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河流文化比较

2015-12-23 07:46刘冠美编辑吴冠宇
中国三峡 2015年9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世界遗产名录

文/刘冠美 编辑/吴冠宇

中西河流文化比较

文/刘冠美 编辑/吴冠宇

【主持人推介语】

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而居”,这是生存的本能。生存之上,衍生出了文化与文明。起源于大河的中华文明与起源于海洋的其他文明相比,自有特色。刘冠美先生作为长年研究水文化的专家,在这篇文章中将中西方的河流文化予以整体而系统的比较,从而深刻和客观地将中西河流文化的不同予以表达。

航拍富饶的江汉平原,在长江水的滋养下,这里向来是鱼米之乡。 摄影/黄正平

对中西方而言,每种文明既有河流文化又有海洋文化,但有母文化与子文化之分。

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结构不仅影响着民族的基本生活方式,还会对其社会政治形态、思想意识以及人们的心理结构发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对中西方而言,河流文化是母文化还是子文化,海洋文化是母文化还是子文化,这要从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寻找答案。

中华文明发展的第一个地理环境特点是黄土高原地理生态的相对同质性。同质、松散的黄土层,小型冲积平原,温带气候——这些都非常适宜于发展单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我们从遍布甘肃到山东东海之滨的龙山文化考古发掘中可以发现,出土于先人生活遗址中器物的大体雷同,表明了小农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的近似性。小农生产的单一性,决定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习性、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组织结构诸多方面的同质性。

中华文明发展的第二个地理环境特点是在这些农耕共同体之间并不存在使它们长期彼此隔绝的天然地理屏障。散布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这些同质农业村社小共同体,均可以不受障碍地彼此沟通与相互影响。中华地理环境的相对无障碍性,可以使这一广大地区内的各部族、各诸侯国人民在语言上、思想观念的交往上相当自由。孔子、商鞅、韩非子周游列国,从来用不着带翻译随行,这就是一个例子。当欧洲大地上异质的小共同体发展为分属于不同语言、风俗、宗教的民族与国家时,中华大地上的小共同体之间正由于这种不受阻碍的相互交流导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逐渐在文化上形成同质体的中华文明大板块。

希腊伯罗奔尼撒。 摄影/hemis/东方IC

马赛和很多法国城市不一样,这里不仅仅有着传统的西欧、古罗马文化,还有不少阿拉伯、古希腊文明的印记。这一切全因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因为地中海。 摄影/robertharding/东方IC

第三个地理环境特点是中华文明与其他古代文明之间进行文化交往相当困难。首先,中华文明与其他古代文明相比,是旧大陆诸多文明中最远离古代文化交流圈的文明。众所周知,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希腊罗马文明与印度文明之间,存在着广泛持久的文明互动与交流。印度虽然离地中海相对较远,但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山口却很容易被外来征服者打开,异族人只要进入这些山口,就可以如洪水般地涌入恒河平原。正因为如此,那些身材高大的亚利安人,追随亚历山大东征而来的希腊人,以及此后的突厥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甚至埃塞俄比亚人,都可以浩浩荡荡地进入印度文明的中心地带。相反,中华文明却因为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远远地孤立在东方一隅。除此之外,中华文明四周又被东面的大海、北面的戈壁沙漠与西伯利亚寒流、西北面的青藏高原、西南面的热带丛林所环绕,在古代,这些巨大的地理屏障切断了它与外部世界的广泛交流。我们可以把中华文明的这种封闭性称为地理上巨大的“闷锅效应”。正是这种地理的“闷锅效应”,使中华文明在成熟以前,极少从其他文明中获得异质文化信息与营养的滋润。我们可以将处于这一地理环境内生活形态等方面具有同质性的各部落与共同体比喻为“闷锅里的芋艿”,而在这“闷锅”的内部,漫长岁月中彼此之间的战争与相互交流,如同慢火,使其中一个个同质的芋艿逐渐融合在一起,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态。这一比喻可以形象地解释中华地理环境为什么会促使这一地区文明走向大一统的趋势。这种同质个体在“闷锅效应”中的互动,最终导致板块型的中央集权帝国文明的出现。由于这个“闷锅”体积庞大,里面能容下许多大大小小的“芋艿”,一旦演变出统一的大帝国,这一文明共同体就具有巨大的规模效应。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农业帝国的巨大体量可以抗衡外来民族冲击,保持民族长期生命持续力的巨大优势。

西方文明起源于欧洲。这个欧洲并不是今天地域意义上的欧洲,而是指地中海沿岸,西方文明正是起源于此并向北发展。地中海岛屿星罗棋布,该地域的农业不像东方的大河流域那样发达,基本上属于农牧混合型经济,所产粮食甚至不能自给。在人口稠密的城邦,如雅典等,要从黑海沿岸和埃及等地购进谷物。于是,西方文明发展成为商业文明。商业文明的产生基于市场意识,而市场意识基于交换意识,交换意识又基于承认各自独立的平等意识,平等意识则来自于分立、独立意识。因此,西方文化对人显得相当尊重,个人主义盛行。地中海美丽的海湾波光及希腊半岛贫瘠的土地、绵延的山岭造就了开放自由的古希腊文化,赋予希腊人不畏强暴、迎难而上的精神,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在航海中必须尊重和依靠科学,否则就会葬身鱼腹。古希腊文化就在对海洋的挑战、应战中逐步走向成熟,铸成了海洋性的文化模式,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引发经济多样化并进而促使了思维多样性。

对中西方而言,每种文明既有河流文化又有海洋文化,但有母文化与子文化之分。对中华文明而言,河流文化是母文化,海洋文化是子文化;对西方文明而言,海洋文化是母文化,河流文化是子文化。

