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启示

2015-12-19 00:07冯聪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和平发展抗日战争

冯聪

摘 要: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今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为了缅怀历史,更为了以史为鉴,我们应当牢记抗战历史,珍视和平,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本文通过总结抗战胜利的历史经验,反思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并探讨抗战胜利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抗日战争;历史启示;和平发展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不懈反抗外来侵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回首往昔历史,展望未来发展,就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抗战胜利的历史经验,追寻抗战取得胜利的历史原因,认真探讨抗战胜利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稳定才能免于贫弱

近代以来,中国屡屡遭受列强的侵略,根源就在于中国的落后与软弱。鸦片战争时,几千名英国海军陆战队就将十几万清军打得丢盔弃甲,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万多名英法联军就能直取广州,攻下天津甚至占领北京。而之后从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中国无不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究其根源,就在于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中国近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从英国向全欧洲扩散的时代,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并蓬勃发展的时代,这个时期欧美主要国家纷纷进行近代化变革。但是思想保守封闭的国人,对列强的先进技术与观念熟视无睹,仍然停留在儒学至上、不尊孔孟皆为化外蛮夷、西洋知识皆奇技淫巧的认识中。此时,邻国日本已在英国的扶持下开始了近代化里程。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的人口只有清朝的大约七分之一,但在近代化的财税体制的高效支持下,以和清朝几乎相等的财政收入,建设了一支更高效,兵员动员与补充更迅捷的近代化军队,并在海陆战场上分别击败了北洋水师与老朽的淮军。

而近代的满清政府,虽然面临列强的屡屡欺压,但直到甲午战争前并没有真正的对外寇的文化与制度重视起来,学习外国的途径仍然停留在坚船利炮方面,只有少数几家洋务官僚主持的工业企业,因为没有近代企业管理制度,裙带关系与腐败盛行,最终也只能关门大吉。

义和团运动之后,满清政府才恍然大悟,在中国推动新政,编练新军,修订法律与国际接轨,鼓励建设交通,奖励工商,考察宪政预备立宪,废科举增设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但是由于甲午条约与辛丑条约沉重的赔款责任,以及海关把持在英国人手中等种种因素导致满清财政困难,新政步履维艰,推行困难。最终因为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一齐爆发,满清在革命民众与宪政派官僚的合力推动下轰然灭亡。

满清灭亡,民国肇造,革命派与北洋派纷争不息,宋教仁遇刺后双方更是兵戎相见。袁世凯称帝引发众怒,他死后段祺瑞、冯国璋等派也互相攻伐,十年间全国各地硝烟弥漫、生灵涂炭。后来孙中山先生在广东联俄联共,北伐建立武汉国民政府,继又被蒋介石发动政变,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国家仍然暗无天日。

从民国成立到抗战之前,这时期虽然有中国经济的短暂进步,但由于连年战火,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总体来讲是停滞不前,经济发展甚至比晚清都退步很多。据史料记载,从1912到1937年,中国内地的钢铁产量几乎是零增长,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几乎没有,军事国防工业也停滞不前,财政由于海关把持在英国人手里,北洋政府连年入不敷出,甚至只有举借外债才能为政府人员发工资。民国前二十几年,铁路和公路建设里程增长也相当缓慢,民族工商业在官僚资本排挤下苟延残喘,工业设备完全依赖进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初级教育无法普及,文盲率高达八成以上,高等教育规模与满清比,几乎停滞不前,抗战前夕的1936年,全国大学生在校人数尚不足四万人,除部分文科大师外,国家建设最需要的理工科高水平教授寥寥无几。

而同时期的日本,正处于大正与昭和初年,1913到1937年,日本的工业产值增加了十几倍,钢产量从14万吨增加到接近500万吨,虽然无法与美苏德等超级大国相比较,但已经超过意大利,接近二战前法国的水平。工业与经济水平上,日本企业普遍从家庭作坊式生产过渡到大工业生产,并在1930年完成了以轻工业为主向以重工业为主的过度,日本的企业已经能够生产一定水平的工业机床。同时,日本也在向城市化过度,到1937年接近一半的日本人是生活在城里的。教育方面,日本已经基本普及六年义务制教育,七所帝国大学与早稻田等私立名校汇集了一群高效的理工科学者。

在军事方面,抗战之前中日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了。日本二战前已经能够年产几千架飞机、上千辆坦克、上千重型火炮、战列舰等高度精密的武器。而当时的中国,由于满清的闭关,更主要的是由于民国二十几年来的战乱,导致中国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极其落后,只能生产步枪、轻重机枪,等轻型武器,甚至轻重机枪由于产能不足还需要向外国大量订购。国军基层军官多是文盲,军队的组织结构与技术水平更是停留在列强一战前的水平,所以当时日本军队都认为几个月内就能灭亡中国。

抗战期间,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军民为了阻击日本侵略者,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比如正面军队缺乏坦克武器,只能用手榴弹攻击日本坦克,敌后八路军伏击日军时,因为缺乏子弹,甚至要等到日军进入到30米范围内才会开火。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打死打日本侵略者45万,打伤侵略者150万,付出的是3500万中国军民的伤亡。

