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前超声和MRI诊断价值比较

2015-12-23 02:57潘秀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期
关键词:凶险肌层符合率

潘秀华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2)

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前超声和MRI诊断价值比较

潘秀华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2)

目的探讨分析产前超声和MRI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产前超声及MRI检查诊断,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超组诊断中误诊1例,漏诊3例,符合率为66.7%;MRI诊断误诊1例,漏诊1例,符合率为83.3%。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结论产前超声和MRI均是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较适宜的检查方法,MRI更具优势,故在诊断时对于超声检查不明确的患者可给予MRI检查以提高临床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超声;MRI;凶险型前置胎盘;诊断

凶险型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指的是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处者,往往伴有胎盘植入现象[1]。近年来随着临床剖宫产率的不断攀升,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率也随之上升[2],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产前尽早明确诊断并能够采取合适措施或及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孕产妇患病率及病死率的关键。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产前超声和MRI的临床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均符合凶险型前置胎盘诊断标准[3]。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30.8±1.5)岁,患者均有1~2次剖宫产史,其中9例患者有1~2次人工流产史。孕周25~39周,平均孕周(29.5±3.4)周;分娩情况:所有患者均经剖宫产终止妊娠;所有患者均在产前行超声及MRI检查诊断。

1.2 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给予患者超声及MRI检查,最终给予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超声检查仪器采用飞利浦IU22彩超机,腹部探头频率为3.5~5.5 MHz,检查时注意观察胎盘后间隙及胎盘实质及周围血流的具体情况,对胎盘实质内及胎盘后方的血流信号进行仔细检测,分析是否存在胎盘垂直进入子宫肌层而显示的血流信号,同时对血流频谱的最高血流速度、舒张末期的流速及收缩期最大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的比值(S/D)、阻力指数RI等进行观察记录。MRI诊断采用仪器为SIEMENS 1.5T磁共振成像仪,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给予常规SE序列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以及STIR序列扫描,将胎盘作为中心进行扫描。

磁共振诊断植入性胎盘征象:胎盘绒毛侵入到子宫肌层,磁共振显示为子宫结合带信号中断,子宫肌层变薄,且受侵或者信号不具有规则性,流空血管影经过肌层;穿透性胎盘:胎盘绒毛经子宫肌层达到浆膜面,子宫肌层信号显示完全消失,胎盘主要处于子宫轮廓线外端。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符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彩超组检查诊断中1例误诊为非凶险性胎盘植入,3例由于为后壁胎盘植入而漏诊,符合率为66.7%;MRI检查诊断中1例误诊为非凶险性胎盘植入,1例漏诊,符合率为83.3%,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不具显著性(χ2=3.85,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情况比较(%,n=12)

3 讨 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常常表现出胎盘植入现象,是导致产前及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极容易导致患者严重出血、凝血功能异常、膀胱与肠道损失及子宫切除困难等症状[4],严重威胁着孕产妇的身体健康。正常子宫胎盘植入临床发生率较小,仅为0.005%,而瘢痕子宫胎盘置入发生率较高为9.0%,如患者曾有反复流产史或3~4次剖宫产史,胎盘前置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可高达67%。相关研究表明[5],产前给予患者明确的诊断以及术中及时正确的处理,能有效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及子宫切除术发生率,是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以往伴有剖宫产史的孕妇易在孕中晚期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症状,那么要留意是否发生凶险型前置胎盘,那么可通过采取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确诊。有研究表明[6],运用MRI对前置胎盘进行诊断,其诊断敏感度为88%,诊断特异度达到100%。MRI诊断法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且对血流比较敏感。目前,临床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的期待疗法主要为应用宫缩抑制剂,通过运用糖皮质激素能够促进胎肺成熟,如孕妇伴有反复性出血症状,那么可采取应用抗生素有效预防感染。资料研究显示,应用硫酸镁能够起到扩张血管,加大孕妇胎盘血流量的作用,进而能够提升胎儿营养摄取效率,并显著改善胎儿宫内缺氧情况。为有效提高胎儿成活率,需要对胎儿的生长状况进行密切关注,并适当延长孕妇孕周,增加胎儿体质量。

