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咨询伦理问题初探

2015-12-19 16:51沈园花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伦理高校

摘 要:心理咨询在当今社会是一项越来越被受到重视的专业服务。心理咨询伦理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凸显,心理咨询伦理的水平影响到专业服务的品质,心理咨询伦理的发展关乎整个心理咨询行业的规范化发展。然而,目前心理咨询伦理的建设与发展在我国才起步不久,在高校中,存在着多重关系、知行不一、文化困境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加强高校心理咨询伦理建设,需要加强伦理培训以提升伦理意识和操作技能,依托行业协会制定相关伦理守则。

关键词:高校;心理咨询;伦理

本文系2015年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课题“高校心理咨询知情同意现状研究”(课题编号:Gxx-2015-10)的研究成果

1 心理咨询伦理的概述

1、伦理的涵义

伦理,英语中称为ethics,来自拉丁文的ethica,而拉丁文又从希腊文的ethos演变而来,因单复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单数是指风俗习惯或惯例,复数是指做事的一种自然或类似自然倾向。1在我国《现代汉语辞海》中,对伦理的解释是:中国古代原指音乐的条理。后用来比喻封建社会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各类等级尊卑关系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其义与人伦一词相同。“伦理”与“道德”一词有时通用,如“伦理关系”即“道德关系”。不过也有学者提出,伦理与道理存在差异,道德较抽象与主观,着眼于个人对自我的要求,而伦理较为具体和客观,着眼于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原则,道德较偏重于一般性的判断个人与他人互动行为的对错,而伦理较强调客观性的理由,也就是说,道德较具主观、主体、个人、个体的意味,而伦理较具客观、客体、社会、团体的意味。2

2、心理咨询伦理

心理咨询在我国起步较晚,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国外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心理咨询的发展有两条明确的主线:一是心理咨询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发展:二是心理咨询与治疗者职业道德规范和伦理建设,且两者相辅相成。3目前我国有关咨询的伦理规范都是在借鉴美国、台湾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守则与做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学者陈国海认为心理咨询中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规范作业、保守秘密、知情同意等几个方面。学者袁梦认为,这三点是心理咨询中最起码的伦理规范,它们为心理咨询者提供了在特定情境中应该遵循的准则,这些规范不但保护当事人的利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心理咨询师的工作。4台湾学者王智弘认为,心理咨询伦理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提供规范、提供指导、提供保护和提供信任。)通过心理咨询伦理,使专业人员能为当事人与社会做出专业贡献,使大家的相关权益都能获得保护,使助人专业成为社会所信任与肯定的专业工作,因此心理咨询伦理的存在非常重要。5

3、心理咨询伦理守则

国内外的心理学会、协会等都对心理咨询的伦理有明确的规定,中国心理学会在2007年1月制定了《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一版)》,包括了三个部分:守则制定说明、总则与条文。在总则中揭示了伦理的原则:善行、责任、诚信、公正与尊重等,在条文中则包括七章,分别是:专业关系、隐私权与保密性、职业责任、心理测验与评估、教学培训与督导、研究与发表和伦理问题处理等。另外,在守则最后,对本 守则所包含的专业名词进行了定义。美国心理学会于1953年制定了第一版伦理守则,在其2002年的版本中,提到五项一般原则,包括受益和无伤害、忠诚和责任、正直、公正和尊重人们的权利与尊严。其伦理标准则包括十大伦理主题:解决伦理议题、专业资格、人类关系、隐私权与保密、广告与其他公开陈述、纪录保管和收费、教育和训练、研究和出版、衡鉴、治疗等。美国咨询协会在1961年制定了第一版伦理守则,在其2005年制定的第六版伦理守则中,条文的部分包含八大伦理主题:咨询关系、保密沟通特权和隐私权、专业责任、与其他专业的关系、评鉴衡鉴和解释;督导训练和教学、研究和出版、解决伦理议题等。可以看到,各专业学会的守则代表了他们的专业立场与伦理规范,虽然各有侧重与不同,但仍有不少共通的地方。

2 高校心理咨询伦理面临的困境

高校心理咨询职业化是一个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目前,高校心理咨询伦理建设的发展遇到困境,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关系多重、知行不一、文化差异等。

1、高校心理咨询师身份的多重性导致咨访关系不单一。对于运用心理咨询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工作者来说,都应遵循相应的专业伦理规范。但是高校中参与心理咨询的人员身份较为多样,目前,在高校的心理咨询师工作队伍中,包括专职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等,其中,高校辅导员日益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与专业心理工作者共同致力于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维护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对于辅导员来讲,既是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又是他们的辅导员,身份的多重性影响到咨访关系的建立和纯粹性。

2、高校心理咨询专业伦理培训较欠缺,伦理意识弱,且难以做到知行合一。高校心理咨询职业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心理咨询相关培训数量和质量在不断增加和提高,国外的培训资源在不断地被引入进来,但是专业伦理培训严重缺乏,造成高校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意识不强,即使有伦理意识,实际的操作层面也不够完善,知行难以做到合一。事实上,如果只是增强与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了对专业伦理等方面的考虑,则无疑是危险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与咨询伦理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若有长短,也难以正常走路,想要快步跑起来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3、文化差异同样也会影响咨询师对心理咨询伦理的重视程度和理解。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通过熟人介绍进行咨询的比例不少,特别是在知情同意等方面的伦理规范上,意识较为薄弱,如一项中美对比研究发现,中国咨询师中认为以下条目符合伦理标准的百分比显著高于美国同行:“不向来访者透露测试的目的”、“未经来访者同意进行录音”、“不向来访者说明自己不同情况的收费标准”、“不向来访者说明保密原则受限的情况”、“向自己的学生或被督导者提供咨询” 6等,提示我国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伦理意识有待加强。

3 高校心理咨询伦理发展的对策

我们要明白,心理咨询发展的两条主线不能偏废,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固然重要,但是若缺乏了心理咨询与治疗者职业道德规范和伦理方面的建设,则心理咨询的发展也会失去平衡,最终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要解决高校心理咨询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加强专业的教育与培训,依托行业协会推动守则和规范的制定,采用认证制度,提高行业人员的准入门槛等。

加强专业伦理的教育与培训,增强对伦理问题的敏感度,提升高校心理咨询师的意识。针对心理咨询师的培养体系中应增加专业伦理的教育与训练,对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相关证书的验证中,除了要求一定学时的专业培训外,应将伦理培训纳入其中。通过不断地培训,提升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伦理敏感度和伦理意识,从而提升他们对伦理问题的把握能力。

此外,依托高校心理咨询相关协会,制定伦理守则,设置成立伦理委员会,积极推动与规范本行业的伦理守则。伦理规范不能只停留在自律层面。有学者强调,若无伦理守则,只有相同兴趣的一群人无法被视为是一个专业组织。在西方等国家,伦理委员会在推动伦理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各地各高校成立高校心理咨询的相关协会,积极推动与规范本行业的伦理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2] [5]牛格正、王智弘.助人专业伦理[M].台北:心灵工坊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10,11,17.

[3] 方红丽等.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学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

[4]袁梦. 关于高校心理咨询中伦理困惑的探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9)

[6] 张爱莲等.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调查及与美国相关调查的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1).

作者简介

沈园花(1980-),女,汉族,上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伦理高校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