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AT的内隐自杀态度线索依赖性研究

2015-12-19 13:52陈妮娅樊孟婷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自杀大学生

陈妮娅?樊孟婷

摘 要: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生为被试,通过不同的背景提示的两个程序验证个体对自杀所持的内隐态度,并探讨内隐态度背景依赖性。实验发现个体对自杀持消极的内隐态度,自杀内隐态度易受背景线索影响,具有背景依赖性。

关键词:内隐态度;大学生;自杀

Research on background-dependent of implicit suicide attitude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basing on IAT

CHENNiya FANMengting

(Institute of Applied Psychology in School of Education,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300,China)

Abstract By testing the students of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prompted two scripts by different backgrounds to verify the individuals suicide implicit attitudes, and to explore the background-dependent of implicit attitudes. Experiments confirmed that Individuals suicide implicit attitudes was negative, implicit attitudes were vulnerable to the impact of the context clues,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background-dependent.

Key words Implicit attitud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uicide

1 前言

近年來,自杀现象日益严重,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自杀,其中大学生自杀现象尤为突出。各国研究者已经发现,大学生的自杀态度在自杀意念和行为的产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大学生的自杀态度,寻求大学生自杀态度的构成特点及相关因素,对于在大学生中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自杀预防具有重要意义[1]。自杀态度是个体对自杀行为、自杀者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和一致性的倾向[2]。目前国内外对自杀态度的研究颇为丰富,但内隐角度为数不多。内隐态度是个体对事物所持的积极或消极的认知、情感或反应,由不自觉的以往经验或不能归因于以往某一确定经验所引起。Wilson等人基于锚定—调整模型和动机—偶然模型于2000年提出双重态度模型,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同时存在两种性质上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能被人们意识到的、所承认的外显态度;另一种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态度”[3] 。 在内隐态度形成后,当人们接触到态度对象时它会被自动激活,其活动不需要心理能量与动机,而外显态度还没有成为自动化的态度,因而需要较多的心理能量和动机去检索[4]。“人在面对客体时同时具有内隐和外显双重态度,人的行为受双重态度的影响”[5]。Greenwald与Banaji(1995)认为内隐态度是“个体无法内省识别,或者无法精确识别的过去经验的痕迹,这种痕迹调节着个体对社会对象的喜欢抑或不喜欢感受、思考和行为”[6]。目前为止,国内暂无以IAT程序考察内隐态度的背景依赖性。本研究以IAT程序从内隐角度检验个体对自杀的态度,并以不同背景线索对内隐态度的背景依赖性进行探讨。这一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自杀态度测量的客观性和完整性,以及展开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 方法

2.1 被试

随机邀请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生38名参与实验。

2.2 实验程序和材料

IAT(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作为内隐态度的有效测量方法,由Greenwald等人于1998年提出。IAT通过测量“目标概念”与“属性概念”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来测量内隐态度。“目标概念”为所需区分的客体类别,“属性概念”为对客体进行区分的评价性类别。本例中“目标概念”为“目标词”,“属性概念”为“属性词”。IAT设计“相容任务”及“不相容任务”,对比两类任务的反应时间。“相容任务”为符合内隐态度的“目标概念”与“属性概念”的组合,“不相容任务”为相对相容任务而言的概念组合[7]。IAT测量内隐态度时把反应时作为指标,在生理方面,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神经网络模型”认为,信息储存在一系列按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结点上,因而可通过两概念在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测量二者的联系。从认知方面而言,IAT以态度的自动化加工为基础,包括态度的自动化启动和启动的扩散,有关研究表明,对评价性语义内容的加工属于一种在视觉基础上的自动化过程。IAT对个体的内隐态度进行测量即是通过分类任务测量两概念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8]。IAT的原理为,人们对联系紧密的概念较联系不甚紧密甚至存在冲突的概念作出同一反应较为容易[7]。即IAT通过测量两概念间的自动化联系强度而测量内隐态度[9]。IAT近年逐渐在我国得到应用,IAT的信效度虽不太令人满意[10],但也优于同类测验[8],并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区分效度和预测效度[11]。研究者们认为IAT可靠、敏感、能很好地防止自我矫饰[12],国内众多实验亦证明IAT能有效测量个体的内隐态度[5]。

材料包含两个程序,采用被试间设计,两程序只是提示类别的词不同,“属性词”为“积极”类与“消极”类,“目标词”为“生活用品”、“体育用品”、“自杀工具”与“田径器材”。见表1、表2。

3 结果与讨论

* p<0.05

由表3可得,程序A“相容任务”与“不相容任务”反应差异不显著,程序B“不相容任务”值显著低于“相容任务”值,被试对“自杀工具”的评价倾于“消极”。程序A“不相容任务”的紧密程度为“几乎无”,即个体对“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的组合作出的反应差异可以忽略,程序B“不相容任务”的紧密程度为“中等”,即个体对两任务的反应差异较为明显。

