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2015-12-21 02:39刘建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骨瓣开颅血肿

刘建军

河南夏邑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夏邑 476499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刘建军

河南夏邑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夏邑 476499

目的 观察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行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评价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IHSS与ADL评分,同时观察2组术后1个月内的再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6.11%,对照组为83.34%(P>0.05)。观察组平均NIHSS、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再出血率8.33%,对照组为16.67%(P<0.05)。结论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急性脑出血;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同时也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最严重的脑部并发症,具有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猛及病死率高的显著特点。脑出血后形成大量的血肿组织,产生的占位效应是造成血肿周边脑组织缺血及引起脑部继发性损害,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因此,脑出血后对患者的脑部血肿予以及时、有效清除是改善患者预后、保证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本文以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01—2013-12收治的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史,均符合1997年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急性脑出血的诊断标准[1]。男42例,女30例;年龄55~75岁,平均(64.4±4.6)岁;血肿量(52.17±3.25)mL;出血部位:基底节区44例,丘脑出血22例,脑叶出血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确诊后4h内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即于患者全麻下,常规去骨瓣开颅,切开硬脑膜,采用脑穿刺针行血肿穿刺,穿刺成功后于脑沟进入,显微镜下清除脑组织血肿,确定清除完毕后,置入引流管,复位骨瓣并固定,关颅。观察组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即于患者局麻下,根据术前CT立体定向指导所测算的穿刺靶点,采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予以穿刺,在电钻动力驱动下直接钻颅进入血肿,根据操作规程抽吸清除血肿。术后予以血肿腔引流,腔内辅以注射尿激酶,关闭引流管2h再放开引流,4次/d。以血肿清除>70%为拔除引流管条件[2]。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术后予以颅脑CT复查,评价2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CT显示脑血肿完全吸收;②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CT显示血肿部分吸收;③无效:未达到治愈和有效标准。总有效=治愈+有效[3]。

1.3.2 临床相关指标:采用NIHSS评分,对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神经功能越好[4]。同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分别对2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ADL评分越低,提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5]。

1.3.3 术后再出血率:术后1个月,分别对2组进行颅脑CT复查,观察并统计2组再出血率,再出血判断标准:CT显示的血肿量与相邻一次头CT的血肿量相比明显增多,血肿量增多>33%或差值>12.5mL[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计数数据以率(%)表示,组间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2组相关指标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前2组平均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NIHSS、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NIHSS与ADL评分比较(¯x±s)

2.3 术后再出血率 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3例再次出现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率8.33%;对照组6例,术后再出血率16.67%。观察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作为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主要外科手术方法,二者各有利弊。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可将患者脑部的绝大部分血肿一次性清除,发挥迅速、充分减压的效果,进而缓解颅内压,减少脑出血继发性损害。同时,在医师直视下开展血肿清除及止血操作,对提高手术效果至关重要。该手术的主要弊端在于需全身麻醉,操作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是在CT立体定向技术下所开展的血肿清除术,能够对患者脑部出血位置准确定位后予以血肿穿刺引流。因脑出血患者发病4h内的血肿20%为液性,30%为半固体,50%为血凝块,因此,微创穿刺后可将脑组织中50%血肿清除,迅速达到减压目的[3]。同时,微创清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相较于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清除术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因此,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优于传统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1]马舒贝,王苏平,范铁平.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与内科治疗及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22-23.

[2]姜国勇,唐洲平.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3,9(3):17-19.

[3]雷建中.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5(3):55-57.

[4]李格,沈铭.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9(2):160-171.

[5]王美清,李玉辉,李东升,等.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3):99-100.

[6]张光亮,徐忠烨,马颖,等.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3):129-132.

(收稿2014-03-08)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5)04-0114-02

猜你喜欢
骨瓣开颅血肿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比较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