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 “湿身”为哪般

2015-12-22 15:13杨智厚田宗昌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交管部门违规水文

杨智厚+田宗昌

明末散文家张岱有句名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的一个癖好就是写高考下水作文,连续七年,不曾中断。同事曾戏称此为“湿身”,我亦“湿”志不渝。

每年高考一结束,我就着手写下水文,每次 “湿身”,感受颇多。今年高考,我又写了下水文。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一语中的】

今年的作文,让不少考生颇感意外,其实不过是多了个书信体的形式要求而已,至于别的方面,一如先前训练过多次的材料作文。

我一向主张,材料作文的审题可采用要素分析法。所谓要素,就是材料中出现的几个人、几种物、几件事,均可视为其中的要素之一,自然都可以分别作为立意的一个端头。今年的作文,在立意角度上更是给考生以最大限度的提示:“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这个带有要求性质的提示,已经明示了立意行文的几个角度:

第一,写给小陈。

第二,写给老陈。

第三,写给其他相关方。

如果说前两个角度具体而唯一的话,第三个角度的空间就要大得多,它可以包括警方、网友、媒体,等等。若是进一步细分,立意似乎更多:

比如对小陈,可以赞许她举报父亲的勇气、安全第一的意识、遵守法规的自觉,亦可指责她贸然举报的鲁莽、不顾亲情的冲动……

对于警方,可以肯定他们在接到举报后依法查处的果决,也可质疑他们公布举报的欠妥做法……

至于网友和媒体,可以肯定他们在传播正能量方面的积极作为,而不是仅仅热衷明星八卦,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下水文一】

给警方暨交管部门的一封信

尊敬的警方暨交管部门:

首先申明两点:第一,我对警方与交管部门的隶属关系一直不甚清楚,因而不知道这封信到底应该写给你们哪一方才可尽我之意;第二,关于交规,我知之甚少,尽管我家也有车,但那只是自行的而非机动的,且是破“驴”一头而非宝马一“匹”,然而门外汉的我仍对你们处理老陈违规的事有话要说。

正像我不可能对老陈点赞也暂不想给小陈点赞一样,自然不会对你们将小陈的举报发到官方微博的欠妥做法盲目点赞。因为,在一个民众的觉悟尚未普遍达到理想状态的时代,举报者的行为常常只会被欣赏而不会被模仿,甚至还会招来嘲讽和指责。因而,不是所有的举报都是零风险,尤其是当举报的对象是自己的朋友或亲人时,举报者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次生尴尬,据说,毕姥爷因言招祸的那个视频的发布者就曾被吐槽(其实,这还真的算不上举报),安徽那个举报父亲开车接打电话的女孩也曾被人肉,这就足见我们的举报生态还是多么的令人堪忧。

不难猜知,小陈举报父亲,一定是鼓足了十二分的勇气,反复考虑后才做出的决定,对此,你们在据实调查处罚了老陈之后,岂能轻率地将举报者的行为发至官方微博以广而告之,这无异于出卖了小陈,极有可能使他们父女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果真如此,岂不弄巧成拙?树立榜样,弘扬正气,这些绝对都是必须的,但设法保护好举报人,想来也不是什么无足轻重的小事,作为警方,在这一点上,你们似应想得更为周详,做得更加机智。

至于说到高速路上接打手机,这固然是当事人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但我以为,只要交管部门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和相关的防范措施,多数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遏制的。作为外行,我想借此机会给你们提三点建议:

一、正源头,使司机不愿违规。源头在哪里?回答是:在驾校。现在的驾校,都只是单纯重技术的传授,考驾照时,更是将技术是否过关作为唯一的考核指标,司机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守规意识,因其难以量化而几乎被所有人忽视,其结果是,拿上了驾照的司机飙车、别车,开赌气车、英雄车的危险事情时有发生。如果在驾校培训这第一道关口,就使未来的司机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生命意识,不愿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那么他们就不会成为可怕的马路杀手而成为平安的驾驶者。

二、重监控,让司机不能违规。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电子眼可以一眼不眨地24小时监控,何不利用这种高科技手段,在高速公路装置若干个或隐或显的电子眼,让司机们的驾驶行为完全置于交管部门的监督之下,相信高速公路上包括接打电话在内的各种违规行为就会大为减少。

