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范儿:我们的文化

2015-12-20 03:24撰文
中国三峡 2015年8期
关键词:图说崇拜丛书

撰文/杨 薇

栏目主持/李亮、罗婧奇

中国范儿:我们的文化

撰文/杨 薇

栏目主持/李亮、罗婧奇

《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年版

一卷斑斓画,一部人水史,一曲人水情

时下,有这么一句话颇为流行——“没文化真可怕!”这话使用场合广、频次高,可以说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有人在社交场合用它,自嘲以摆脱谬言失语带来的尴尬;有人在网络评论中用它,炮轰某些文化底蕴不高、言谈漏洞百出的社会公众人物;也有人在茶余饭后闲谈时用它,喟叹社会上的文化素质缺失行为……调侃,嘲讽,抨击之余,反观思之,这句有着“真理”意味的网络流行语,多少也折射出当下国人对文化的关注,对社会群体及个体文化素养的审视。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灵魂。文化对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都影响深远。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创造和追求丰富的物质文明之时,人更需要文化的导引和滋养。文化给予人的不仅是智慧之光、礼仪之规,更有心灵养分。中华文明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精神内涵,几千年来哺育和滋养着中华民族。直到今天,中华文化仍然是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智慧源泉,是团结和凝聚民族的胶黏剂。灿烂丰富的中华文化理应渗透进我国社会各个阶层,为广大民众所熟知。

然而,中华文化既广博又精深,以至在普通民众眼中,它是高深的代名词,存在于学者的案头,居于高阁,远离生活。所以,我们讲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发掘、内容创新固然是重点,如何艺术化地表现,使之亲切、平和,使普通民众没有心理上的隔阂感、疏离感,也至关重要。当然,内容和形式都令人爱不释手,是最高的艺术。在这一点上,《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无疑是高明的。

中华水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新秀。学者对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水文化”是因人水关系而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它的内涵和外延十分广阔。我国的水文化传统久远,十分古老,它一直活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又长期隐没在灿烂的中华文化里。它的内容和内涵如浩浩汤汤的江海,博大精深,又如自然界的水,千姿百态。

《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挖掘了中华水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并从宏大的中华水文化体系中提炼出九个主题,以轻松、活泼的图说形式为读者展现水文化的广博与绚烂。亲切如水与衣食住行、水与风俗礼仪,风雅如水与文学艺术,深厚如治水与中华文明,智慧如诸子论水、水利名人、水与战争,神秘如中华水崇拜,久远如古代水利工程。九个主题无不是人与水关系最密切、最紧要的命题,无不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九个主题独立成书,各成体系,各具风采,各有精妙。

譬如,水崇拜这种农业文明的产物,貌似与我们今天的生活不相干,但其实它的影响依然存在。我们熟知的龙抬头节、端午节、泼水节、春节,诞生习俗中的洗三,龙王庙会等,都是由水崇拜形成的仪式或仪式的衍生。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但鲜有人知,龙神是中国水神神灵的象征,源于水崇拜。《图说中华水崇拜》为我们抽丝剥茧,揭示了生活中一些礼仪、习俗、民间崇奉的神灵和人与水崇拜的渊源。书中记述的古人想象创造的各路水神及神话传说,读来也饶有趣味。

水崇拜,是人类依赖于水,或者说依赖于大自然的产物。但我们的祖先又是充满智慧的,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他们逐渐开始治水、管水。治水活动催生了中华物质文明的创造,还促成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国历史上,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聚落、村镇、城市的兴衰,乃至国家的诞生与兴衰,都与水密切相关。水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和作用,于《图说治水与中华文明》中可见一斑。当然,在中华几千年的治水历程中,也涌现了无数水利名人,他们中有帝王将相、文人才子,也有民间百姓、开明人士,他们的治水方略、治水智慧、治水精神,值得后人探究和学习。但《图说水利名人》并不止于讲述这些历史人物与水的故事,还涵盖其生平,展现了他们生动鲜活的一面。

古代水利工程是治水活动对科技进步推动的成果,也是古代治水思想的物化显现。坝工、防洪工程、运河、水力机械、提水工程……有的已淹没在文明发展、科技进步的进程中,有的仍服务于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透过《图说古代水利工程》描绘的工程器械的物质表象,我们看到的是水利对治国安邦、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文学艺术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中华民族把对水的体验、体悟、钟情,倾注于文学和艺术之中,创造了气韵生动的水墨艺术,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和风靡一时的影视佳作。就连文字和日常用语,也与水密不可分。中华民族与水的情缘,中国人解不开的水情结,《图说水与文学艺术》大概是最好的注解罢。

最接地气的,是《图说水与衣食住行》和《图说水与风俗礼仪》。当衣食住行离不开水,我们的祖先利用水的特点,创制了蓑衣雨伞、桥梁船只、渡口快餐饮食,临水营建了城市,规划了城市水系,还利用水进行保健……这些智慧,对现代人来说,仍受益无穷。为了生命健康,多些水知识是必要的,《图说水与衣食住行》也为我们揭示了水与健康的奥秘。《图说水与风俗礼仪》则是一部绚丽的中华民俗画卷:从诞生礼、婚礼到葬礼,水在中国人人生最重要的时刻都有一席之地;丰富的中华节日和中国人独创的二十四节气,也都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56个民族又各有独特的水习俗、水礼仪……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对水之钟情,中华文化之灿烂广博。

《图说诸子论水》和《图说水与战争》,一个说人,一个说事;一个谈哲思,一个谈军事。貌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讲的都是中华智慧。在思想家眼中,水深含人生哲理、处世智慧、治国之道;在军事家眼中,水蕴藏战争之机、军事之利、强国之道。无论是个人的修身养性、安身立命,还是国家的军事图强、定邦兴邦,古代思想家、军事家由水中悟得的智慧,在今天也不过时。随着时间的流转,“技”或许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但“道”仍将行于天下。

实际上,丛书所载的内容、思想远不止这些,更精彩的,还要读者自去书中体会。

值得称赞的是丛书的叙述风格。九册图书,内容各自丰满,20万字至30多万字不等,但读来并不让人觉得辛苦,反倒觉得是一种享受。任一本书,都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且每一则篇幅简练、文字通俗,再有数百幅精美图片和手绘插图的图示图解,读来意趣横生,轻松从容。

并且,纸质图书外,还有电子书、图书APP。对读者来说,这真是一场阅读的盛宴!你可以信手翻阅传统纸书,在疏朗的书页上游曳于文字或流连于图画;你也可以充实时间碎片,在旅途中或工作闲暇,从电子书中便捷地感知中华水文化。至于阅读同名图书APP,聆听古典琴音,欣赏流动图卷,品读水文化之渊博,那就是又一种享受了。

中华水文化的研究还在继续,中华水文化的宝藏还有待挖掘,《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所载入的或许仅是中华水文化体系中的冰山一角,但它的丰厚已足够我们品读回味。它并不仅仅是一套丛书、一种数字阅读产品,它更是一卷斑斓画册、一部关于人和水的绚丽史诗,谱写着人与水的情缘。它所挖掘和展现的中华水文化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如果我们能从中汲取智慧并加以创新运用,得到的福祉将远不止于人水和谐。

猜你喜欢
图说崇拜丛书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古蜀国的宗教崇拜
我崇拜的那条“龙”
图说
图说反腐
图说
图说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