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资料在预防套损中的应用

2015-12-24 03:29马晓丹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5年6期
关键词:试井小层油管

马晓丹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0 引 言

油水井投产后随着生产时间的不断延长,开发方案的不断调整和实施,特别是在实施注水[1]后开发的油藏,会使油水井油管、套管技术状况逐渐变差,井下工具失效甚至损坏。井下工具的损坏及失效会严重影响注水、产液状况,影响细分注水效果,使得高含水层注水得不到有效控制,层间矛盾得不到控制,进而对套管破坏作用力更强。南4 -XX-更水XXX 井是一口更新井,原井由于N2 及S210 -12 两处错断而报废。那么这口更新井尤为值得关注,捋顺井组关系、判断地层压力变化趋势是测试人员需要攻关的方向。

1 问题的提出

南4 -XX-更水XXX 井是位于南4 -XX-水XXX井附近的更新井,南4 -XX -水XXX 井因套损而报废,在更新前套损情况为:N4(234.2 m)变形、N2(912.4 m)错断、S210 -12(1 009.4m)错断。分析认为该井区层间矛盾严重,是套损的高发区域。该更新井与原井开发层位相同,因此更新井也存在套损高发的潜在危险,应对此类更新井给予更多的关注,应捋顺注采关系,并依靠合理分析探索预防套损的经验和方法。

南4 -XX-更水XXX 井2014 年注入剖面测井资料解释结果如表1 所示,偏2、偏3、偏4 不吸水。如图1 所示,绝大部分注入水由油管漏失部位1 139 m ~1 145 m进入上部地层,漏失量为90. 57 m3/d,占全井的56.61%;第二、三、四级封隔器均失效,注入水由漏失处越过失效封隔器进入地层。

2 井下工具失效对本井的影响

查阅2010 年、2013 年注入剖面历史资料,两次资料均显示油管无漏失、封隔器密封良好,主要吸水层SⅡ14,吸水量分别占全井的24.99%和24.02%;2014 年剖面资料显示油管漏失、封隔器失效,未按配注方案进行注水,注入水从漏失处窜入上部地层,层间矛盾加大,主要吸水层依然为SⅡ14,见表1,吸水量占全井的29.23%,说明SⅡ14 吸水能力较强,容易形成注水的优势通道。

表1 南4 -XX-更水XXX 井注入剖面对比成果表

图1 南4 -XX-更水XXX 井2014 年注入剖面测井资料(油管漏失示意图)

南4 -XX-更水XXX 井是位于采油二厂萨东过渡带一次加密的更新注入井,全井共射开33 个小层,射开砂岩厚度35.2 m,有效厚度6.3 m,射孔井段1 042.8 m~1 195.7 m。这是一口更新井,原井因为N2、S210 -12小层错断而报废。通过查阅南4 -XX -更水XXX 井的横向电测资料和固井质量[2]资料,了解到虽然本井S210-12 小层并未射开,但是主吸水层S214 与S210 -12 小层距离仅为2 m,该段(1 100 m)固井质量不好,若长期注水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引起窜槽进一步引发再次的套损。该油井平面上与5 口同层系产出井相邻,分别为南4 -XX-BXX7 井、南4 -XX -BXX9 井、南4 -XX -BXX6 井、南4 -XX-SBXX0 井、南5 -XX-BXX0 井。

为了确定对该井的分析及判断,于2014 年10 月进行验封,测试结果如表2 所示,验封资料显示该井第四级封隔器不密封,与剖面资料显示一致。

表2 南4 -XX-更水XXX 井验封报告

3 井下工具失效对连通采油井的影响

南4 -XX- 更水XXX 井井组栅状图如图2 所示。该井在平面上与5 口油井连通,分别为南4 -X-丙X6、南4 -X -丙X7、南4 -XX -丙XX9、南4 -XX -斜丙XX0 及南5 -XX-丙XX0,其中连通最好南4 -XX-斜丙XX0。

图2 南4 -XX-更水XXX 井井组栅状图

查阅小层沉积相相带图,发现南4 -XX-更水XXX井与南4 -XX-斜丙XX0 在S222 +3a、S213 以及S210b三个沉积单元连通最好。南4 - XX 斜丙XX0 井2010年、2013 年两次产出剖面测井资料结果如图3 所示,资料显示S310 小层2010 年有产液显示,但是2013 年资料显示该小层不产液,因此怀疑是由于注入井井下工具失效导致S310b 不吸水,从而产出井该小层不产液。

南4 -XX-斜丙XX0 井的试井资料解释结果如图4所示,最后两次测试压力及导数上翘[3],解释结果由均质地层模型变为均质完全复合地层模型,内区半径由40.24 m 增加到79.47 m,流度比小于1。说明目前内区好于外区,因该井周围均为注水井,判断不应是流体复合。

从油层发育状况上看,双对数曲线从均质模型[4]到复合模型[5]的变化是由于产层的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突出,且主产层逐渐接替产出而造成,与测井资料反映的情况及分析判断相符。

图3 南4 -XX-斜丙XX0 井2010 年、2013 年产出剖面示意图

图4 南4 -XX-斜丙XX0 井历年试井资料

4 结 论

1)尽快为南4 -XX-更水XXX 井作业,保证井下工具完好、有效;重点监测SⅡ10 -12 层段及相邻层位注水情况,保证良好的注采关系,从而预防该层段套损。

2)保持该井注水压力稳定,并小于破裂压力,从而保证井下工具完好、有效,达到细分注水的目的,保证良好的注采关系,合理开采。

3)套管及油管异常受力,使井下工具损坏及失效,导致层间矛盾加剧,强吸水层注水得不到有效控制,固井质量差,容易诱发潜在的套损。

4)更新前套损报废井,要做好更新后的保护。更新后不控制注水,会导致注采不平衡,长时间的平面、层间矛盾最终易诱发更新井套损。

5)通过长期、连续监测井组注产剖面及测压资料,详细分析注产关系,可以判断采出井的产层变化并为套损预防提供依据。

[1]张继芬. 提高石油采收率基础[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3 -28.

[2]陈涛平,胡靖邦. 石油工程[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79 -204.

[3]翟云芳. 渗流力学[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63-79.

[4]布尔特(Bourde.D).现代试井解释模型及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28 -31.

[5]刘能强.实用现代试井解释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251 -260.

猜你喜欢
试井小层油管
湖相页岩油建产区小层构造可视化精细建模
——以吉木萨尔芦草沟组为例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海上边水气藏利用试井资料确定水侵状况研究
某高压气井13Cr 油管挤毁和脱扣原因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区隔夹层分布特征
一种旧油管修复设备及其工艺
黏弹性聚合物驱油藏渗流规律及试井模型探讨
反褶积试井技术在计算低渗储层渗透率中的应用
浅析连续油管井控风险及应对措施
连续油管带压作业技术在特殊复杂井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