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2015-12-19 18:59郜艳丽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形象知识分子鲁迅

郜艳丽

摘 要:本文通过对鲁迅先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介绍,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认识新旧民主革命交接时期的中国社会。

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形象

1 鲁迅小说中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的类型

(一)孔乙己、陈士成——封建祭祀品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成这一类型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科举制度的牺牲者和殉葬者。科举制度产生了极少数的权势者,而大多数知识分子则像孔乙己、陈士成这样,一生白首穷径,百无一能,穷愁潦倒、沦落下层。而更可悲的是,他们一生受其害而不觉悟。孔乙己终因养活不了自己而沦为窃贼,最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在人们的笑声中悄然地离开了人生的舞台。陈士成一生迷恋仕途,一心想考秀才当大官,从几岁的孩童考成了两鬓斑白的老翁,参加十六次考试,最后却连个秀才都没得到。但他仍没有丁点儿的醒悟,更不能正视现实,却糊里湖涂地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最终精神完全失常,在想象中财宝的白光引诱下淹死在河里。

(二)吕纬甫——苟延残喘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在学生时代曾经是一名革命的闯将,他曾“到城隍庙里去拔神像的胡子”,并且“连日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他曾勇敢地站出来向封建神权挑战,是一个“敏捷精悍”、英姿勃勃的青年。但他在十多年后,由于对社会前途的绝望,变的行动迟钝,处事敷衍,神态也变的颓唐了。于是,只能做些自己也觉得无聊的事来消磨日子,消磨意志。他为死去数十年的幼弟迁葬,在衣服、骨骼、頭发都找不到的情况下,包一包黄土装进棺材,以骗取怀旧的迷信和母亲的安心。一个那么勇敢坚定、敏捷精悍的战士成为了一个敷衍偷生的庸人。

(三)魏连殳——自暴自弃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就是这类中的典型,他接受过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和新思潮的洗礼,他对旧中国的社会黑暗强烈不满,经常以无所顾忌的言论和举动,对传统的封建意识和习惯势力进行抗争,对宗法社会里的制度和习俗表示极大的轻蔑和愤慨,也对青年一代、对未来怀有信心。但是,在环境的冷漠,流言的狠毒以及失业,他的孤身反抗越来越无力,精神上越来越感到孤独和无望,终于一反常态,采取自暴自弃、玩世不恭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报复,当了军阀部队师长的顾问,自己也成了黑暗的一部分。他从此躬行先前所憎恶和所反对的一切,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最后在孤寂和冷漠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四)子君、涓生——爱情悲剧

《伤逝》中的一对恋人子君和娟生,是“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们的饿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争取婚姻自主和妇女解放,是“五四”时期广大知识分子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也是当时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时思潮的影响下,在反封建、争取个性解放的斗争中,男女主人公要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蔑视封建礼教,冲破牢笼,大胆相爱,并建立了小家庭,他们对封建势力的种种迫害和压力进行的抗战是坚决的。但由于缺乏远大目标,他么只能把自己束缚在个人奋斗的小圈子里。因此,一旦自由结合,达到了“婚姻”自由的目的,就沉默于短暂的“安宁和幸福”中,忙于家庭琐事为生计劳碌,逐渐变的消极颓唐、无所作为了。终于在顽固的封建势力严酷打击下,陷入绝境,走想失败,走向爱情的悲剧。

(五)丁举人、鲁四老爷——封建走狗帮凶

《孔乙己》中丁举人、《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形象,都这种类型的代表,鲁迅先生并没有详细的刻画,只是一笔带过,但对于这些人,都是毫不留情的批判和揭露的。他们代表了吃人的封建社会、封建礼仪。孔乙己偷丁举人建立的东西而被打折了腿,表现了丁举人一类封建统治者对孔乙己这种下层知识分子的野蛮摧残。鲁四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封建礼教的积极维护者,非常迷信,虽然他从未打骂过祥林嫂,也没有克扣过祥林嫂的工资,但是,他所信奉的和宣扬的理学,却是从灵魂上拷问并处死祥林嫂的杀人不见血的罪恶力量。

2 鲁迅塑造知识分子的意图

鲁迅在剖析知识分子心灵时,常常把自己也摆进去进行精神拷问。他非常推崇陀思妥耶夫斯基,称赞他是伟大的灵魂拷问者:“穿掘到灵魂深处,使人受了精神苦刑而得到创伤,又即从这得伤和养伤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生的路”。在鲁迅的作品中,也经常看到这种冷峻彻骨的自审和自省。这不仅是说,鲁迅会把自己的形象特征赋予其笔下的魏连殳,“原来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黑气里发光”;也不只是说,吕伟甫和魏连殳的行为,如给早夭的弟弟迁坟,为祖母送葬而遭受流言和冷眼,都与鲁迅自己的遭遇相似,魏连殳对孩子和青年的殷切关爱和希望,也是鲁迅曾经的热烈心态。在这两部小说中,鲁迅都是把自己一分为二,用“我”的目光审视另一个我,对前行路上的迷失和倒退充满理解,更充满警觉,对做戏的虚无党和颓唐的放纵者进行严厉的批评。至于涓生、子君、孔乙己、陈士成等知识分子,鲁迅以他们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虽然对他们也有批评,但更多的是同情。即便是对待孔乙己、陈士成这样一类思想毛病比较严重的知识分子,鲁迅在深刻批评他们的同时,也不掩饰自己对他们遭遇的同情,愤怒地控诉毒害和葬送他们的黑暗制度,替他们大声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

3 鲁迅塑造知识分子形象的社会意义

作家塑造人物,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活动,都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美学观点,更主要的是反映作家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评价。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都刻画得非常深刻生动,他们表现了巨大的社会意义:

首先,他们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与其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遭遇和命运必然反映他所处的社会和时代。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从孔乙己、吕纬甫、魏连殳到子君、涓生,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深深带着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的印痕。在历代封建社会,只要科举制度还被作为一种控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而存在,孔乙己和陈士成的悲剧就不可避免。

其次,作品告诉读者,不容知识分子的社会是没落的社会,折磨和摧残知识分子最厉害的是封建主义。封建主义它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以一人或一家之利害为利害。为了维护其统治,对生产力最活跃的部分——人,采取各种各样的压制手段,特别是对待知识分子。这样一来,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也就得不到发展,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社会也日趋没落。

第三,形象表明,知识分子需要进行世界观的改造,要和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投身于社会斗争的广阔天地,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吕纬甫,魏连殳,以及子君,涓生们生活的时期,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尚未广泛开展,现实还没有提供给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结合的广阔舞台。但是,历史毕竟指出了和工农民众结合的方向。的确,小说表现的客观意义说明知识分子如果孤军奋战必然遭到失败,只有和工农大众的解放斗争以及全社会的解放斗争联系起来,才能取得胜利。

猜你喜欢
形象知识分子鲁迅
鲁迅《自嘲》句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