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类课程设置探索

2015-12-19 18:59杨洋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工学校企人才

杨洋

职业教育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瑞士、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之所以能够突飞猛进,主要原因在于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国家扶持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由政府组织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进行技术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和工厂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并且大大提高了其国民素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与质量上都有了巨大进步。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然推动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行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必然会越来越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而且必须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这也是当今大学精神的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的探索,以满足建筑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多的需要。通过转变教育思想与理念,在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积极推进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和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积极探索高职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关注的问题。

1 建筑业的发展必然推动高职建筑专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并且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建筑业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产业。《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截至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2亿,城镇化率达到46.6%城镇化规模居世界第一。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城镇化率每年提高近一个百分点,到本世纪中叶将达到70%以上。因此,以城镇化为主导的投资与消费增长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趋势,推动中国经济进入稳步高速发展阶段。因此建设行业对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和一线管理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大幅增加,此外中国建筑也已经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对高素质、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必然推动我国高职建筑专业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批职业素质优良的建设者是高职建筑专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2 高职建筑专业急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

建筑类高职教育担负着为我国建筑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其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阶段建筑类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素质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职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模式,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一直没有间断过,然而,什么是真正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校企合作,以及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使其不走形式主义,一直是困惑高职院校发展的难题。因而,在此前提下,高职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怎样才能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高职建筑人才的培养顺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也成为教育者和研究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课程改革是高职发展的核心问题,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最终都必须借助这座桥梁才能实现。为了完成培养人的目标,采用什么样的课程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通过好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的研究成为了当前高职教育应该关注的热点,要加强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对高职建筑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使人才培养的目标真正的落到实处。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高职的规模增长迅速,据教育部2009年统计数据:在2305所普通高等院校中高职高专院校就有1215所,在2144.6万普通高校在校生中,高职高专在校生为964.8万占44.99%,招生规模313.4万,高等职业教育无论在院校数量还是招生人数上都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近5年来,高职毕业生累计1400万人,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在办学水平及办学条件上也有较大的提高,显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高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中指出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是普遍提升我国公民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需要。

本文在此背景下,针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从我国建筑行业与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国内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分析我国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我国建筑行业的特点以及建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通过对高职建筑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的研究,希望找到一条适合我国高职发展之路,以期望为建筑业、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身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但我国高职教育的研究起步晚,理论研究相对于高职实际发展比较滞后,对课程与教学等涉及高职教育实质性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在借鉴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特别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模式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与“十二五”规划,针对新时期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根据教育部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的特點,结合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联系行业、企业现状,力图找出新的思路,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期为丰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模式的内涵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建筑业是国家支柱产业,高素质建设人才的培养不仅关系着我国建筑业长远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良好发展。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发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积极探索课程设置是进一步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实践办学模式的需要。对高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课程的探索必将更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必将进一步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推向深入,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高职院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的共享,对深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借鉴国内外高职先进人才培养经验,根据我国国情,从高职建筑类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以及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建筑类人才培养的特点,通过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厘清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等几个基本概念,总结主要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探讨高职建筑类人才培养采取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通过对我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关键问题的分析,认识到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进行课程设置方面的探索,并通过实例力图构建建筑装饰课程设置的理想模型。

猜你喜欢
工学校企人才
人才云
盐工学人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