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语文诗歌之美提高语文美育功能

2015-12-24 02:23
学周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情操美育美的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寨初级中学744300)

品语文诗歌之美提高语文美育功能

吴菊莲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寨初级中学744300)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点,语文中的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中书写了浓厚的一笔,近年来由于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再次推崇,《唐诗三百首》《百家姓》《朱子家训》等传统文化读物再一次成为学生书架上的重要读物。语文教学中诗歌以其独特之美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让他们受到美的教育。

诗歌美育教育新课程改革

语文科具有文学性的特点,而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那么作为艺术之一的文学就必然成了美学的中心对象之一。语文是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是学生通过学习熏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和发展心灵的课程。语文学科是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具有难以估量的影响,本文就语文教学中“诗歌”这一教学内容讲讲如何通过语文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教育。

诗歌之美有三个特征:形象性、动情性、愉悦性。美育教育中的审美活动是人们对于美的东西进行欣赏和感受,在愉悦心情中受到熏陶而改变自己,把美的认识内化与自身的过程。我国古代诗歌由于其不同的表达对象给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让人的心情为之振奋,道德为之震撼。

一、景色描写——用美景感染心情,熏陶情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代诗人杜甫用短短四句话28个字给人们展现了一副从天到地,从静到动,层次分明的壮阔场景。诗中所描述的画面铺陈万里悬挂天际,超过任何色彩的描绘,诗中所含故事,超过几卷书所能描述。可以想象广阔的西岭冰雪封山,也可以想象船行万里,人无故事无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作者前两句描写了自己游览山水的闲情逸致,后两句更是表达了自己乐在其中,陶醉于心的美好心情。“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作者不仅写到了生机勃勃的眼前美景,感受了当时欣欣向荣的生活画卷,更是缅怀了历史陈迹中的王朝,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前两句是写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后两句却突然带来一种凄然而又恬静之感,也许当年奥巴马登长城之后称向中华文明致敬之时,也许也有“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叹。会不会也多一份恬静呢?

二、边塞诗歌催生读者无尽的爱国情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人描述了征战疆场的将士置生死于度外,在战争间隙饮酒庆祝场面,展现了将士视死如归的报国情怀,最后一句诗句更是描述了战争之惨烈和悲壮,读过这首诗,自然会想到和平之不易,也会激发每一个人的爱乡爱土,热爱祖国的情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作者用短短四句诗写到了边关的荒凉,边关的征战,从古到今的征战和牺牲,秦时明月,说明在秦的时代这里就属于祖先征战之后占领的疆土,汉时关,说明这在汉之时也是战争的关隘,万里长征人未还,说明在作者作诗的当下,这里正进行的不休不止的战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写了现今战争处于被动或者反映人们对于当朝的失望,或是作者反映着人们对于战争的厌恶,也写出一个书生的无奈,寄希望于早已逝去的威猛将军镇守边关。“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弥留之际的念念不忘,“北定中原”“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弥留之际的悲壮感染多少代人热爱国家的统一,激起多少人的乡愁,激起多少人的爱国情怀。

三、甜美的田园诗令人流连忘返,怀念雅致的田园生活

田园诗,以其安静雅致的田园生活的描述,引人入胜,令人向往悠闲自在、温馨雅致的田园生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种自然之美,这种清新和新鲜估计在雾霾困扰中的国人读读都能闻到新鲜空气的味道,感受到望梅止渴的效果。“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在这首诗里反映出来的安逸和慵懒估计现在的城市孩子根本体验不到,在农村,要是有个下雨天往往不上学不干农活,孩子可以慵懒地睡上大半天,即使是起来也是玩水玩草,总之,农村孩子似乎玩的很多,但是很多玩耍是在干农活时候的“副业”,只有雨滴滴答答出不了门的日子里,那才是睡得踏实玩的踏实,毫无牵挂的那种安逸和舒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作者是被鸟叫声唤醒的,夜里风雨较大,作者安逸起床,作者毕竟不是孩童,在安逸和慵懒中还是有点牵挂,“花落知多少?”

四、情意浓浓的赠友诗,让人对人与人的友谊充满向往和追求

古代诗歌描写了生活中大小种种,各种涉猎,其中非常感人的有赠友诗和思乡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后两句被现代人用来比拟深深的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成为现代人常引用的诗句,2013年,习主席访问拉美时,更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谈论虽然相距遥远,但源远流长的中拉友谊。也许拉美人不能完全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是这句话随着习主席和中国人的热情,已然成为世界名句。美育主要凭借审美活动来进行,就要以美为媒介,通过审美,把美印入受教育者的身心结构,把美的尺度变成人的内在尺度,任何美都是以形象为载体,通过形象去表现,审美者凭借审形象而审美,所以美育的形象性,要求特别重视感性形式特征,注意形式感的培养。

语文教材大部分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文章,都体现着深刻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的丰富内容,蕴含着大量的道德美、形象美、语言美、文化美等因素。古代诗歌,特别是唐代诗歌给人带来的美感,使人受到美的熏陶,陶冶读者情操,提升读者品格,在读者文学欣赏的同时提高读者思想道德情操。在新课程广泛推行的背景下,美育走入课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有利于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语文科具有艺术性的特点,我们都承认语文教学是艺术,称它为艺术,是因为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教学是个人技巧很强的活动,其效果是通过个人的细致观察和耐心实践才能得到,它带有明显的个人因素,语文教师个人的特点往往比规定的东西实际,更重要。教师既不是灌输者,也不是附从者,而是美的活动的诱导者、组织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教师用美的方法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以艺术化的手段启发,使受教育者在符合美的规律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结构。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情操美育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