素质”、“社会价值”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探讨。新加坡在创新职业教育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郑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教学工厂”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与思考[J];中国市场;2011年09期.

[2]刘春泽;陈玄令;从“教学工厂”理念所获得的启示[J];中国建设教育;2010年Z5期.

[3]简祖平;向新加坡“教学工厂”学什么—从教学工厂的概念谈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19期.

[4]皮连根;倪晋尚;彭卫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修专业“教学工厂”建设研究与实践[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戚白雪;国外校企合作模式述评及其启示[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丁金昌;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作者简介

王敏(1978-),男,湖南浏阳市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算法设计、机器人控制,无线传感网等;

猜你喜欢
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