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特·阿班:挑战中国幻象的美国职业新闻人

2015-12-25 02:31

李 莉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美国研究者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曾经指出,以《时代》周刊为代表的亨利·卢斯(Henry R.Luce)的媒体帝国在20世纪30至40年代曾经不遗余力地进行了一场美化中国的新闻风暴,“卢斯不可遏制地干预有关中国的报道,以保证从正面来塑造他挚爱的中国”[1](P41)。在此过程中,一种不顾中国实际而受制于传教士激情和卢斯媒体误导的、按照美国人意志所打造的中国幻象由此出现,并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的“公众舆论”,“直接影响到了美国的对华政策失误以及最后‘丢失中国’的结局”[2](P42)。按照这一权威结论,是否可推论当时的美国主流媒体都曾经积极地参与到了这一浪漫化中国的报道行列之中?是否还有例外和不同声音的出现?根据现有的美国对华报道研究成果来看,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媒体机构以及不同美国记者笔下的中国实际上都是“迥然有别的”[3](P80),并“无法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4](P373),也很难受到单一历史结论的统筹和支配。因此,本文以美国《纽约时报》首席驻华记者哈雷特·阿班的中国报道为例,揭示在20世纪30年代有别于《时代》等致力于打造积极正面中国形象的美国主流媒体及其驻外记者的新闻生产实践,探求他们截然不同的新闻话语策略及其社会影响。

历史地看,专业性的美国对华报道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此之前,美国的中国报道还远未形成气候和规模,正如库伯(Cooper)所言:“在整个19世纪,完全持孤立主义态度的美国并未意识到国际新闻的重要性。大体而言,美国人惟一获得的国外新闻来自美联社……而美联社提供的惟一的国外新闻则来自路透社领导的垄断的欧洲新闻通讯联盟。”[5](P91)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当美国的四家主要报社开始形成驻外记者群体之时,美国的涉华报道才真正发展起来[6](P396)。以《纽约时报》为例,它的涉华报道从19世纪中叶萌芽开始历时150余年,几乎与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同步。诚如郑曦原先生所言,该报的中国报道不仅篇幅巨大、时间连续,而且视角非常完整,堪称“跨世纪追踪报道”[7](前言),因此时报已经成为考察美国社会如何建构和传播美式“中国观”的重要范本。而且,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纽约时报》上的中国报道逐渐呈现为驻华记者们的职业新闻作品,个人印记清晰,这些个性独特的报道构成了美国主流新闻业生产和传播中国知识和形象的重要来源。根据相关统计,《纽约时报》在1905年至1949年间的驻华记者总数为16人[8],然而目前有关他们的研究还比较稀少,那么,这些驻外记者到底是如何报道中国事务并建构中国形象的?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他们观察中国的视角以及话语方式又有何不同?他们的报道对中美外交格局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值得检视以求历史之完整。

一、谁是哈雷特·阿班(Hallett E.Abend)

1936年,题名为《阿班是一名首席记者》的文章刊登在1936年8月的《纽约时报》上,该文写道:“时年51岁的阿班先生祖籍德国,出生于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他曾在斯坦福大学就读过三年,在校期间发表过三小卷诗歌并为校刊撰写了不少文章。后来,他去了华盛顿的斯波坎市,并在那里的地方报纸成为一名初出茅庐的记者。之后,阿班去了博伊西,并在那里的《爱德华政治家》当了4年的执行编辑,其后他供职于《洛杉矶时报》并长期担任该报的城市版编辑。再后来阿班又转去了檀香山工作,离开那里之后,他去往中国成为了一名自由撰稿人。”[9]1926年春,在美国当过记者和编辑的阿班只身来到了中国,并于1927年受聘成为《纽约时报》的首席驻华记者,1940年底返美,在华前后共计15年,为时报工作整14年,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中国上海的知名美国记者。

