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导入

2015-12-24 02:23
学周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液体物理教学内容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大蒲河中学066611)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导入

张秀娜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大蒲河中学066611)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几个环节中,新课的引入是重要的。新课引入设计和运用好,会使学生迅速了解教学意图,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希望他们关注的教学内容上,从面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师生双方都愉快地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提出课题、导入新课呢?通过实践教学,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种方法导入。

一、直观演示,引起兴趣

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实验观察。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幻灯片、投影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从观察中提出问题,让学生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例如:在《光的色散》一节时,我就先做了课本“人造彩虹”,请同学们观察,然后提出我们生活在五光十色的世界里,那么物体为什么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从而引出课题。这样不但可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而且也可以使他们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可鲜明地揭示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对于引起学习动机、增强感知更有直接作用;同时还可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教学过程顺利完成。

二、从介绍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入新课

物理教材中所学的知识,不少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能使学生明确到这一点,则新课的知识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

例如在上《密度知识的应用》这节课时,老师可以拿出一条金项链或一个金戒指,问学生这是不是纯金的?然后教师说明要回答这个问题、方法有多种,但有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就能掌握它。

电器,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往往不只用一个电器,有时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如每家都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几盏电灯等),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本节课专门探索这些问题。

三、置疑导入法

在一节新课开讲之前,教师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常见的物理现象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去听课,有时会比没目的的直奔课堂要好得多。例如,在讲到水的沸腾现象时,引入平时人们常说的:“响水不开,开水不响”的说法是否正确,从而引导学生去注意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在讲到升华和凝华时,提出日常生活中灯炮用久了会变黑,变细,为什么呢?讲“阿基米德定律”时,教师可先提问学生:一只铁钉放入水中会沉下去,为什么用钢铁做的大船在水中反而不会沉下去呢?在学生感到疑惑和惊奇的同时就导入了新课。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有了疑问,就会对研究的对象发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这样,学习的效果无疑是好的

四、快乐的游戏引入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如《密度》教学的引入。设置一系列的猜谜游戏,出示两杯液体,一杯水,一杯酒精鉴别出哪杯是水,哪杯是酒精。出示两块金属,一块铜,一块铁,鉴别出哪块是铜,哪块是铁。我们总结出利用颜色、气味等物质的特性可以鉴别物质。再设计一个小游戏:把两个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分别包在白纸中,让学生鉴别,这时部分学生说,重的是铜块,揭秘后果然如此,教师提出这种比较轻重的方法鉴别物质真的可靠吗?再次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鉴别包在白纸中形状、体积、轻重都不相同的铜块和铁块。由此引入应该在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比较质量的大小,进而进一步引入密度的概念。

再如《电路和电路图》的教学引入中,把两根导线用白纸包住,只留下导线两端的接线柱,让学生根据桌上的小灯泡,干电池去辨别哪两个接线柱是同一根导线的两端。这样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上课的快乐、在游戏中激发思维的灵感,在游戏中体味学习的必要。

五、复习导入法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是自成体系的,每一个知识的讲解都以前一个知识点为基础,是环环相扣的。同时,学生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可能遇到了很多问题,在课下又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时,我们利用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的方法来导入新课,既可以让学生的问题得以解决,又可以使学生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更好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这样的导入方法是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也是实际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课堂导入方法。例如,我们在讲解“气体的压强”这一节课时,就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压强的定义和液体压强的特点,然后向学生说明,气体和液体具有相同点,即都有流动性,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气体内部的压强有什么特点,与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有不同等。这样不但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液体的压强”这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且使学生对“气体的压强”和“液体的压强”之间的异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六、错误导入法

所谓的错误导入法就是根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物的错误认识或人们的错误经验来提出相反的例证,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究兴趣的课堂导入方法。例如,在讲解“惯性”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就可以先从人们常有的“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会运动,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不会运动”错误观念入手,这样一下子就将学生引入到了要讲的课题中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平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选取恰当的导入方法,有时也可以把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总之,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新的课堂导入的方法,从而切实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针对不同的课型,在众多的引入方法中,只要教师能做到注意日常积累和课前充分的准备,把引入材料表现的更充分,更形象,就一定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样也就真正做到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入。

[1]王玉哲.初中物理课堂导入艺术之我见[J].理科考试研究,2013(10).

[2]陈丰波.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D].四川师范大学,2012.

[3]周吉.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课堂的导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5).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液体物理教学内容
只因是物理
液体小“桥”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