从河流形态上看,长度、流域面积、年径流量等水力参数的不同也会造成河流文化内涵的巨大差异。

同样是河流文化,中西方又有差异。中国的河流文化是大河文化,西方(欧洲)则是小河文化。黄河与长江的长度、流域面积、年径流量等水力参数,远非欧洲的塞纳河、莱茵河、多瑙河等可比。黄河与长江的“四同”(同源头、同流向、同国度、同归宿)是区别于欧洲河流形态的最大特点,也造就了中西方河流文化内涵的巨大差异。从宏观水系来看,与欧洲水系不同的是,中国内陆水系具有明显的统一性。

欧洲由于地势低平,陆地轮廓破碎,所以河网密集,水流平缓,河流短小;气候又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均匀,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不大;河流流经国家数量多,多为国际性河流,航运价值高;这些是欧洲河流的主要特点。欧洲大陆从东北到西南斜贯着一条由乌瓦累丘陵、瓦尔代丘陵、喀尔巴阡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安达卢西亚山脉构成的分水岭,使得欧洲大陆形成两个斜面——北冰洋-大西洋斜面和地中海-黑海-里海斜面,因此欧洲水系是散向四方的。

孕育一个民族的河流的走向与该民族性格的形成也是有一定关系的。梁启超在他有关地理环境与文明关系的文章中,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的地理环境,探讨了中美民族性格差异及其原因之所在。他认为,河流的走向与气候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会对民族性格产生影响。“凡河流之南北向者,则能连寒、温、热三带之地而一贯之,使种种之气候,种种之物产,种种之人情,互相调和,而利害不至于冲突。河流之向东西者反是,所经之区,同一气候,同一物产,同一人情,故此河流与彼河流之间,往往各为风气。”中国的河流基本上是东西向的,而美国的河流则大多是南北向的,这就影响了中美两大民族性格的不同。

黄河、长江与密西西比河虽均属世界性大河,但密西西比河从本质上说是欧洲的移民文化,仅有200多年历史。这些河流在形态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在流向上,自西向东与自北向南的区别;在流经国家上,有一个国家与多个国家的区别;在支流分布上,有大致均衡与严重失衡的区别。同样是大河文化,但在历史积淀上有悠久与短暂之分,在总体文化类型上又有河流文化为主与海洋文化为主的区别。

比较河流所影响的中西方文化内涵,中国河流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空间性上,西方河流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时间性上。

中国的河流文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西方则是开放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中国河流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空间性上:黄河文化为北方文化,按上、中、下游又可分为三秦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长江文化为南方文化,按上、中、下游又可分为巴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

西方河流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时间性上,如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多瑙河:“这些遗迹采用的是受到了好几个时期影响的建筑风格,是世界上城市景观中的杰出典范之一,而且显示了匈牙利都城在历史上各伟大时期的风貌。”多瑙河边的建筑突出了文化在各个时期的积累,不同时期的建筑具有不同的风格,如希腊式、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式、浪漫主义式等,反映出时代的变迁。而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建筑风格变化并不明显。

俯瞰易北河谷。 摄影/Thomas Eisenhuth/东方IC

三江并流峡谷风光。“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 摄影/王文鸿/CFP

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来看,西方整段河流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塞纳河、莱茵河、多瑙河等,而中国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没有整段河流仅是流域内的单个景点,如岷江的九寨沟、都江堰、峨眉山等,而“三江并流”也只是作为自然遗产录入的。这种现象说明在中西方河流文化遗产分布上,前者是点状分布,而后者是线状分布。

造成这种现象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由于中西方建筑材料的差异,前者是木构,不易保存;后者是石构,保存年代较为久远。二是中国古代改朝换代时,为清除上一个朝代的影响,往往连同文化遗存一并清除。三是自然灾害造成历史文化遗存的消失,如开封历代都城遗存被黄河泥沙掩埋。四是西方很早就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相比之下,新中国建国初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建筑学家梁思成提出保留老北京城的建议甚至曾被视为异端邪说,被上升到“要把我们赶出北京”这样的政治层面加以批判,实在可叹。

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在中西方是共同存在的,而结果却可以不同。

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中西方共同面临的课题。要么就不去争取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荣誉;要么争取到这个荣誉,就要严格遵守遗产公约,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2004年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09年又被除名,该案例教训尤为深刻。

易北河谷为易北河流域之一部分,包含了文化与自然景观,2004年7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并于2005年7月授予官方证明,2009年6 月25日因新建工程破坏景观而被除名。

2006年,因德累斯顿政府计划在河谷上兴建一座被认为可能会破坏河谷风貌的现代桥梁,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桥梁的建设会使易北河谷不再符合名列《世界遗产名录》的资格,故而将易北河谷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此后,多次与德累斯顿市政府的协商并未能阻止建桥计划。2009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将德累斯顿易北河谷这一遗产地从《世界遗产名录》中去除。

由于坚持建造一座有争议的桥梁,德累斯顿易北河谷被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成为自该名录设立以来继阿曼阿拉伯羚羊保护区之后第二个下榜的景观。

德国媒体评论说,这是德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黑色一日。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三江并流”于2003年录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曾因保护区内规划修建水电站而被警告,也连续三届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重点监测保护项目。这一修建计划最终被冻结,“三江并流”依旧得以名列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这两个案例揭示了选择开发,则被除名;选择保护,则维持了世界遗产的圣洁。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世界遗产名录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中国的“世界遗产”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中国的世界遗产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太极拳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陶行知教育名录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2020年将在福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