上海出版资格最老的著名周刊《密勒氏评论》(Millard's Review)的主编鲍威尔(Powell)曾经说:“哈雷特·阿班是20世纪20、30年代为《纽约时报》报道中国问题方面的专家,也是最早为美国报纸读者带来大量有关满洲和远东局势新闻的美国记者之一”[10](P185)。日本联合通讯社在华分支的重要记者松本重治则称誉阿班为当时中国地区“最为杰出”的美国记者[11](P91)。美国作家尤金(Lyons)也将阿班列入20世纪30年代美国最为优秀的十五名驻外记者群中。[12]此外,阿班还得到美国著名新闻人索克斯(Sokolsky)、知名作家赛珍珠(Pearl S.Buck)和中国学者林语堂等人的赞誉。索克斯说:“很少有人像《纽约时报》通讯记者阿班这样连续地报道来自中国的新闻。他时常因为支持中国抑或日本而备受谴责和质疑。……但历经多年,他已经用高水平的新闻证明:他清楚地知道发生了什么,也知道人们所猜测的那些事情将会如何发生,这就是一名记者和一位专家之间的区别。”[13]。在索克斯眼中,阿班显然是比其他驻外记者更加了解中国的美国新闻人。林语堂更是直言阿班对于中国的观察和报道“不偏不倚”“如审计师的报告一样忠于事实”[14]。

不难发现,上述评价都突出了阿班在中国报道上的客观态度和超然姿态,也恰恰是这一点使得阿班声誉日隆,成为在当时中国红极一时的美国记者。中国研究者张功臣博士指出阿班是美国来华记者中“独具独立报道立场”的“佼佼者”[15](P168-175)。复旦大学历史系王立诚教授则将“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娴熟的写作技巧”[16](P108)归结为阿班赢得社会赞誉的关键。因此,可以说阿班是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崛起时代在国际新闻生产领域追求新闻客观性原则的积极实践者和典型代表。用阿班自己的话来说,在中国事物方面,他既不是受到商业利益左右的悲伤主义者,也不是被传教事业影响的乐观主义者,而旨在提高“中国事物的真实性程度”[17](P137)。

然而,迫于日本侵华势力的威胁和打击,阿班在1940年底被迫离开中国,因此他错过了20世纪40年代后美国新闻业在中国大有作为的历史时期,他身处中美外交历史转型的前夜,虽然也曾声名鹊起,影响非凡,但由于当时的美国还未把注意力真正地投向中国,因此阿班难逃被时代遮蔽的宿命。而且,由于他本身不是“密苏里帮”(Missouri Mafia)①“密苏里帮”是对20世纪以来具有美国密苏里大学背景,并在远东展开其职业生涯的美国新闻记者群体的一种指称。其中包括著名的美国新闻人托马斯·密勒(Thomas F.Milliard)、J.B.鲍威尔(J.B.Powell)、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等,他们代表的新闻专业主义以及新闻冒险精神对美国的中国报道产生了深远影响。那样的学院派,所以没有形成具有集合效应的广泛社会影响力,总体上不属于20世纪40年代那些被时代推向历史前台的美国记者。此外,阿班来到中国时已经人到中年,而当美国本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着手对驻华记者展开研究之时,阿班早已不在人世,因此有关他的资料很少为人所知。可以说,阿班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历史所尘封。但是,阿班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中国报道却依然是反映美国媒体如何进行中国新闻生产和传播的重要文本和历史范例。

二、哈雷特·阿班之中国报道及其特征

哈雷特·阿班驻华采访的时间长达十四年,期间,他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数量巨大的中国报道。然而,鉴于这些新闻作品刊登的年代较早以及国内研究条件的局限,因此已经难觅原文。但笔者通过美国的Proquest History Newspaper②美国Proquest公司是全球主要的研究信息供应商,全面提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与艺术等领域的全文数据。Proquest History Newspaper是其开发的子数据库之一,收录了包括《纽约时报》等在内的世界上百种重要报纸的文本资料,其中《纽约时报》资料库收录了该报自1851年创刊以来上百年的历史资料。权威数据库平台的支持,有幸获得了阿班自1927年至1940年间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大部分中国报道的微缩胶片(共计1 257份),样本数量充足,具有比较可靠的研究代表性③通过“Hallett Abend”和“The New York Times”关键词索引的方法笔者在Proquest History Newspaper平台上采集了以PDF格式保存的原文微缩胶片1257份。为了检验其有效性,又通过The New York Times官网的“NYT Archive 1851-1980”档案数据平台,再次以关键词“Hallett Abend”进行检索,得到了1786条相关结果,通过对两组资料的比较分析,表明从Proquest中所得到的样本是比较全面可信的。。

