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2015

2015-12-20 03:24撰文
中国三峡 2015年8期
关键词:大圣英雄动画

撰文/周 媛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2015

撰文/周 媛

导演:田晓鹏

编剧:田晓鹏 等

中国元素的强势回归

提及国产动画,脑海中顿时浮现很多深入人心的形象,“阿凡提”、“葫芦娃”……那些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动画片,已经属于我成长记忆的一部分,至今仍乐于跟我的孩子分享讲述,细细品味。过去许多年我已经对动画片没有太多的执念,唯一看过的《功夫熊猫》,吸引我的是华丽的动画特效和好莱坞式的幽默。但最近动画迷们沸腾了,沉寂许久的国产动画强势回归,“一只孤独的猴子”再一次将我们带回久违的英雄时代,重温童年美好时光。这一次,“大圣”脱胎换骨,涅槃重生。

当身披金甲的他重新站在你我身边的时候,我们才猛然醒悟,其实他并未走远,我们的大圣回来了。这次回归不仅是“英雄”的回归,更是中国元素在大众审美领域的强势回归。孙大圣是我们自己的大英雄,传统文化中对爱情、勇气的追求和崇尚,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执着,始终最能打动人心。众多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形象的融入和挖掘,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中国山水、中国建筑,以及那些渐渐淡出我们视野的皮影戏、京剧、诗经、古典乐器,都能在影片中寻觅到踪迹。江流儿和师父借宿的铺着青石板路的传统中国小镇,也是我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所有这些中国元素融合在一起,给整部影片注入和煦的中国风,充满了浓浓的中国情怀。

我从电影中看到了一种自信,一种基于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自信,整个影片的画风,简练大气,线条粗犷又不失柔和,色调丰富又不杂乱,用光讲究又不单一,使得银幕上的画面每一帧都优美流畅。威风凛凛的孙悟空蔑视一切地望着世间万物,江流儿眨动着懵懂的黑眼珠,天界云雾飘渺恢宏大气,人间河流村庄气象万千。《大圣归来》用现代手段和流行要素阐述中国故事,并进行贴近当下生活的改编,将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传播理念无缝对接,有颠覆,但尊重,虽不拘泥,但绝不戏说,讲述了用爱和勇气找回梦想这一全世界观众都能理解的内核,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不论是成熟的技术,丰满的人物性格,抑或是较为成熟的好莱坞式剧本,都让《大圣归来》无可挑剔,它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转换,将一个耳熟能详的英雄形象和大众普及的经典故事做了全新的解读,这种解读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与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是吻合的,构建了中国文化形象的影响力,让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把优秀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把潜在的文化影响力转化为现实的文化影响力,把握好自己的文化特色,这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经历了上下五千年文明,每一个文明时期都遗留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中国需要的不是对外国文化的模仿,需要的是对自己文化的挖掘和提升。

我们有理由为自己的超级英雄欢呼,期待更多“大圣”归来。

猜你喜欢
大圣英雄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英雄犬
做个动画给你看
大圣归位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彭大圣决定隐身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互联网思维下动画电影的创新策略研究——以《大圣归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