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实施剖宫产而引起子宫内膜间质蜕膜缺乏或缺陷,剖宫产术中切口错误缝合或切口感染导致愈合不良,患有子宫内膜炎等,在此妊娠时孕囊就会通过瘢痕上较微小的裂隙进入到子宫肌层进而导致前置胎盘现象。产前超声及MRI检查能对胎盘位置及胎盘类型进行明确,因凶险性胎盘植入常常伴有植入现象,前置胎盘绒毛容易直接附着或植入子宫肌层,因此前置胎盘与植入性胎盘现象往往同时存在。因此其诊断的焦点为预测及诊断前置胎盘伴植入情况。超声检查能对胎盘实质及血清的情况进行观察,但对于胎盘对子宫肌层的浸润程度进行评估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超声检查凶险型前置胎盘时其主要影像学特点为:局灶或广泛胎盘实质中存在着腔隙血流现象;胎盘与宫颈组织或子宫肌层之间界限较模糊不清,缺乏一定的蜕膜区域;胎盘与子宫肌层相接触的地方存在有异常血流现象;非胎盘组织中存在较明显的静脉丛;膀胱子宫浆膜交界面存在较多血管。采用MRI对产妇进行扫描检查时采用的是多平面成像技术,其对血流相对较明显,对组织分辨率相对较高,其显示的影像容易鉴别胎盘滞留及粘连的情况,能使低蜕膜和绒毛膜、子宫肌层和胎盘形成较为鲜明的对比,能够对胎盘与子宫之间的关系加以明确。对凶险型前置胎盘进行MRI检查时可发现胎盘形状呈现结节状、三角形及蘑菇状而侵入子宫肌层,还可发现结合带发生局部变薄或中断现象。相关研究[7]根据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MRI表现将其分为四类型,其中0型为患者子宫肌壁厚度及形态均表现正常;1型为患者子宫肌壁局部变薄但未被胎盘侵入;2型为患者子宫肌壁被胎盘组织局部侵入生长;3型为患者胎盘组织将子宫肌层穿透而侵犯到膀胱等周围组织结构。但使用MRI对患者进行检查时费用相对较高昂,检查时间相对较长。本研究中,彩超组检查诊断中1例误诊为非凶险性胎盘植入,3例由于为后壁胎盘植入而漏诊。彩超检查时能对胎盘后血流情况进行观察,但当胎盘位于子宫后壁时能对胎盘后血流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造成诊断中假阴性。而MRI检查时不受该现象的影响,其对异常血流现象较敏感,漏诊率相对较低,本研究中,MRI检查诊断中1例误诊为非凶险性胎盘植入,1例漏诊,漏诊率为8.3%,要低于超声诊断漏诊率25.0%,但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在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求医护人员术前进行讨论,麻醉科会诊来提高医师的认识。术前,要和患者加强沟通交流,使其了解手术治疗风险,如有必要,签署宫切除知情同意书;另外,术前确保建立两个静脉通路,并做好备血,以便不时之需。术中,对胎盘附着部位进行检查时,如为完全植入性胎盘,那么要考虑是否将胎盘保留到子宫内,并将子宫切口缝好,切除子宫。如为部分植入性胎盘,则可采取保守性手术治疗。保守手术不能有效控制患者出血量,那么要求医师要果断将子宫切除;此外,术中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并安排专业的输血、输液人员进行管理[8]。

综上所述,产前给予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超声检查及MRI检查其临床诊断符合率均较理想,MRI诊断漏诊率相对较小,其能较直观表明胎儿、胎盘及子宫肌层之间的关联,为手术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效率,但其诊断费用相对较高。因此,仍要以超声检查为主,对于超声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如医院有条件可给予MRI联合检查,以提高产前诊断率,为临床及早处理提供依据。

[1]刘湘萍,王竞,杨晓文,等.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前彩超和MRI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3,11(25):64-65.

[2]刘小利,杨正春.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1(28):124-125.

[3]郭红霞,王洁.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治疗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3,10(1):88-89.

[4]韩新洪,解左平,邱合荣.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2(2):541-542.

[5]刘兴会,姚强.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断及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2):90-92.

[6]余春风.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J].浙江医学, 2014, 10(17):1484-1486.

[7]林靓,余艳红,杨茵.剖宫产术中宫腔填塞联合腹主动脉远端预置球囊阻断治疗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 12(7):608-611.

[8]王晶,杨太珠.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3):50-53.

R714.2

B

1671-8194(2015)01-0189-02

猜你喜欢
凶险肌层符合率
雪花飞·雨前
产前超声与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对比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脸盲的人生,好凶险啊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