回顾这段以人力与火力相抗争的历史,我们在感动之余,更应当反思实力不济的原因,正是因为长期的积贫积弱,导致国家的极端落后,所以在日本帝国主义相对强大的工业与经济面前,中国人民才会陷入到艰苦的抗战中。而中国之所以落后,有帝国主义的压迫与控制,有国家近代化进程的严重滞后,以及国内新旧军阀为了权力而不断掀起内战。因此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强,发展需要安定。这就是那段屈辱与悲壮同行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的启示。

2 凝聚民族精神,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在中日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时代,我们之所以能够坚持抵抗侵略者八年,并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因为民族自强、保家卫国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当抗日战争爆发时,无论是大字不识的农民还是小商人,民族资本家还是知识分子,包括李宗仁、刘湘这样割据称雄的新军阀,都在抵御外侵的旗帜下团结了起来。虽然1927年国民党发动清党运动,残害共产党员,国共之间出现了敌对感,但是在日本侵略者日渐进逼的1936年底,在共产党的积极倡议和争取下,国共两党抛弃过往敌对历史,达成了一致抗日的统一战线,形成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中国近代饱受列强欺凌,固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国家经济、社会与工业、军事的落后,难以与列强匹敌。但是国人的一盘散沙和分裂斗争也是备受欺凌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旧中国这种一盘散沙的状态,所以日本帝国主义才能轻易利用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纷争,先后扶植段祺瑞、张作霖、何应钦等军阀从中渔利。所以日本帝国主义才会极度轻视中国,甚至认为几个月时间就能打败中国。

但是日本人显然没有注意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遭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因此对于民族独立有着强烈的渴求,这种反抗一切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意志反而越发浓烈。民族危亡关头,各种政治势力,社会各阶层都团结起来,万众一心,方才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卢沟桥事变之后,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持续抗击日军,虽然因为国军自身军队组织、技战术与武器装备的落后,并没有能够完全阻挡住侵略者的步伐,但是国民政府持续不妥协的态度,粉碎了日本几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美梦,并为后来中国在抗战中争取苏联与美国的国际援助奠定了基础。

而在同时,共产党在敌后开辟出了第二战场,通过持续发动游击战,切断日本交通线,持续对日本据点发动袭击,歼灭分散行动的日军力量,使得日军无法有效利用占领区的各种资源。“一支竹篙,难渡江河,众人划桨,开动帆船”,正是因为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所有中国人都团结了起来,凝聚一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青年农民们从军参战、社会上层团结抗敌、新闻与文化界为抗日奔走呼号,海外华侨也纷纷捐款捐物甚至回国参战,才最终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得以在百年屈辱后第一次抵御住强大的敌人,最终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抵御外侮的战争对每一个民族都是考验,有的民族在遇到外来侵略时,无法应对残酷的战争,最终走向了灭亡,有的民族则在战争中浴火重生,获取了民族复兴的伟大胜利。而抗日战争,这场血与火的考验,使得中国人民挣脱了精神上的枷锁,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抗战凝聚和觉醒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中国人民的精神不再颓废,并成为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之源。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够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持续进步,提供精神动力。

3 和平发展是必由之路,警惕军国野心复活

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要想单方面以武力改变大国秩序的现状是不行的。一战、二战中的德国、二战中的日本都有着血淋淋的教训。事实上,“没有更好的战争,也没有更坏的和平。”回首二战,我们深知只有和平才能带来发展,只有和平才能保障进步。

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被侵略国,饱受战火之苦,深知和平的宝贵。所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干涉别国内政,反对美国侵越、苏联侵略阿富汗等各种侵略战争。中国更利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身份,积极参与国际维和,为保障地区和平作出积极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核心,通过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和工业水平的显著进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军事方面则通过三次大裁军,将我国军事力量规模缩小接近一半,充分体现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诚意。

然而,战后七十年以来,日本政府,尤其是自民党组阁的多个右翼政府如岸信介内阁、小泉纯一郎内阁、安倍晋三内阁,并没有深刻反省日本过去所犯下的错误,甚至有日本右翼将其美化为打击欧美殖民者及其代理人的解放战争。当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善意对待日本的时候,日本安倍政府却不停通过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修改和平宪法等措施不断向中国发起挑衅,贼喊捉贼,不断鼓吹“中国威胁论”,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同时,日本还不顾国内外爱好和平人士的阻拦,修改和平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甚至提出对周边国家的先发制人策略,这样不思反省和忏悔,将来或许会重新走向危害世界和平的道路。

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首往昔,展望未来,就是要使过去被侵略的悲惨历史不再重演,就是要从抗日前辈的悲壮情怀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同时要更好的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持久和平,抓住中华民族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期,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不动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对于日本的挑衅行为,坚决的给予回击,不给日本右翼复苏和壮大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刘茂杰、张明苍.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启示[J] .《求是》2014/14期。

[2]刘渠、王毅.不忘历史,面向未来—抗战胜利的启示与思考[J].《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5/11期

[3] 在铭记与反思中走向未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N].新华社.2015/7/6

[4] 李兆中.抗日战争启示录[N].新疆日报.2015/7/6

[5]樊永强.抗战启示录:存亡关头万众一心 民族精神浴火重生[J].《半月谈》2005/15期

猜你喜欢
和平发展抗日战争
外媒关注网络治理“中国方案”
浅析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背景、内涵和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国际视野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论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国际传播
抗日战争(第一卷)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
《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卷简介
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在华军事顾问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