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护理单元对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5-12-21 02:39周东升赵淑琴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脑梗死康复

吴 琳 赵 菁 周东升 刘 红 赵淑琴

1)湖北宜昌市三峡大学校医院 宜昌 4430022)湖北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 宜昌 443000

卒中护理单元对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吴 琳1)赵 菁2)※周东升1)刘 红1)赵淑琴1)

1)湖北宜昌市三峡大学校医院 宜昌 4430022)湖北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 宜昌 443000

卒中护理单元;脑梗死;护理质量;神经功能

脑梗死是一种由于脑供血障碍而发生的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形成梗死灶的脑血管疾病,致患者运动、语言等多方面功能受损。脑梗死好发于50~6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1]。卒中单元是通过一个医、技、护等多学科合作的团队,对住院的脑卒中患者提供的药物治疗、肢体康复、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综合管理措施。研究显示,卒中护理单元有利于让患者主动接受治疗,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治疗效果[2]。我院于2011-10—2013-05对50例脑梗死患者实施卒中护理单元进行护理,旨在分析该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中的应用优势,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均经头颅CT及MRI确诊;(2)均符合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3];(3)均为初次脑梗死患者,肢体瘫痪Ⅰ~Ⅲ级;(4)NIHSS>14分,GCS >8分;(5)生活不能自理;(6)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病情不稳定,急剧恶化;(2)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及有精神障碍个人史及家族史患者;(3)智力障碍、听力障碍;(4)合并恶性肿瘤者;(5)合并其他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共入选80例脑梗死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3~74岁,平均(58.3±16.5)岁;病灶部位:脑叶8例,基底节42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2~75岁,平均(56.4±15.2)岁;病灶部位:脑叶5例,基底节25例。2组年龄、性别、病灶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卒中护理单元进行护理,入院后客观评估患者,了解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如职业、家庭、文化程度等),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具体方法如下。

1.2.1 基础护理:急性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监测。保持相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二便护理,定时翻身时协助拍背,严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2.2 分期康复护理:(1)卧床期:根据病情采用合适的体位,如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上肢垫一枕头等,进行关节被动运动训练。(2)意识清醒后,帮助患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告知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讲解、示范康复训练的方法技能,视患者病情的稳定情况和全身情况,指导患者按照计划内容进行被动或主动训练(肢体摆放和定时体位转换、各关节的被动运动、健患侧翻身练习、双手交叉上举训练和桥式运动、腕关节背伸及踝关节背伸的牵张练习)。(3)坐位期:进行坐位平衡练习,维持有效坐位,并加大床上移动幅度,有能力时刻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训练,争取早日自主排泄和进食。(4)病情稳定下床后,开始站位平衡、步行和上下楼梯等。之后进行语言训练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穿衣、进餐、洗浴、如厕、刷牙等)等。训练应循序渐进、动作由简单到复杂、时间由短到长的原则[4]。

1.2.3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脑卒中健康教育手册,病房墙上张贴脑卒中相关知识宣传画,组织患者和家属观看脑卒中视频资料,开展脑梗死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脑梗死的病因、发展、转归、预后及导致脑卒中的各项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安全用药、饮食原则等,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纠正错误的认知,消除患者的不确定感。介绍规范的健康行为,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教会患者血压监测以及紧急情况下的救治措施。

1.2.4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以良好的形象、真诚的态度主动关心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并给予同情、安慰和鼓励,为其创造宣泄的机会。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了解、分析、矫正其心理障碍,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克服悲观情绪,帮助患者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控制自己的行为,保持愉快的心情。鼓励家庭成员多关心、培训患者,主动参与患者的康复训练,康复过程中不断肯定患者为自身康复作出的努力,多鼓励患者。让康复效果较好的患者介绍经验,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1)护理质量:采用我科室自制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工作能力(示教水平、有序安排、技术熟练)、关爱与沟通(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及时服务、保护隐私)、健康教育(传授康复知识、生活方式指导、告知程序、康复指导)3个方面,每个方面10个条目,按照5级评分法,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Cronbach's系数0.43~0.84。(2)康复积极性:包括对康复治疗、护理有无积极的需求、康复护理的主动配合程度、康复期间有无放弃治疗的举动、出现并发症后有无抵触情绪、护士及家属的鼓励是否对患者产生效果。满分100分。(3)住院时间。(4)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内容包括:进食、穿衣、修饰、洗澡、上楼梯、如厕、活动(步行)、转移(床、椅)、排便控制,满分100分。(5)神经功能:采用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F)评价,评分0~45分,其中神经系统及体征大部分消失,可独立行走,生活完全自理为0~15分;神经系统及体征明显好转,可借助别人的搀扶站立,生活不能自理为16~30分;神经系统及体征无改变或有所加重,不能站立,不能自理为31~45分。

表1 2组护理质量比较(¯x±s)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5.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在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健康教育方面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康复积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能力BMI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缺损ND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康复效果比较(¯x±s)

3 讨论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我国脑卒中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欧美国家和日本,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超过200万,致残率高达75%。脑梗死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让患者重新回归社会和家庭、重建身心平衡、最大限度恢复自我照顾的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5]。研究证实,脑血管病变的真正原因是脑血液循环系统障碍,因此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前提条件是重新建立有效的血液循环系统并提供神经系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6]。

大量循证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卒中单元的管理和治疗模式是脑卒中后患者最佳的治疗措施,卒中单元将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和健康宣教等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多模式密切合作,使治疗更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可以使卒中的病死率降低15%、致残率降低30%[7]。早期康复是卒中护理单元的重要理论,早期康复护理以脑梗死早期神经系统在结构或功能上尚未完全坏死,短期内脑梗能可得以恢复为依据,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赖于神经系统的代偿功能,而肢体功能的代偿一般不会自动发展,而有赖于学习和训练。本研究分期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再发展进行被动或主动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脑组织残余细胞的兴奋度,使病变区域周围的组织或脑细胞进行重组或激发其代偿功能,改善神经功能[8]。卒中单元中的健康教育能增加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改善不利健康的行为,提高患其对疾病的自我控制感。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各种不良情绪的刺激,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情绪,提高对疾病的积极应对水平和康复积极性。

本文结果显示,卒中护理单元有效提高了患者护理质量、康复积极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缩短了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综上所述,卒中护理单元使护理更能体现专科护理特点,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

[1]Kim SJ,Ryoo S,Kwon S,et al.Is atrial fibrillation always a culprit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plus stroke[J].Cerebrovasc Dis,2013,36(5/6):373-382.

[2]芮雪,吴淑芳,周芳,等.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及疗效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323-325.

[3]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7,7(2):200.

[4]祁方遒,肖玉华,陆海燕,等.卒中单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8):32-38.

[5]黄银娟,邓秋兰,潘素兰,等.社区卒中单元模式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22-24.

[6]张建英.卒中单元个性化护理对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13,8(22):109-110.

[7]汪慧.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43-44.

[8]叶兰芬,许凤.单元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4):471-472.

(收稿2014-03-20)

R473.74

B

1673-5110(2015)04-0130-02

※通讯作者:赵菁,女,大学本科,副主任护师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脑梗死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