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故都的秋》的深层文化内涵

2015-12-19 18:59姜永吉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扬花故都的秋郁达夫

姜永吉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性散文。读之后使人产生无限遐想。我深深感悟到作为一个中国现代处于忧患时代作家的良知。他在用自己的笔告知人们一种真情,一种久久埋藏在中国古文化下的幽情。

我们不用从文章结构上给予太多的赞美,而是从心灵上感知他那颗炽热的心,去挖掘灵魂中的震颤就可以了。或许误解了这个文学的大家,但我只想把自己的感觉告诉给和我一样的知音者。

郁达夫是个中国式的文人。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7岁入私塾受启蒙教育。后到嘉兴、杭州等地中学求学。少时已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基础。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 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终毕业于日本的帝国大学经济学部。他是创造社的著名作家,代表作為小说《沉沦》和《春风沉醉的晚上》。所以年轻时的私塾教育对他影响非常深,处处能在自己的作品里感到渗透着那骨子里中国文人的气息。虽然他留学日本,学习西方的文化,但那个时代却使他在日本饱尝了作为中国人,一个支那民族的悲哀。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也使他忧伤、愤世。他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沉沦》中那个变异的留学生似乎有他自身的痕迹。屈辱、无奈进而是抗争和愤恨使他逐步厌弃那个高大的民族日本。也就使他一生中有两个渊源很深的民族,一是生他的中华民族,一个是给他耻辱和死亡的日本民族。一个民族给了他什么叫尊严,一个民族叫了他懂得你是劣等民族。所以他热爱自己的国家,懂得衰落民族的气节与活法。从精神的领域里他选择了传统中国文人的感知和意识。况且他并没有像郭沫若一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去解救自己和解救中华民族,而是选择了文人常规的精神的抗争,文学抗争。把自己苦和乐,恼与恨都用自己最熟识的方式——文学加以表达。所以他的文章读的时候要适当去寻找一下中国的古文化,探索其中的韵味,那样才会“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才能看得饱,尝得透,赏玩得十足吧。

我们领略那秋的韵味时,极力寻找能够表现中国文人的诗文去试看看吧。我们把郁先生的五副图画融进古代的氛围中品味。关于秋的文字在古诗词很多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的《山居秋暝》, 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渗透着中国古人精神里的哀思和痛楚。郁达夫从现实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体现着自己内心感悟的人文精神。具有这中国文人的苦痛与哀思来对秋的观照,秋也十分自然成为了他内心世界的宣泄点。郁达夫和其他文人都一样,自我独享那份孤独和凄苦,常常一个人的时候才会把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正因为于此,才会在北京寻找一椽屋子去品味那秋色的。这是文人学者的通病。

文章在第二幅图景中写下了槐树落蕊,但在我们古代诗文中大量的是写扬花的或落叶,而细柔的程度到更像扬花。而这扬花突出了思念和怀念,这里的落蕊或许是作家在被北平见到常物,但是作者的情思依然没减,使人自然联想起“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一叶而知天下秋”的思绪来,浑然天成,那么我们没有古代的诗词知识又怎样来挖掘那,一年将终,时光荏苒逆。只有深刻体味了古人对落叶和落蕊的思考才会知道在景色描写中体现了他要确定的寓意,可见作家不是随意用任何题材在文章之中。那就是要表达出时光很快过去,我们看到秋时应珍惜,作出自己事情来。

蝉也是中国古代作家们常常在诗中,引用的物象,而此处能使我们联想到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用其表现文人保持洁高的品行。

秋雨更能体现诗人内心情感的依托物,他们把雨的萧冷,肃杀,愁绪等都极近能事。而又从不同的际遇中选择适合个人语句。真是不胜枚举。我记得李清照有“秋风秋雨秋煞人”的里外秋劲十足的句子;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是呀,“却道天凉好个秋”是报国无门的郁愤。而辛词是和郁先生的文笔极其相似,是否作者是在构造自己在日本人窥视华北的时候,作者对这个曾经饱感耻辱的侵略行为而不动于衷吗?试想当时作家或许百感交集,却无事可为的苦痛,寂寥得只能在北平城里闲坐品茶,真有些“欲说还休,欲说还休“的意味吧。

秋果的描写到是作家选择的时日有关,必须在“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的时候,在这时候正是农历年的七八月的话,正是我国北方的深秋季节的九、十两个月,是我国古代七夕节和中秋节的时候,而此时给人的联想就更丰富多彩了。但都不外乎团聚和相思了,那深沉的幽思可叫人绵延不绝的。

猜你喜欢
扬花故都的秋郁达夫
桃花雪
贵人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经过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
抗战中的爱情:李小瑛与郁达夫
浮世露恋:李小瑛与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