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脑损伤101例临床分析

2015-12-21 02:39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同工酶磷酸钠肌酸激酶

张 莹

北京昌平区妇幼保健院 昌平 102200

预防性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脑损伤101例临床分析

张 莹

北京昌平区妇幼保健院 昌平 102200

目的 探讨果糖二磷酸钠在新生儿窒息心脑损伤的预防性治疗中的效果,为改善该类患儿的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2例窒息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常规预防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预防性治疗基础上应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心肌损伤发生率、脑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天,观察组轻度窒息、重度窒息患儿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第7天,观察组轻度窒息、重度窒息患儿的神经评分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果糖二磷酸钠预防性治疗窒息新生儿,可降低发生心脑损伤的风险,有效缓解心脑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新生儿窒息;心脑损伤;果糖二磷酸钠;预防性治疗

新生儿往往容易出现窒息现象,进而引起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显著上升[1],对新生儿脏器的正常运作产生影响,最终导致心脑损伤的发生,甚至可引起其他脏器受损,严重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因此探讨新生儿窒息心脑损伤的预防性治疗手段及相应疗效,对降低窒息新生儿的心脑损伤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观察果糖二磷酸钠在新生儿窒息心脑损伤的预防性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提高治疗质量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04—2014-04我院收治的102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男31例,女20例;胎龄(37.28±1.63)周,日龄(3.71±1.68)h;顺产33例,剖宫产18例;轻度窒息(出生后1min内Apgar评分4~7分[2])31例,重度窒息(Apgar评分0~3分)20例。对照组男35例,女16例;胎龄(38.02±1.53)周,日龄(3.76±1.71)h;顺产30例,剖宫产21例;轻度窒息27例,重度窒息2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预防性治疗,包括吸氧、镇静止惊、维持血气、心电监护、降颅内压、血液灌注、保持内环境稳定,并改善心、脑、肺、肾脏器等功能,控制脑干症、脑水肿等。观察组在常规预防性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46534,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静滴治疗,5~10g/d,5~7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分别于治疗第4天、第7天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等指标水平,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此外,于治疗第7天观察记录心肌损伤、脑损伤等发生率。采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Ⅰ,新生儿肌钙蛋白Ⅰ参考值10~50ng/L,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参考值0~25IU/L。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3],包括原始反射、被动肌张力、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以及一般评估等5个方面,共20个项目,总分40分,评分≥35分为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后心脑损伤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心肌损伤发生率、脑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预防性治疗后的心脑损伤情况比较[n(%)]

2.2 2组CK-MB、CTnⅠ对比 治疗第4天,观察组轻度窒息、重度窒息患儿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CK-MB、CTnⅠ对比(¯x±s)

2.3 2组行为神经评分对比 治疗第7天,观察组轻度窒息、重度窒息患儿的神经评分正常患儿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2组行为神经评分对比[n(%)]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可引起缺氧、缺血,进而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改变,诸多脏器功能损伤。此外,窒息发生后,还能导致细胞能量代谢功能出现障碍,自由基大量合成,而ATP的合成逐渐减少[4],最终导致心肌损伤与脑损伤发生,同时心脑损伤是最主要的脏器功能损伤表现,因此,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脑损伤的预防性治疗措施,对保护患儿的心脑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研究[5]指出,果糖二磷酸钠不仅可以提供代谢底物,而且还能促进糖类代谢、促进细胞内果糖二磷酸钠的合成,进而增加ATP的生成量。在组织缺氧、缺血的状况下,果糖二磷酸钠可对心肌产生保护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6],增加心排血量,并可降低左室舒张压水平,对稳定细胞膜、缓解脑水肿、神经细胞损伤及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等均具有显著效果[7]。本文发现,采用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的心肌损伤发生率、脑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采用常规预防性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果糖二磷酸钠对减少新生儿窒息后遗症具有积极作用。

心肌损伤后,机体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等水平往往出现急剧性上升,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Ⅰ已经被用作评估心肌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8]。本文于治疗第4天对2组进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检测,结果发现,观察组轻度窒息、重度窒息患儿的血清CKMB、CTn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相关文献[9]报道结果相近,提示对窒息新生儿使用果糖二磷酸钠后,可减少心肌损伤。本文结果发现,观察组轻度窒息、重度窒息患儿的神经评分正常患儿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果糖二磷酸钠可减轻窒息新生儿脑损伤,对保护新生儿的大脑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果糖二磷酸钠预防性治疗窒息新生儿,可降低发生心脑损伤的风险,有效缓解心脑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王敏,刘珺凌,薛芳,等.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3,24(23):3 511-3 513.

[2]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标准建议[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1):1-3.

[3]刘华,肖芳,方芳,等.早期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的围产期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 838-1 843.

[4]毕胜利,赵丽倩.新生儿窒息致多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J].微循环学杂志,2013,23(3):68-69.

[5]黄崇根,顾在秋,蔡良良,等.果糖二磷酸钠与维生素C联用对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心肌酶谱的影响[J].中华烧伤杂志,2011,27(3):192-194.

[6]尹康.磷酸肌酸联合参麦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12):1 780-1 783.

[7]Lin,LF,Xue XY,Liao MJ,et al.Neurotrophic effects of magnesium fructose 1,6-diphosphate on cortical neur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12,122(5):248-254.

[8]陈明,戴红.CTnⅠCK-MB和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安徽医学,2013,34(10):1 481-1 483.

[9]朱亚平.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12):70-71.

(收稿2014-05-25)

R722.1

B

1673-5110(2015)04-0082-02

猜你喜欢
同工酶磷酸钠肌酸激酶
混合有机配位剂对DTSPAM去除水中Cd2+性能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六偏磷酸钠对制备超细生石膏粉体的助磨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次磷酸钠废渣制备亚磷酸钠的工艺研究
黄孢原毛平革菌抗营养阻遏产漆酶同工酶动态分析
晋祠金人台铁人保护修复研究
[CX2]NaCl胁迫对萌发期甜高粱和春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例脑梗死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病例分析
心脏病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检测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