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对明王朝的“再造之恩”意识

2015-12-19 18:01杨璐
卷宗 2015年11期

摘 要:1592年爆发的壬辰倭乱,是一场关系到中朝日三国的古代国际战争,在战争爆发的前期,朝鲜独自应战遭到失利。随后宗主国明朝派兵应邀入朝作战,明援军所带来的兵力、物资为改变战争走向提供了契机和动力。也是得朝鲜对明朝产生坚定而耗时持久的“再造之恩”意识。

十六世纪末,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在基本统一日本之后,不满足于现状,觊觎更广阔的大陆,于是向朝鲜递交国书,要求朝鲜“假道入明”,从而染指中国,挑战东亚政治格局。而朝鲜王军由于备战不足,在战争前期节节败退,朝鲜国王宣祖逃离汉城,王世子留守,朝廷一分为二。朝鲜境内受到了战火的摧残,数以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朝鲜朝廷的威信大大下降。

关键词:壬辰倭乱;明援军;再造之恩

1 战争过程

由于国内形势恶化,朝鲜宣祖遣使向宗主国明朝求援。为了防止日本以朝鲜为跳板进而染指中国,中国决定出兵。明朝出兵朝鲜既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也有保护属国的性质。

1593年7月祖承训受命进攻平壤,但是由于备战不足而失败。12月,应朝鲜方面的请求,明朝派遣李如松为提督再次进军平壤。平壤之战大大鼓舞了朝鲜军民的士气,起到了转折的作用。但是随后碧蹄馆战役的失败使得战争停滞。于是中朝联军和日本的议和被提上日程。但由于议和过程中双方代表的用人不当,以及核心问题不能达成一致,和谈破裂,硝烟再起。

1957年7月,明军在稷山地区艰苦作战最终大获全胜,史称稷山大捷。稷山之役后,日军退居沿海,在蔚山建立防御工事。由于领军杨镐的贪功怕死,蔚山之战失利,战争再度陷入僵局。

蔚山之戰后,明援军重新做了部署。逢此时,丰臣秀吉病逝,临终命令德川家康从朝鲜撤军,以防日后明、朝大举报复。中朝联军抓住机会,此战烧毁日军战船近200艘,日军被驱逐出境,史称“鸣梁大捷”。壬辰倭乱以中朝联军的胜利而告终。

2 明援军的助力作用

明援军能够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无疑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军事设施的辅助。首先是精锐部队的作用,我们来看明援军的军队构成,最先进入朝鲜战场的明援军是辽东军一万人,刚刚参加完平定宁夏叛乱,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士气高涨,对日军有极大的杀伤力。此后的蓟镇和保定步兵均来自明朝的边防驻兵,经常与北方剽悍的游牧民族交战。福建藤牌军是中国最好的藤牌军,适合协同作战,战斗力很强。藤牌的特殊工艺甚至可以挡住火枪攻击,日军在藤牌军面前也是吃了大亏。

其次就是物资供给的有效保障。朝鲜士兵饥饿难耐,军饷也发不出来,大大影响了战斗力。明朝向朝鲜运送粮饷有两条通道,辽义陆路和登辽海路。明朝为此专门任命负责粮饷的官员,建立起粮饷保障机制。明朝所提供的物资除了供给军队,也有一部分供应给缺衣少食的朝鲜民众,因此朝鲜官员才发出朝鲜军民之所以能够在战乱中存活,都仰仗于明朝的感慨。

明援军的先进武器,带来了强劲的战斗力。有关壬辰倭乱的史料中,有许多关于明援军武器装备的记载,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火铳和火炮等火器的运用。由于日本尚武精神的影响,作战时最常使用的是“倭刀”,中国方面便研制出专门对付倭刀的“狼筅”,而射程较远,威力较大的神枪、火箭、飞天喷桶也极好的避免了与日军的肉搏战,在各大战役的攻城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再造之恩”意识

