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巫山巫溪寻找巫文化

2015-12-20 03:24编辑田宗伟
中国三峡 2015年8期
关键词:巫溪巫山巫术

文/谭 勇 编辑/田宗伟

在巫山巫溪寻找巫文化

文/谭 勇 编辑/田宗伟

行走在大宁河,不能不了解这一流域的巫文化。在大宁河的两端,有两个以“巫”命名的县,一个是巫山县,一个是巫溪县。有学者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为阳,水为阴,以此为据,巫山为阳,巫溪为阴,这一阴一阳便组成了一个属于大宁河的文化和精神的世界。

我的老家离巫山很近,两地的文化血脉互有沟通,我对巫文化的一些内容倒也并不陌生。八岁那年,偷偷跟二伯父学习“乌鸦数”(当地一种通过乌鸦的叫声算吉凶的巫术),被母亲发现,我落得被训斥,二伯父落得一顿数落。这种“乌鸦数”应该就是当地盛传的多种巫术的一种。还有一种经常用到的巫术是“立水柱”。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有人突然不明就里地肚子疼(小孩子居多),大人会盛满一碗清水,拿几根筷子立在碗中,掬水从筷子的顶端浇下来,同时念叨着家族中去世亲人的名字。如果正好念到某个亲人的名字筷子不用手扶就能立在水中,大人便煞有介事地说,是这个已经去世的亲人眼看快过年节还没收到给他(她)的纸钱,就来“亲热”这个肚子疼的人。于是,马上承诺要给这个亡人烧纸钱之类的,肚子疼的人有时候也就奇迹般地不疼了。后来想想,无非因为那时候生活条件艰苦,平时难得吃到好吃的,逢年过节见到好吃的就收不住,暴饮暴食导致腹痛而已,缓缓也就好了,跟那几根筷子没什么关系。

巫文化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文化现象,想要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需要从历史的源头寻找线索,还需要从田野间还活着的巫文化遗存印证猜想。我找到了一条便捷且实用的途径——跟学者和巫师对话。

巫师(端公)做法事时跳起的驱邪舞诡异生风,颇具震撼性。 摄影/宋开平

猜你喜欢
巫溪巫山巫术
在十八梯遇见巫溪
“巫溪洋芋”拿到出口欧盟“通行证”
巫山机场正式通航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看桃花忆旧游
“第一届长江三峡李花节”在重庆巫山开幕
巫山怪石——天岩记
神秘的地索拉诺“巫术市场”
西藏歌谣中的巫术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