(一)报道的总量与频率分析

报道总量与报道频率是考察新闻文本特征的两项重要指标。通过分析,1257份报道样本的相关统计数据结果如(图1)。

图1 阿班中国报道的年度分布

根据(图1)所示,阿班中国报道的总量和频率都相对较高,不仅每一年都有相关报道问世,而且年平均报道量达到了90余篇。总体上看,1931年、1936年和1939年是阿班报道的三个峰值年度,在它们前后的报道量呈逐年上升或下降之势,形成了坡度不同的三大起落。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中国实况不难发现,此种报道频率分布与当时中国社会的实况和美国对华外交政策的走向是基本一致、相互呼应的。以1931年为例,中国当时正身处历史转折的黑暗前夜,多灾多难、重大事件频发:长江洪涝、宁粤战争、大规模围剿红军、“九一八”事变等等。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被迫于1931年放弃了一战后经营数年的华盛顿体系,调整其“门户开放”的远东政策为绥靖策略[18](P298-312)。在美国经济大萧条和日本对中国市场疯狂抢夺的巨大刺激下,美国社会不得不开始正视东亚地区。因此,中国问题得以快速、全面地进入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视线。

(二)报道的议题类别分析

为深入了解新闻文本的内容特征,笔者对阿班中国报道的议题进行了基本的分类统计④对国际新闻传播来说,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大议题一般是其报道的基本面,因此成为本项研究中议题划分的首选类别。,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阿班中国报道的议题分布

从(图2)基本议题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政治”议题明显是阿班中国报道中最为突出的方面,总计达到了一千余篇,占报道总数的九成。其次是“经济议题”和“社会”议题,分别为53篇和30篇,占比都不超过5%。报道比例最低的是“文化”和其他边缘性议题,所占比例都不到2%。可以说,议题的整体分布明显不均。但是,此种分布情况却真实地反映出西方媒体在国际传播上的规律性特点,即国际新闻传播大体上是以硬新闻,即政经报道为主要取向的。尤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政治报道迅速成为国际新闻的主角,是当时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环境的真实反映。此外,政治和经济议题上的高比例也充分说明了美国媒体和职业新闻人已经摆脱了传统上的文化视角转而采取高度理性的现实主义视角来对待中国,反映出了西方在中国话语建构上所发生的重要历史性转向。传统上那些曾经引起过西方人兴趣的、审美的以及有关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已经悄然退场,取而代之的是残酷冰冷的社会现实写照,这恰恰印证了中国的西方形象在20世纪初叶所经历的那种“激进的彻底的改变”[19](P612)。

(三)报道的典型措辞

从措辞角度分析,阿班在其报道文本中显然更多地选择了一些否定性的词汇对中国的内政、外交、经济和社会文化加以描述。在国内政治方面,“disintegration”(瓦解),“division”(分裂),“chaos”(混乱),“anarchy”(无序),“desperation”(绝望)等成为描绘中国整体局势的常用措词。同时,中国的地方掌权者被指称为“cynical”(见利忘义的)和“insincere”(不诚实的)的,他们不断发动对中央政府的“rebellion”(叛乱),“invade”(侵袭)和“defiance”(挑衅),致使整个中国沦为派系斗争的“prey”(牺牲品)。在国际关系方面,中国则面临着“partition”(瓜分)、“alienation”(离间)等多种“threat”(威胁),总体上处于“panic”(恐慌)之中。尤其是中日之间的军事冲突已经演化为一场“inevitable”(难以避免的)、“ultimate”(极端的)的“showdown”(生死较量)。在社会经济层面,日本正在获得对中国的“monopoly”(垄断)和“domination”(支配)地位。中国的税收管理体系处在“confusion”(混乱)的状态,全国已经陷入“deficit”(财政赤字)和“decline”(衰退)之中。此外,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还充斥着各种“violence”(暴行),甚至出现了“murder”(谋杀)和“infanticide”(杀婴)等社会现象,人们的境遇“misery”(悲惨),大部分已经沦为洪灾、饥荒和疾病的“victim”(牺牲品,牺牲者)。中国乡村地区已经身处“bankruptcy”(破产)和“collapse”(崩溃)的边缘。总体上看,无论是在内政、外交这两大核心议题上,还是在经济和社会这些比重较轻的议题层面,阿班对于报道措辞的选用都是比较负面的,保持明显的否定态度。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阿班和《纽约时报》在20世纪30年代所致力打造的事实上是一幅危机四伏、濒临绝望的中国图景。在阿班的笔下,不但南京国民党政府“腐败不堪”[20],且蒋介石本人也是“操纵中国的独裁者”[21]。阿班曾经断言:“中国不可能有和平的前景和希望,无论哪个领导人或者集团都无法帮助中国人民摆脱痛苦的折磨。”[17](P50)这明显与卢斯在《时代》杂志上对蒋介石和国民党的盛赞和肯定大相径庭,阿班有关中国时局的负面报道和否定认知显然已经构成对浪漫化中国幻象的巨大挑战和质疑。

