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2015-12-22 14:33汪迟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古文字小篆造字

汪迟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这样设定的:“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2015年宁波语文中考必背的古诗词有50首(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文言文教学受到了高度重视。文言文学习不仅能让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了解、传承历史文化。与此同时,文言文也是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考生的“必争之分”。

然而,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时代过于久远,其文字、语法与现代汉语差异巨大,导致学生一接触便产生了抵触和畏惧情绪。而刚升入初中的中学生年纪偏小,知识储备较少,文言文的选材又“成人化”倾向过于严重,“文言文”成为与作文并列的让学生极为厌烦的两只“怪兽”。此外,传统文言文教学以“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极大削弱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经常会有老师反映:“我都讲了这么多遍了,怎么同样的字放在课外文言文里又不会了?”针对文言文教学“花时多、收效微”的现状,我们应反思传统文言文教学,除了传统的诵读法、泛读法之外,我们还可以把古文字的字形知识引入教学,解释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努力实现文言文教学的“轻负高效”。

古文字是指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今文字是指隶书和楷书。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楷书,是从甲骨文及其以前的古文字逐渐演变而来的。

早在《周礼·保氏》中就记载了我国汉字造字方法“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可见古人自周朝就已经研究出汉字的造字原则,并将这种方法运用于教学之中。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在“六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汉字形体演变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认识,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并由此架起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桥梁,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用古文字造字法来解释汉字,不仅仅是创新,更是让文言文教学“认祖归宗”,回归传统。

从现实角度看,根据《宁波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要求学生掌握138个常用文言词语的基本释义,这么多汉字的意思若机械地来记忆,工程浩大。对它们进行形象性解读,既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充分体现了“轻负高效”的教学理念。

1.同中寻异近义字

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碰到一些意义相近的词语,古文字造字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辨析和理解这些近义词。我们以“之”“去”“往”“赴”“适”的辨析为例。

“之”的甲骨文为“”,下面的一条横线表示这个地方,上半部分是一只脚趾朝上的脚,表示“从这里出发”。所以,“之”的本意就是“往”的意思。如教材中出现的“吾欲之南海”(《蜀鄙之僧》),“子将安之”(《枭逢鸠》)中的“之”均解释为“到,往”。

“去”的甲骨文为“”上半部分是个“大”,下半部分是“口”(表示门口),人离开了门口即为“去”,所以“去”字的本义是“离开”。如“一狼径去”(《狼》)、“去国怀乡”(《岳阳楼记》)里的“去”均解释为“离开”。从“离开”又能引申为“相距”,如“西蜀之去南海”(《蜀鄙之僧》)。值得注意的是“去”的本义“离开”与今天“到什么地方去”的意思正好相反,如“我去杭州”,是我到杭州去的意思,而不是我离开杭州。这种古今相反义的词在教学时尤其要注意。

“往”的甲骨文为“”,上半部分是一只脚趾朝上的脚,意思是“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说文》:“往,之也。”“之”当“到……去”讲。如“随其往”“欣然规往”(《桃花源记》)、“跳往助之”(《愚公移山》)里的“往”都解释为“去”。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去”和“往”的含义有所不同。古代的“往”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去”,古代的“去”是“离开”的意思,如“孟子去齐”(《孟子》),说的是孟子离开齐国,而不是孟子到齐国去。

“适”的金文为“”,上半部分就是“部”,率领士卒,下半部分是个“口”即城门,因此“适”的本义为“率部前往抗敌”。《说文》:“适,之也。适,宋鲁语。”也就是说,“适”是宋鲁方言中“之”的说法。如“沛公兵从武关入,至咸阳,群臣百官皆畔,不适。”(《史记·李斯列传》)

“赴”的小篆为“”,这是个形声字。右边是声符“卜”,左半边的上半部分是一个人形,下半部分是一只脚趾朝上的脚。《说文》:“赴,趋也。”造字的本义是士卒奋不顾身地向前。因此,“赴”字含有“不顾一切地急速往前”的意思。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中的“赴”就是此意。

由以上分析可见,“之”“去”“往”“赴”“适”五个字意义虽然相近但却各有内涵。只有明白这些字的内涵和外延,弄清彼此之间的区别,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

2.有效解决通假字

通假字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能否理解文言文,特别是在默写古诗文时,能否准确地写出通假字往往决定了学生能否得分。

如教材中出现数次的“有”字,“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三个句子中的“有”都通“又”。我们来看看古汉字造字法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通假字。

“有”的甲骨文为“”,很明显,甲骨文中的“有”字就是“又”字。金文为“”金文的上半部分是一个“又”字,下面的“月”字就是肉,整个金文是右手持肉的样子,这就表示“有了”。小篆为“”,基本与金文相似,只是肉的形体更艺术化了。一直到了楷体“有”上的一横一撇移动到左边,肉的形体部分改成直笔,基本上看不出“以右手持肉”的样子了。从古文字的演变历史来看,“有”通“又”字自古就有。学生了解了“有”的演变历史,对于“有”的释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又如,学生很易将“徐公来,孰视之”中的“孰”写成“熟”,如果了解了“孰”字古汉字的造字历史,将大大降低这种错误率。