三、抓严惩,使司机不敢违规。俗话说,治乱必用重典。就像闯红灯、酒驾要被扣分或禁驾一样,高速公路上的危险驾车行为一旦被纳入重罚之列,就不会有哪个司机敢于铤而走险,随心所欲地恣意妄为,而一旦违规的成本高到令司机畏惧的程度,达摩克利斯之剑就会真正发挥威力。

或许,对老陈的处理以及网友对此的热议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它能促使你们理智地反思总结,长善救失,改进工作,而不只是仅仅依靠他人或亲人的举报或事后的处罚,甚至靠公布举报人这种低水平的做法来替代更为积极的作为。言辞若有冒犯,敬请原谅。衷心期待交通安全能深入人心,也期待交管工作能尽善尽美。

谨祝

夏安

明华

2015年6月7日

【写作感言】

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材料作文时,曾提出“准、新、深”的三字要求,所谓“准”,即审题准,所写内容一定要保证在材料的范围之内;所谓“新”,即角度新,立意新,形式新;而“深”就是尽量写深刻,追溯到事物的本质上去。

这篇下水文,首先力求立意的角度新。这是我给自己定下的一个写作前提和底线,绝对不能像95%以上的考生那样写给小陈或老陈。我觉得,写给作文要求中明示的任何一方,都是思维的惰性,都是使自己的写作陷入平庸的选择。经过分析,我以为作文要求中的“其他相关方”,有可挖掘的较大空间,于是便确定了收信人为“警方暨交管部门”。而交管部门在材料中并未出现,可它确实是与高速路上各种违规行为有关系的“相关方”,从这个角度切入,既能保证不偏题,又能从角度上把自己与众多文章区别开来。

其次,力求文章的内容新。对警方公布小陈举报一事,我并不认可,在我看来,此举极有可能通过这种自认为比较高明的方式,无意间制造出一起家庭矛盾。因此,对警方的行为,我不以为然。再说,交管部门因材料中并未提及,故而似乎不应对他们说三道四,但联系现实就不难看到,交管部门的管理不力,或者不作为、乱作为,正是使各种交通违规事件得以蔓延和升级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在文章后半部分向交管部门提出的三点建议,自感绝非无的放矢之论。

正是基于以上两部分针对警方和交管部门的不同评说,使文章的角度和内容都富有了新意。

【下水文二】

给老陈的一封信

老陈:

不知该称你为老兄还是该称你为老弟,因为,跟你的女儿一样,我的儿子也正在上大学,咱们应该是同龄人了,因此,彼此之间就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我不想对你总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且屡劝不改的行为再作任何评价,我只是想劝你一句:千万不要盲目冲动,把自己受罚的气儿全撒到举报你的女儿身上。

第一,女儿举报你是对的,你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是错的,这样一个基本的是非判断力相信你不可能没有,既然如此,让我们回到常识上来,不要试图以任何自设的理由为借口去给自己的错误行为辩解。当一个人认非作是或以是为非时,这个人除了因强词夺理而变得可恶之外,还会因心智不足、颟顸昏聩而变得可怜起来。因此,对待属于自己的已知的错,最理智的态度是,扪心自问,冷静反思,以求不再犯或少犯类似的错误。自己有错,反求诸己远胜于怨天尤人。不贰过,不迁怒,才是君子本色。

第二,女儿举报你是出于无奈,是被你逼得无法可想时的选择。正常情况下,没有哪个儿女会无端地举报父母。家丑不可外扬,此乃人之常情,况且,父母是儿女最亲近的人,若是万不得已,他们岂能轻易举报父母,甚至冒着背上骂名的风险?出此下策,实在是情不得已而势在必然。你在高速路上开车的危险表现,让女儿情何以堪!假如你是女儿的孩子,那早就被她打红了屁股,可是现在她不能,因为你是她尊敬的父亲,她甚至连大声吼你的资格都没有,而安全第一的意识又让她不能对此睁只眼闭只眼。可见,正是你的不良之行,才有了女儿的无奈之举。这板子,首先就该打在你的身上才是。

