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写作中探索语文学习规律

2015-12-23 01:25张瑜
魅力中国 2015年17期
关键词:例文课文内容规律

张瑜

半个世纪以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历经分化和统一,几代人做了十分艰苦的探索,始终没有彻底解决少慢差这一根本问题。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实践中,我努力把识字、阅读、作文一体化,探索出了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规律。

一、努力营造语文学习环境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l.在阅读方面,每周拿出连续的三课时间做为学生的阅读时间,教给学生不同文体的阅读程序,让学生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自行阅读课文。为便于表述,我把不同文体的阅读程序笼统地归纳成一种通用的阅读程序:①文章标题②作者⑧时间、地点、人物④主要事件及结果⑤对自己的教育或学到的知识。

鼓励学生阅读教材以外的书籍,读整本的书,读中外名著。如《三字经》 《百家姓》、《唐诗宋词》等内容。

2.在写作方面经常指导学生写日记,写自命题习作。

3.在口语交际方面指导学生自己组织,就校园内外、家庭与社会、国内国外的一些重大事情进行交流或争论。提倡学生放学回家后看少儿节目或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等节目,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几年来,我坚持深入挖掘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时时处处在语文中学习。

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掌握运用语言规律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束博学生不积极主动参与全程教学,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差,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积极营造宏观的语文学习环境的同时,还在具体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

(一)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的基本结构应包括认知与情感两个方面。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等内部动机越强烈,学习意志就越坚定,学习时要求迅速、积极地解决认知矛盾的探索就越自觉,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大量阅读,探索主体感悟规律

阅读教学的重心在一个读字上。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掌握语言文字技巧。

1.以读品词,培养感悟词语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初读课文,扫除了知识障碍,理清文章条理之后,我们引导学生在读中品评词语,以培养语言的感知能力,加深理解。

2.以读悟文,培养感悟文章内涵的能力。

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应抓住契机,就文中的重点段落,让学生精读品味,体会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3.以读人情,培養学生的认知情感。

作者写文章是“情动词发”,我们读文章则是“披文入情”。每教一课前,我们都要反复认真地研读教材,朗读课文,设身处地地领悟其内容美、语言美,直至找到“其言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感觉,我们坚信,只有打动自己的文章,自己才能打动学生。

(三)读写结合,探索思维创造规律。

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个性特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读书,可以大声朗读,轻声速读,也可以默读,还可以采用同桌对读、小组赛读、表演读等。在读之前明确的目的,提出读书要求,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进人自主学习的情境。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要想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就必须培养学生自读能力.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阅读方法,比如批画阅读法,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批画,就是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对课文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的全过程学生手、脑、口并用,既形成了自读的能力,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写,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选准读写结合点,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知识和方法,促进写作.我们把课文的训练重点与单元训练重点紧密结合,教给学生具体写作方法,让学生在写作中能有所遵循。例如:解题与审题,概括中心与立意,分段、概括段意与拟写作提纲,分清文章主次与安排详略等。在作文单元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例文,学习例文的写作方法,学生写完后再与例文进行对比,自修自改或互修互改。除此之外,我们还鼓励生在课外自觉地写自命题习作,在教师指导下,互评互改后,在同学中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猜你喜欢
例文课文内容规律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儿童节”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找规律
巧解规律
找规律
《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