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写促听读的可行性研究

2015-12-22 15:25朱栋梁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交际素养

朱栋梁

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韩军说:“百年现代中国语文教育中,最最缺乏的就是人真实、自由的精神!而真正的母语语文教育,本质是以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为表征,以培育人的个性、人的自由精神为根基的教育。”韩军的话指出了当前语文教育的不足,也指明了语文教育——母语教育的本质,这与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语文课程标准》不谋而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但在“素质教育高高在上,分数衡量大行其道”的现实教育环境下,我们很多语文老师都忽视了这些。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成因

(一)“强调应试技巧,忽视能力培养”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最显著的特点

课堂上,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学生听话时,找不出要点,理不清头绪,听不出言外之意;说话时,面红耳赤,手足无措,思维混乱,前言不搭后语,让听者不明所以。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极端重视阅读训练,但没有培养起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用题海战术提高学生应试的阅读能力,将文学作品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只知“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而没有用心去触摸、感受。这样培养的阅读能力是与文学绝缘的,是“错误”的“能力”。

2.极端重视写作训练,但缺乏对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定期地按照学校要求给学生布置作文,然后一篇篇批改,再发下去,又让学生写。这就进入了“教师批、学生写”互不干涉的写作教学怪圈。

3.口语交际训练形式化,难脱书面本质。用“书面的形式”考察口语交际能力,学生的实际听说能力当然不能提高。

(二)“传统的习惯和现实的束缚”是主要原因

1.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条件,使得人们的认识只能停留在“重读写、轻听说”上。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进步,为听说能力的地位上升提供了深刻的历史背景,但对听说能力的认识,对听说训练的重视程度,还没有上升到相应的水平。这是全社会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另外,听说的难以评判以及对 “能说会道”的贬意理解,也造成了人们对听和说的冷落,甚至蔑视。

2.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是一种升学教育,一张考卷定输赢。中考语文试题只有读和写,没有听、说能力的直接测试,语文教师不得不被考试命题这只“无形的手”左右,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冷落了“听说”,将注意力集中在“读写”训练上。“升学率是评估教师的唯一标准”,语文教师身不由己,只好急功近利,这是教育体制的问题,非教师个人能改变的。

3.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导致传统的语文教学理论也是“重读写轻听说”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和方法,读讲结合、讲练结合、博览与精读结合、勤写多改、模仿创造、先放后收、集中训练、一题多做等阅读和写作教学方法众多,而口语交际教学方法几乎没有。这种理论研究的缺失,也是原因之一。

二、以说写促听读方法的可行性

任何一种语言,听、说、读、写互为前提。因为听读是“输入”,是“吸收”,是“内化”,而说写是“输出”,是“表达”和“外化”。这一进一出,吸收与表达,内化和外话,是辩证的统一。这四种能力,共同构成语文学科的一般能力系统。

首先,语文能力是一个整体概念,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互为依托,互为促进。这四项能力都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相应地提高。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不少语文教师只注重读写的训练,而把听说能力的训练放置一旁,结果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能满足实际生活需要,书面表达能力也停滞不前。我们只有改变这种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才能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订立的目标。

其次,读和听是两种不同的知识、信息来源渠道。读,是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知识和信息传递不能仅靠书籍,而是更多地依靠广播、电视、电脑等先进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听显得比读更重要。说和写是两种不同的信息表达方式。写是传统的表达方式,但是对现在学生来说,更多的时候靠的是“说”,课堂交流需要说,讨论问题需要说,应聘工作需要说,汇报工作需要说,等等。可以说,“说”在学生的学习中不可缺少,更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说也比写更重要。因此,我们应打破传统教学中相对孤立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程式,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构建“以说写促听读”新型语文素养培养路径。

再次,笔者近两年的“以说写促听读”的实验表明,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提高语文成绩。笔者在我校的“雏凤之声”文学社,通过开展五分钟讲演、人人一个听读本、说话比赛、辩论赛及整理辩论档案、手抄报比赛等系列活动,让文学社的所有成员都有机会充分锻炼自己的说、写能力。他们为了在活动中取得优良的成绩,不仅学会了倾听,更学会了主动阅读。据不完全统计,98名成员中,原先语文成绩较差的41人进步显著,两学期考试标准分上升了16分。

三、构建以说写促听读 新型语文素养培养路径

能力与所听、所说、所读、所写联系在一起,体现在达到具体目的的听、说、读、写的活动中,也存在于具体的活动中。构建以说写促听读训练模式,应该以说写为龙头,以练说写活动促进听、读,进而促使大语文学习环境的形成。

1.以说写促听

现实生活是理论学习、创作思维的根本源泉。为了让自己所说、所写的内容富有时代感,让人耳目一新,就必须耳目并用,看、听结合,时时处处留心观察生活,贴近生活,从而在现实生活中采撷到更多更好的说、写材料。为此,学生必然会更注重体验生活,更注重平时的听话训练。他们首先应学会如何才能善于捕捉说话者话语中的重要信息,细细体悟说话者话语里所蕴含的的深层含义,进而对说话者的话语内容、停顿节奏、表情动作等方面加以品评、质疑。这样就达到了以练说写活动促进练看、练听活动,反过来,练看、练听活动又对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2.以说写促读

学生是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的,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同龄人的肯定,他们是乐意在练说写活动中展现自我风采的。为此,他们就会积极地准备练说写活动所需的材料,就会潜心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广泛阅读现代的书报杂志,并且从中筛选那些思想性、艺术性、实用性强的信息材料。这样,说就带动了读。

四、结语

语文课堂上知识的生成途径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需要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交流畅达语文素养自会潜滋蔓长。只有我们重视并设法促进学生的说、写、听、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资料:

1. 韩军《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两大痼疾》,《中学语文》2000年第3期。

2. 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交际素养
情景交际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交际羊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