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语文》的人文价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2015-12-19 16:51张蓉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人文价值大学语文心理健康

张蓉

摘 要:《大学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价值对于大学生社会理想的形成、自我人格的塑造、生命价值的体认,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等诸多方面可以起到全面的提高作用。因此,该课程对于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治标更治本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价值;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学生们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化,各种压力日趋增多,“由此而引发的环境应激问题、自我不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和其他伤害性不适应问题”也逐步增多。在教育方面,对于教育功利化的追求,教育者本身人文修养缺失的因素等等也会使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全面、持久的解決。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大隐患。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于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1 促进社会理想的形成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个体价值、个人理想也只能通过社会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社会理想。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也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时期。“中国梦”,不仅仅是当下的号召和宣传,更联系着民族的过去与未来,是实现全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理想。如何能够使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创造个体幸福的同时,产生和提升社会理想呢?人文素质教育是关键。在大学教育中,《大学语文》的教学对此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近些年来《大学语文》课本的编写逐渐打破了以往从古代文学作品选,到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再到外国文学作品选的编写套路,取而代之以主题为线索编排。而社会理想主题往往成为开篇重头戏。

其次,在选择篇目方面,从中国古代孔子的《大同》社会理想,到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再到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乌托邦思想等等,都是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对于社会理想的伟大设计。通过这些篇目的介绍和学习,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有关历史和文化知识,更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我们的社会责任是什么?我们的社会理想又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些社会理想?

一个具有社会理想的人,才能够高瞻远瞩,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时代的大潮和美丽的人生,其心理健康自不待言。

2 完善自我人格的塑造

古希腊神庙上所镌刻的名言:“认识你自己。”是多么富有哲理的箴言。文学就是指引人类认识自我的缪思女神。

当下的高考制度对于保证全社会教育权利的相对公平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它的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中小学广泛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被动式学习、功利化学习,长此以往,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乃至降低自我人格的认同。经过长达12年的中小学教育,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离开了家长和老师的严格管教,得到了安排自己生活和学习的自由,反而不懂得如何运用这种自由,从而陷入人生的迷茫,不知前路在何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应试教育的后遗症——人格培养缺失。

孔子曾经说过:“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曾经说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是我国传统文化对自我人格修养的高度期许。通过讲解,学生往往会产生高山仰止,心向往之的情怀。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他的《儒家哲学之精神》一文中曾经说过:儒家哲学的基本精神是最理想的生活,亦是最现实的生活。这一论点与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有内在精神的相通。

通过对这些先贤大儒们的哲学、文学以及美学思想的推介和品读,使学生了解伟人们的精神境界其实也和我们当代人一脉相通,从而培养学生既能脚踏实地、又可放眼未来的完善人格。

一个有着完善自我人格的人,他的心理健康自不待言。

3 引发生命价值的体认

文学即人学。文学直指人的生命价值与宇宙本体的关系。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解读和阐释,可以帮助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对有关作品的初步学习和背诵而产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实现对作品认识的升华,加深对自我生命价值的理解。例如,对于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唐代五言绝句《春晓》,在教学中如何能够使大学生通过这样一首清新的小诗产生对自我生命价值的体认呢?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认识能力停留在直观思维层面,因此,对于这首诗的教学可以采取逐句讲解、疏通诗意、引发生活经验、体会作者的惜花之情等步骤进行解读。

《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对于这首诗的解读应当在小学阶段的基础之上,首先采用中国传统的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对作者孟浩然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和写作特点进行介绍。然后对盛唐诗歌的整体风貌加以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诗作为“盛唐气象”之开端的原因所在。紧接着,进行文本深度解读,尤其要把重点放在盛唐诗歌美学的意象和意境创造方面。重点选择“春花”意象,纵深展开中国古典诗歌中“春花”意象的生命象征意义的探讨,引发学生回忆还有哪些诗歌中出现春花意象。学生可以举出:“春花秋月何时了”“林花谢了春红”“花开花谢满天飞”“月照花林皆似霰”“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等等名句。通过众多“春花”意象的比较,启发和引导学生意识到“春花”意象除了是季节性的自然现象,在诗歌中往往寄托了中国人对于生命价值、青春岁月的珍视和热爱,体现出民族的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伟大情怀。

在对“春花”意象的解读之后,可进一步阐释“风雨”意象,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的介绍,激发学生对自我生命价值的体认,对人生苦难的辩证认识,从心灵深处产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超越苦难的精神力量。

一个对自我生命价值有着圆融体认的人,他的心理健康自不待言。

4 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

美可以弥合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因此,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文修养、心理素质等有着重要意义。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讲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体会宇宙自然之美,社会人生之美,心灵境界之美、传统文化之美……从而拓展大学生的心灵境界,使我们的教育成为美的教育、爱的教育、生命的教育。

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苏轼的《赤壁赋》、王维的禅理山水诗、陶渊明的田园诗、张岱的《陶庵梦忆》……中国古代传统的情景交融的山水佳作将学生带进一个个山明水秀、天人合一的美景至境。

余华的《活着》写出了中国人在艰难困苦中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汤显祖的《牡丹亭》里塑造了天下至情女子杜丽娘生生死死的爱情故事;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以壮烈的激情喷薄出人类的公正自由之光;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的三境界说指引着一切有所追求的青年树立理想、坚持不懈……

一个能够体会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之丰富大美的人,他的心理健康自不待言。

经过多年来《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笔者教学相长,获益良多。《大学语文》的教学,从根本上为大学生指引大学之道,提升精神境界。在此人文教育的熏陶之下,学生的心理健康于无形中得到了春风化雨般的滋养。正如一位学生曾经给作为老师的笔者所写的一句话:“老师,谢谢你,让我看到了希望。”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1996

[2]曹姗.浅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J].东方企业文化,2010,(3)

猜你喜欢
人文价值大学语文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人文价值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体现
原生态音乐的价值体现
构筑高中语文人文价值的实践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