明援军帮助朝鲜复国,在朝鲜的历史上被称为“东国再造”和“再造之恩”,可以说是朝鲜对于明朝感恩情绪的具体体现。而这种感恩情绪又可以被划分为官方行为和民间意识,并投射在具体史实之上。

首先是李朝官方的尊明行为,李朝认为“万历再造之恩,百世不可忘也”。在此后的国家交往中更是以中国为“父母之邦”“天朝上国”对待,具体体现为“事大主义”。“事大主义”是李朝对明朝外交的核心理念。不仅是对于明王朝的感恩,对于援朝将领朝鲜朝廷也是心怀感激,如平壤之役后为李如松建立生祠后来又为杨元、石星等人画像在祠堂内进行供奉。李朝官员设立“天朝将官撰集厅”,专门编写歌颂明援军的文章。 李朝对于明王朝的感恩之情并没有随着时间而减退,反而持续了百年之久,直到明朝末年女真政权与明王朝争夺统治权,李朝国内仍不忘“再造东国”之恩而全力帮助明王朝的呼声还是非常高涨的,并且拒绝向女真妥协。直到丁丙胡乱之后,皇太极才强迫李朝结束与明的藩属关系。李朝上下迫于形势而“事大保国”,但在内心是非常鄙视这一异族政权的,称其为“胡虏”或“腥膻之国”,认为清王朝的国运不会长久,具有强烈的反清情绪,对于煤山自缢的崇祯帝充满了同情。甚至在明亡国六十年的时候,李朝肃宗还亲自设立“禁苑坛”祭祀崇祯皇帝,后又设立“大报坛”祭祀神宗皇帝。1749年,李朝又以明太祖、神宗皇帝、毅宗皇帝并享大报坛,每年进行祭祀直到朝鲜王朝末年。此举固然与朝鲜所奉儒家文化为治国之本有关,但也从侧面体现明援军确实对壬辰倭乱的做出了重要贡献,才令朝鲜人感恩不已。

于此同时,李朝民众的感恩情绪也是极为明显的。杨镐因作战不利被万历皇帝撤回,朝鲜百姓自发地在经理衙门前挽留杨镐,事后又立颂德碑,还为其专门编辑了颂德诗稿,甚至连渔夫樵夫都争相传唱歌颂杨镐的歌谣。杨镐并不是一为朝鲜民众所感怀的将领,同样是因为作战不利获罪入狱的兵部尚书石星,得到了朝鲜民众的广泛同情,石星的后代移居朝鲜之后也是得到了各种优待。而且民众对援军中一些有交往的普通军士也采取十分尊重的态度,在时人的日记和各种记录里都有所记载。

4 结语

壬辰倭乱是一场重要的国际战争。面对日本的大举侵略,朝鲜国小力微,很难维持长久之战。而正是因为明援军所使用的武器,精锐部队的战斗力以及粮饷供应所产生的巨大助力,才使得这场战争能够继续,战局得以扭转。由此,朝鲜官方和民间产生了对于明王朝的“再造之恩”的情绪。正是这种“再造之恩”意识,对此后中国和朝鲜乃至日本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子龙《皇明经世文编》[M]中华书局,1962

2、明史[M]中华书局,1974

3、宋应昌 经略复国要编[M].中华书局,1981

4、茅瑞征 万历三大征考[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韩】朝鲜王朝实录 [M]国史委员会,1970

6、【韩】光海君日记[M]国史委员会,1970

7、【韩】成大中 青城集[M].同和出版社,1973

8、【日】赖山阳 重订日本外史[M]东京筑地活版制造所,1908.

9、张声振 中日关系史[M].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10、孙卫国 论事大主义与朝鲜王朝对明关系[J]. 南开学报 2002 4

11、樊树志 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J]. 复旦学报 2003.6

12、韦占彬 明代北部边防中火器应用状况及其局限[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6

13、王非 明代援朝御倭战争与朝鲜的“再造之恩”意识[D] 延吉:延边大学,2005

作者简介

杨璐(1993—),女,吉林省白城市人,工作单位:延边大学,职务: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朝鲜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