第三,女儿的举报,是出于对你的关爱。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高速路上开车接打电话的危险性要比酒驾高出5倍。女儿对你的举报尽管在方式上有些另类,却是对你饱含深情的关爱。正因为爱你,她才不能容忍你的违规行为,不能容忍你的危险举动,不能容忍你把自己的安全不当回事,进而把家人、把他人的安全不当回事的无知莽撞。她一定知道,高速路上开车,必须聚精会神,万无一失,一旦分心走神,极易造成交通事故,而这样的代价将是十分惨重的。因为爱,所以有所不爱。这个爱的辩证法,想来你能理解。

退一万步讲,即使你女儿不顾情面的举报有可商榷之处,而且你高速路上多次接电话也都平安无事,但这绝不能成为你生女儿气的理由,绝不能成为你以她的所谓“错”来掩盖你的错的借口。你是她的父亲,她是你的女儿,这种特殊的人伦关系,也绝不能成为评判你们父女俩对与错的依据。

你可能怨怪女儿没给你这个当爹的留点面子,可是现实中,为了所谓的面子弄得连里子都丢了的事真是多了去了,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为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而劳民伤财,造成了重大损失,失去了民心,这样的事你不是不知道。在生命安全面前,一切关于面子的问题都会因失重而变得一钱不值,你说呢?

老陈,说了这么多,也该收笔了,作为你的同龄人,衷心希望你心情天天好,事事想得开,毕竟,知天命之年的人,有闻过则喜的豁达和雅量,才能赢得女儿更多的敬意。

祝你

安好

一个陌生的朋友:明华

2015年6月7日

【写作感言】

与第一篇的写作不同,本篇的写作角度,是我在辅导“准高三”学生写作时,在讲解过程中,经学生的发问而冒出来的,以下是对话片段:

学生:那就是说不要给老陈写了?

我:对,最好别给老陈写,因为无论是写给小陈还是老陈,在行文的角度上都难免陈陈相因,了无新意。

学生:哦。前天新闻上报道了一件事,某地孩子举报了父亲,父亲得知后,竟然对孩子大打出手。不知材料中的这位老陈,对女儿的举报是何种反应?

我:好,这是个好的思路。可以设想老陈的反应,并对此进行开导,这就比一味地指责老陈的违规似乎要有新意,老师可以从这里入手再写一篇。

鉴于此,我确定了收信人仍是老陈,但信的内容完全不是批评,而是劝导,进而确定了劝导的三个层次:对,逼,爱。

客观地说,这篇下水文的思路,完全是教学过程中师生思想碰撞出的火花,是典型的课堂生成,是我事先根本没有预设的,其内容也完全是对材料的自然引申,设想老陈在遭女儿举报并被处罚后的反应,这样的一种合乎逻辑事理的引申,源于材料而超出材料,既有现实根据,又有合理想象,是对材料本身的再度加工,其新颖度不言而喻,在预知事物的发展方向上,暗合了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深刻”的要求。应该感谢学生的发问,感谢对话教学的助益,不然,第二篇下水文就无由诞生。

【几点思考】

1.下水方知水深浅。语文老师只有亲自写下水文,对试题的理解才能更准确、更新颖、更深刻,指导才能更具体、更有效,否则,只是站在岸上“指手画脚”,无法有真切的体验、真诚的交流和真实的指导,许多时候,我们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流于形式和肤浅,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没有下水的经历,成了光说不练的假把式,难免隔靴搔痒,言不及义。

2.下水是最好的身教。学生怕作文,几乎成为普遍现象,如果教师能以身作则,亲自实践,且最好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学生同堂写作,其意义不仅在昭示着学生不必怕,也在以亲身实践告诉学生该怎么写,而师生共同评说下水文,明得失,判高下,修改打磨,这本身就是在传授作文之道,对学生的写作和教师本人业务能力的提高,均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交管部门违规水文
编者按
违规借调的多重“算计”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啄木鸟”专吃“违规虫”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金晓电子为全国交通交管部门试用部署“移动式LED交通信息服务与管控终端系统”
违规试放存放 爆炸5死1伤
司机4个月举报400多起交通违法获万元奖金
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