3.1 个体对自杀持消极的内隐态度

程序B“不相容任务”值显著低于“相容任务”值,即“不相容任务”反应时更短,可认为个体内隐上更倾向“不相容任务”的“田径器材”+“积极”、“自杀工具”+“消极”的组合方式,也即“田径器材”与“积极”的联系较“田径器材”与“消极”紧密,“自杀工具”与“消极”的联系较“自杀工具”与“积极”紧密,被试对“自杀工具”的评价显著倾于“消极”。

上述结果可能因由如下:一,自杀具有毁灭性,自杀并非有效的生存方式,个体有生的需求与欲望,故自杀对个体而言是不利的,消极的,在悠长的进化史中,这种认识可能化为集体无意识,对个体的行为及意识产生影响,故个体即使在内隐态度上对自杀的评价也为消极。二,社会文化或学校教育均对自杀持消极的态度,个体自幼受此种意识影响,其评判标准可能也与该意识一致,且根深蒂固,对自杀便自然而然评为消极。三,自杀常与消极事件相联系,当个体遭遇态度对象时,态度对象可能激活个体的样例表象,而自杀多为消极,个体基于样例便得出自杀消极的结论[5]。

不过实验结果仅是说明“自杀工具”与“消极”的联系较为紧密,也可能为个体对“自杀工具”与“消极”的评价均涉及某一对象(亦可为意识活动),故二者评价接近,表现为联系紧密。

3.2 内隐自杀态度的背景依赖性

内隐态度兼具稳定性与可变性。由于“内隐态度形成过程较为缓慢,需要通过大量学习和经验的累积方可形成,与外显态度相比,内隐态度非常稳定且难以改变”[6]。内隐态度的特性,诸如“极少的认知资源需求”、“意志的无须参与”、“不可抗拒性”、“难以改变”等都隐含着内隐态度的稳定性。虽然国内外许多实验亦证明内隐态度是稳定的、不易改变的。但亦有大量研究发现内隐态度易受影响,认为“社会性动机”、“注意指向性”、“背景线索”与“样例特征”对内隐态度稳定性都会产生影响力。“背景线索”指个体对特定对象的内隐态度的表达依赖于对象所处的社会背景[5]。内隐自杀态度同样具有内隐态度一些的特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就内隐自杀态度本身而言,它是稳定的;就内隐态度的情境敏感性而言,它是“可变的”[5]。

程序A、B的区别仅为提示类别的词的不同,程序A为“生活用品”与“体育用品”,程序B为“自杀工具”与“田径器材”,被试在程序B表现出“相容任务”与“不相容任务”的差异,而程序A没有。即被试在不同的背景线索提示下对同一刺激表现出不同的内隐态度,体现内隐态度受背景线索的影响,说明内隐态度存在背景依赖性。

内隐态度的背景依赖性指“人们有时候会依照某一特定时刻信息的可接近性程度形成即时态度”,个体是“根据事件发生时所获的信息去建构一种即时性态度”[6]。

4 结论

个体对自杀持消极的内隐态度,自杀内隐态度易受背景线索影响,具有背景依赖性。这一结果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系统的测量个体的自杀态度提供重要方法学依据,也为个体自杀行为的有效干预提供重要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钱玉燕.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陕西师范大学,2004.

[2] Prager L M. Depression and suicid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s in Review. 2009, 30(6): 199-206.

[3] 耿晓伟, 郑全全. 中国文化中自尊结构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J]. 心理科学, 2005, 28(2): 379-382.

[4] Gibb B E, Andover M S, Beach S R. Suicidal ideation and attitude toward suicide: Suicide and Life- Threatening Behavior. New York. 2006, 36(1): 12-19.

[5] 李素卿. 大学生内隐自杀态度的研究[D]. 华南师范大学. 2007.

[6] 吴明证. 内隐态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7] 侯珂, 邹泓, 张秋凌. 内隐联想测验:信度、效度及原理[J].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2): 223-227.

[8] 蔡华俭. 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介绍[J].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3): 339-342.

[9] 吴明证, 梁宁建, 许静, 杨宇然. 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现象研究[J]. 心理科学, 2004, 27.

[10] 张林, 张向葵. 态度研究的新进展——双重态度模型[J].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2): 171-176.

[11] 付佳林.抑郁症患者自殺态度相关研究及其心理干预. 苏州大学.2014.

[12]钱玉燕.大学生自杀态度的社会相关因素影响研究.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自杀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新发现致洪深的三封信函
过失相抵规则在侵权受害人自杀情形的适用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自杀”的教授
阿根廷检察官“自杀”牵涉四国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