“孰”的甲骨文为“”,右边是个面朝左站立的人,左边是一座宗庙的形状,“孰”在甲骨文中是人向宗庙献祭品的意思。金文为“”与甲骨文大体相同。小篆为“”,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左下半部增加了个“羊”也就是祭品,右边的人形也不太明显了。楷书中“孰”把“羊”变成了“子”。到了现代,又增加了四个点,就是“火”,表明煮熟食物要用火。因此,“熟”字就是“孰”字下加“火”而成为的新字。“孰”字在文言文中主要是两个意思,一种是疑问代词如“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百姓孰敢百姓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另一种“孰”通“熟”,如“徐公来,孰视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3.探幽发微形近字

“似”和“拟”是学生极易混淆的两个字,《咏雪》中两个字同时出现,“大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通过古汉字造字法,很容易将两个字区分开来。

似,形声,声符为“以”。篆文为“”。“以”的篆文是“”,“似”发就是“”的音。在诗经中就有“以似以续”。“似”义为承继。承继者与被承继者之间,有相似之处,所以“似”有近似、相似的意思。拟,形声,声符为“疑”。篆文为“”。“疑”是执杖转身顾后、不知该前行还是后退的犹豫不决、心存疑惑的情态。仍在考虑应该如何行动,尚未进入行动阶段,因此“拟”有拟设、模拟、模仿的意思。尽管“似”和“拟”的楷体字字形相似,但是通过古汉字造字法的分析,两个字的声符完全不同,意思也不同。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两个形近字的差异。

学生经常搞不清“礻”和“衤”偏旁的字,如在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时“禅”写成“衤”,“初日照高林”中的“初”又会写成“礻”。古汉字造字法可以清晰地分辨这两个偏旁。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示衣 甲骨文的“示”字,我们可以理解为上古人民在一块灵石台上贡献祭品。是指在光天化日之下,将祭品给鬼神看并享用。因此凡是用“示”做偏旁的往往与精神、祭祀有关,只能写作“礻”。“禅”在《说文》中的解释为:“禅,祭天也。”因此为“礻”字旁。了解了“示”字旁的造字法之后“祭、祀、社”等字学生也不会写错偏旁。“衣”的甲骨文就像衣服之形,上面的“人”字形部分就是衣领,两侧开口处就是衣袖。在记忆时,我们可以想象衣服有两个袖子,因此“衣”字旁有两点“衤”。甲骨文的“初”字为“”,左边是“衣”的象形字,右边是一把刀,意思是用刀裁衣服,是“作衣之初”。后来就引申为一切事情的开始都是“初”。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再也不会把“禅”字和“初”字写错,也能根据汉字的本意来推断到底是“礻”和“衤”。

4.有效辨析一字多义

“见”是常用文言词语,不仅在教材中出现较多,也是课外文言文常考的词语。“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中的“见”解释为“知道”。“曹刿请见”(《曹刿论战》)中的“见”解释为“拜见”。“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中的“见”解释为“被”。“胡不见我于王”(《墨子·公输》)中的“见”通“现”意为“推荐”。这么多的释义,该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记忆呢?

我们来看看“见”的甲骨文“”,很明显这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下部是一个面朝右跪坐的人,人的头上是一只非常突出的大眼睛(横着的“目”)。金文的“见”为“”,只将甲骨文中跪坐的人改为半站立的人,面朝左,头部的大眼睛依旧炯炯有神。小篆的“见”为“”,下部的“人”变得不像了,人头上的大眼睛变成了“目”。楷书的“见”为“見”,上部仍然是“目”,下部的人根本看不来了。

由此可见,“见”的本义就是“看见”,如“歧王宅里寻常见”(《江南逢李龟年》)意思是“歧王的宅子里经常能看见”。由“看见”引申为“会见”,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就是说:一天不见面,好像隔了三年似的。由“会见”又可以引申为“接见”,如“曹刿请见”(《曹刿论战》)意思是:曹刿请求接见。一样东西被看见就有被动的意思,所以“见”字可以表示“被”,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就是说:诚信而被怀疑,忠诚而被毁谤。

在《墨子·公输》中“胡不见我于王”难道解释为“为什么不让我看见楚王”吗?自然不对。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什么不把我推荐给楚王。在这里“见”读xian(现)。因为上古没有“现”字,凡是“出现”的意思都写作“见”。

通过古文字造字法的分析,学生能很好地将“见”字的意思分门别类,并将课内知识有效地延伸到课外。

古汉字造字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应用既是创新又是回归。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基,“追根溯本”了解古汉字包含的文化内涵,文言文教学才能深入到文化层面。万丈高楼平地起,对文言文字词的准确解读、扎实理解,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底蕴和文化内涵,让学生深入触摸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研究考题。熟悉选编的文言文,明确教学重难点。教师还要广泛深入研究考纲、中考考题,把握文言文考察的动向,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此外教师也要广泛涉猎、经常翻阅古汉字经典著作如《说文解字》《四体大字典》等工具书,为古汉字造字法的课堂教授打下夯实的基础。当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应避免一味地讲授“六书”知识,应根据学情,利用多种媒介将古汉字造字法传授给学生。

猜你喜欢
古文字小篆造字
宋伯军小篆作品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
释古文字中的“杪”及相关字
古文字“刀”“匕”混同——兼説舊釋“從宜從刀”之字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小篆的结构练习(一)
小篆的四个特点
小篆的笔顺特点
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李阳冰对《说文》的说解
造字・造词・造句——论网络语言的要素及其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