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

2015-12-22 15:36郑清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笔杆状态同学

郑清燕

“状态”是现代教学追求的一种教育资源,它是学生热衷于学习的一种情感态度。

教学因素中的状态应该是激发学习主动性的核心,是新课程之门,“这个学习之门必须打开,否则真正的学习无法发生”。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呢?我的做法是:

一、引发好奇状态

1. 求“疑”存同,激发学生追“疑”而学

语文学习因解疑而获得快乐。例如食指的《相信未来》一诗难点是第三节,上课时我这样带领学生去解读第三节:

师:每次教学食指的《相信未来》,我都感觉这第三节诗诗人写得缺点意境,所以读起来不那么好停顿,你们能帮我读一下节奏吗?

(学生有怀疑的表情,但更多的是跃跃欲试。学生稍作讨论之后有代表发言。)

生①: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生②: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师:两种结果,哪种更令我们信服呢?诗歌的意境由意象构成,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些诗句的意象。

生③:“手”“排浪”“大海”“曙光”“笔杆”。

生④:“手指”“排浪”“手掌”“大海”“曙光”“笔杆”。

(我把这两组意象并排列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能不能感受下意象之间的联系呢?

生⑤:一道一道向天边涌去的“排浪”看起来就像人的手指,托起太阳的大海感受起来就像手掌。

点到这里,接下来的诗歌理解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由老师的“疑”带出了学生的追疑,学生的潜在状态被激发出来,并带入文本学习。

2. 展示个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印证自己观点的机会

展示个性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开放性阅读,如在教《十八岁和其他》时采用设计开放性题目来进行个性阅读:①你喜欢东东的父亲吗?为什么? ②标出文中最能引起你共鸣的语句,说说你感动的原因。③你对父母说过“我爱你们”吗?你知道父母最需要什么吗?④尝试换位思考:假如你是父母,你将如何处理孩子与你的“代沟”以及他的逆反心理?《十八岁和其他》是杨子在儿子十八岁生日时,回忆儿子儿时的点滴,以平等的态度向孩子倾诉发自内心的建议。这种平等的态度很能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开放性个性化阅读, “十八岁”眼中的十八岁会更绚烂多姿。

二、激发惊异状态

惊异能把学生从日常的漠然与迟钝的状态中唤醒,去关注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深层原因。

1. 引导探异

学习文本呈现于学生面前,只有积极引导学生“下水”,才知水的深浅,才有机会激发思维灵感。以《获得教养的途径》为例,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探异引导:

师:为了看看同学们是否有发现问题的眼光,不妨先以课文的第一节为例。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把你所发现的问题画出来。

(几分钟之后)

生1:“真正的修养”究竟是什么?

生2:“狭隘目标”中的“狭隘”是什么意思?

生3:“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永远都在半道上”是什么意思?

生4:第一句说不追求具体的目的,而最后一句又作者说目的在于……这不是互相矛盾吗?

学生非常愿意给课本“挑毛病”,这也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特性,因此,教师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元素常常“挑起事端”,会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到专注学习的状态之中。

2. 激励析异

学生进入“异域”领地,教师需要深度引领,才能使学生发挥思维去寻找正确的析异途径。我是这样让学生围绕他们生成的疑异进行探讨的: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问题,第一句说不追求具体的目的,而最后一句作者又说目的在于……这不是互相矛盾吗?谁能够解释?

生5:我是这样理解“目的”的,本段最后一句说“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我认为目的就是“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跟“真正的修养”比较起来,“能力和本领”自然是“具体”的。

师:说得太好了,你能抓住关键词语来具体分析,看出了作者立论的严密性和辩证性,真不简单,读书就是要善于品悟语言。通过品悟我们同样可以找出其他答案。

生6:作者并没有说不追求目的,而是说不追求“具体”的目的,所以说,真正的修养还是有目的的,它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

师:分析得非常准确。同学们,他们为什么能够分析得准呢?因为他们没有单一地来看问题,而是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具体来分析问题的。

这样的课堂对话,一下子把学生析异的欲望燃烧起来了。

三、触发创新状态

创新是状态的巅峰。在创新状态中,学生将发挥最佳的潜能。

1.阅读方法创新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实践的一种创新阅读:质疑式阅读。

①学前质疑阅读:指学生学习新的课文内容时,先对文章的题目进行分析质疑,按照自己的构思能力,给文章列出一个提纲,再去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互相对照,比同辨异。例如斯特林堡的《半张纸》,可以由题目展开推测:这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半张纸?它来源于哪里?上面记录了些什么内容?它的主人是怎样的形象?通过半张纸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学前质疑环节,实际上也就是一篇命题作文的构思过程。通过这样的质疑训练,学生会在阅读时留意作者的行文构思,也会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对课文写作特点的把握会更到位,同时还能提高写作能力。

②过程质疑阅读。一些经典篇目中,情节的设置会有让人感觉矛盾之处,或不合常理之处,而这看似矛盾或不合常理之处正是理解经典的大门。例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小说写一位母亲带着女儿坐火车去拜祭被当做“小偷”打死的儿子。我引导学生对小说中“母亲”和“神父”的神态描写进行质疑:儿子被打死了,而且是被当做“小偷”打死的,母亲的神情照理应该是悲痛羞愧的。但小说中却描写了母亲在世人面前的镇静,以及神父在这位母亲面前的不安。这是不是作者安排得不合常理?学生经过深入阅读和深刻分析之后得出:“小偷”被人唾弃,但在母亲面前他只有孩子这一身份,即使在世人面前孩子死得毫无尊严,但在母亲心里只有爱怜和尊重,这正表现了母爱的无所畏惧和无所不在。

2. 学习方式创新

语文的特质使学生对这门学科最易满足也最易厌倦。所以要让学生保持对这门课程持久的新鲜感,就要创新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何把选修课设计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增加学生阅读面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创新点;如何激发学生轰轰烈烈读背课文的激情,是创新点;如何利用早读、晚读来有效培养学生语文感受能力,是创新点;教师和学生用已有文言词进行文言文口述,写作白话式文言文,也是创新点。

由“应试”向“应世”转移,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是创新语文课堂的最有效途径。比如把“微信”“微博”引入课堂,辨析网络时新用语,利用网络手段了解社会,引导学生利用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热点,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发现身边的语文知识等,都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手段。

“生本教育资源”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固然有着特殊的作用,但是没有状态,这些资源就是沉睡着的。只有开发它,这些资源才能真正有效地得到利用。状态一旦生成,便是一种精神资源,这种状态被学生内化于素质之后,就会转化为一种学习的习惯,学生才能真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参考资料:

1.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

2.沙龙根《语文阅读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文教资料》2005年第4期。

3.钟启全、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笔杆状态同学
状态联想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当笔杆遇上键盘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