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价值探讨

2015-12-19 18:59李宏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高校价值

李宏

摘 要: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在“三本位”价值观的基础上,同时又不脱离《纲要》实施透射出的多方面价值观,从正确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着手,力改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紧跟时代步伐的课程教学价值观,不断推进《纲要》的全面贯彻,实现人人健康的社会目标。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价值

高校体育课程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在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历程中出现了影响较大的“三本位”价值观,即社会本位课程价值观、知识本位课程价值观和体质本位课程价值观。从高校体育课程价值目标定位透射出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即是健康、社会、个体需求、实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价值。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永无止境,进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在“三本位”价值观的基础上,从正确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着手,力改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紧跟时代步伐的课程教学价值观,实现人人健康的社会目标,是值得我们高校体育工作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1.价值取向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诠释

价值观作为个人面临抉择时的判断标准,是指个人用以判断“什么是重要的、值得的”持久性信念。价值取向最早是由人类学家Kluckhohn于1951年提出,指的是一组相关的价值观所组成的价值体系。体育课程价值取向是由体育课程学者Jewett与Bain于1985年所提出的,指体育教师在体育理念、课程观点、教学观点、教师角色、对学生的期待、成绩评判等6个层面的价值观内涵。因此,从以上几个概念不难理解,价值观是一种信念,多种信念的关联就形成了价值取向,换句话说价值观只是价值取向其中的一个影响因子。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概念诠释就很好地应正了价值观与价值取向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也是以下分析的前提条件。

2.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分析

2.1 社会本位课程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课程价值观是单纯以社会需要为标准来判断课程价值的观点。它强调课程的社会实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课程要适应当前和未来生活的需要。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却出现了逆趋势的新问题,人们的健康水平却在下降,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体力活动不断减少,而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却大大超过了身体需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营养过剩,在这种生活方式下,人们的各种“富贵病”应运而生。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对其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水平是有一定要求的,期望每个成员都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各种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因为,这些能力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力。故从人的社会化角度来看,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也是社会对每个社会成员个体发展的要求。

2.2 学科本位课程价值取向

按照传统的体育课程目标,专业学科技能一直是体育课程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运动技能学习、身体锻炼和素质达标。从专业学科出发,高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就是传授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其形成终身体育能力等,这是由体育教学目标决定的。由此可见,体育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技术技能的传授应是高校体育课程强调的重点,教师、课程、教材三要素对体育课程的影响不应过分强调,否则就忽视了社会和学生因素对体育课程的特有作用,以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体需求和能力发展的差异性都难以顾及。因此,从学科本位出发,高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就是应当注重体育科学知识的实践性和系统性,体育“三基”的传授,以及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科学正确地运用到锻炼实践中,进而发展自身身体素质。

2.3 学生本位课程价值取向

高校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具备一定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高校体育课程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在高校生活期间,高校生有一些个体需求,如健身娱乐、人际交往、运动技术学习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促进自身全面健康发展的需求。要满足高校生的个体需求,高校体育课程就必须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如何真正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和自主性,这就要求课程内容必须符合现代高校生的兴趣爱好,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要充分突显现代高校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在项目课程课堂上,教师围绕学生选择的项目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指导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从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走出社会的体育生活奠定基础。

2.4 高校体育课程的健康价值取向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更加便捷和美好,同时也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实质性转变,也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颇多潜在危害。要使人们的身心健康不受到危害,就必须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和调节心境,保持身心健康。高校是知识与信息辐射源地,而高校体育又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质,一直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来,针对学生体质呈连续下降趋势,增强学生体质已成为全国学校体育的一项“政治运动”。尤其是1997年扬州会议以后,体育教学提出了发展体力的目标,强调体育的科学化必须应用到增强学生体质上,在高校,高校体育课变成了增强学生体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给高校教育机遇同时也给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体育教育要凸显社会成员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

2.5 高校体育课程的实用价值取向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竞技体育运动一直是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主导内容,也为社会所公认,但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可能很少去考虑:学生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所学的这些竞技运动技术,在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有多少能用到,能给他们的余暇时间带来快乐?近些年来,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体育教学观念也在随之不断转变,人们体育需求也在随之改变,那些带有竞技性的项目内容已逐渐被人们所淡化,更倾向于休闲性的运动项目,这也是现代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必须具有健身性、实效性和可接受性等原则。

2.6 高校体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

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必然要求。体育是一门与延续人的生命,使人健康的生活、健康持续地为社会创造价值有密切关系的课程。根据《纲要》的要求,学生在高校阶段将至少学会两个以上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且需具备一定的体育锻炼能力,凭借体育运动参与获得更多人际交往的机会,并在交往中一起分享体育运动带来的快感,共同获得健康需求和运动满足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闲暇时的运动参与,实现压抑情绪的宣泄和释放,并获得运动愉悦和成就感,已成为人们调节生活和工作压力的有效方式,也逐渐成为一种追求和时尚。因此,培养高校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能力,实现终生体育,也是高校体育课程应该注重的。

3 结束语

高校教育不断改革,最为突出的就是提倡教育要“以人为本”,在高校也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高校体育课程作为一门高校必修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样需不断改革。改革首要考虑的就是价值取向问题,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必须以“三本位”价值观为基础,从正确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着手,立足于社会现实,紧跟时代的发展,迎合人们的时尚生活追求,满足人们体育健康需要。课题着重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问题,主要从社会本位课程价值取向、学科本位课程价值取向、学生本位课程价值取向、健康价值取向、实用价值取向和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等六个方面,既强调了课程的自身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高校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给”的价值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