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2015-12-23 04:47
歌剧 2015年9期
关键词:小琼魅影小薇

小琼:这个夏天,我着实被上海夏季音乐节的音乐会标题给迷住了。彻底吸引我的,正是纽约爱乐乐团音乐季开幕演出的中文译名。

小薇:“Gala”音乐会是艺术节或演出季开幕时常见的演出形式嘛。

小琼:是啊,但是他们的中文名字起得非常有意思,在译音和译义上都翻出了新花样。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嘉年华”或是“开幕庆典”。他们把“Gala”翻译成了“加辣”,瞬间让人有种火辣的惊艳感受。

小薇:实际上,翻译是一门艺术,它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时下品位。比如说,我们看过许多译成中文的百老汇音乐剧剧名,像《剧院魅影》《西区故事》等。

小琼:我留意到几十年前,翻译者们绞尽脑汁想从戏剧故事中找出一些更为达意的译法,而不满足只做直译。你知道一部与《剧院魅影》故事内容相同的中国默片老电影么?1937年拍摄的,名为《夜半歌声》,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中国的首部恐怖电影。它的灵感来自1925年的一部由朗·钱尼(Lon Chaney)主演的默片电影,这部电影也同时影响了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之后的创作。

小薇:多年以后,张国荣出演了另一个版本,中文片名就叫《夜半歌声》。

小琼:但那是1995年的事了,那会儿《剧院魅影》的英文剧名“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已经红遍全球。为了不触犯这部音乐剧的英文标题版权,他们将电影的英文定名为“The Phantom Lover”(即“鬼魂爱人”)。

小薇:如果我们对“剧院魅影”和“夜半歌声”这两种译法做一个比较的话,就能清晰地看到,前者让人直接以为就是在某个场所(歌剧院或是剧院)里出现了鬼魂的影子。而当你听到“夜半歌声”时,它给了你更多的戏剧想象空间,也十分贴合主题。

小琼:一直以来,另外一部音乐剧的标题也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西区故事》。1961年,当好莱坞将这部电影公之于世的时候,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尚不能引进西方电影,而这部影片在香港获得了成功的票房。人们喜欢它的中文译名《梦断城西》(此剧名的翻译者利章先生,当时就职于香港的利舞台)。它诗化地将这个悲剧故事的主题有效地传达给观众,读出来有梦想幻灭的意思。

小薇:你说的没错,像在中国常见的《西区故事》或台湾用的《西城故事》这样的直译,无法表达故事背后的情感。

猜你喜欢
小琼魅影小薇
太湖之畔的雅致魅影 2022款林肯冒险家Corsair
小薇,对不起!
小薇,对不起!
沙漠魅影——SAS与斯特林
那个夏天的女孩
炒米粉中的情缘
好大一条河
旧围巾里,藏着多少惊喜
可爱的小薇
因为爱情——《剧院魅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