三、结论与思考

历史地看,美国记者的在华报道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界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战争爆发以前,美国记者的对华报道基本处于常规化的运作轨道,较少受到政治因素的干预,而且大多集中在中国的大城市,记者们“可以广泛进行采访,获取新闻资料。还可以避开新闻检查,自由发电,生活条件也比较优越”[22](P107)。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和中国成为盟友,“有切身利害关系,在华记者对国民党当局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及其在抗战中的作用,特别关注,并且对中美有关当局施加了一定的影响。”[23](P124)显然,哈雷特·阿班处于第一个相对比较自由的阶段。而且,与著名的“3S”①对美国驻华记者斯诺、斯特朗和史沫特莱的简称。记者相比,阿班的中国报道更加日常化、快捷和全面,他不但归属于比较固定的媒介机构,而且有较为稳定的经济来源,常驻上海,负责每日的突发新闻。因此,阿班的中国报道能够反映出美国主流新闻业一种更加常态化的国际新闻生产方式和更加普遍化的中国认知,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媒体进行中国形象塑造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发现,在1927至1940年漫长的14年驻华记者生涯里中,哈雷特·阿班始终致力于为美国社会刻画一个千疮百孔、危机重重的中国形象。对这一媒介形象的塑造典型地反映出美国主流新闻从业者在20世纪30年代所尝试进行的、不同于《时代》杂志的另外一种中国报道策略,即不是“美化”而是“丑化”现实,不是“浪漫化”而是“去浪漫化”中国。

然而,西方的中国形象史业已表明,塑造中国形象实际上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话语表意过程,它并不等同于中国的现实,而是来自于一种典型的“他者”化的知识立场[24],“是西方现代意识为确立以自身为中心的价值与权力秩序,为表达文化主体自身的观念、想象、价值、信仰与情感而塑造的一个与自身对立的文化影像。”[19](P612)正如研究者所言,虽然美国媒体上的国际新闻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实质都是在谈论美国自身,和其他话语体系一样,新闻话语所呈现的事实上是言说者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价值体系[25](P19)。而阿班作为一名以“客观”报道见长的知名驻华记者,同样也难逃此种充满意识形态霸权色彩的知识立场,他在《纽约时报》上所塑造的负面中国形象实际上是当时美国社会问题的折射,可视为这个西方大国在面临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巨大压力和全面挑战时期关于自我恐惧的一场公开演说和自我表达,对美国而言,中国的危机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美国的。事实上,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国家”[26](P257),普通美国人已经接受了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包括稳定政治秩序、合法权力来源、自由竞争市场、开放言论出版等在内的一系列西方价值观。20世纪30年代,正是在这样一整套美国意识形态体系的比照之下,阿班主动地完成了对中国现实的消极解读和负面建构,成为促生美国人形成对于中国危险和有害认知的一种巨大新闻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与卢斯通过《时代》杂志所进行的“美化中国”的报道策略不同,阿班通过《纽约时报》“去浪漫化”的报道方式似乎更加接近中国的真相,但是,阿班和卢斯的报道意图却是殊途同归的。1930年阿班在《痛苦的中国》一书中所言及的:“目前的中国正在走向全面的混乱,必须阻止这种发展趋势。……我们必须给予中国必要的协助”[17](P294)与1941年卢斯在《美国世纪》中所提出的:“全心全意地担负起我们的责任,抓住我们的机会……从而为了我们认为合适的目标,通过我们认为合适的方法,对世界施加我们全面的影响”[1](P294)的观点几乎毫无二致,他们都旨在通过有关中国事物的大量报道引发美国公众舆论对于中国的关注,敦促美国政府彻底摆脱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束缚和影响,积极插手远东事物并主动介入中国政治命运的发展。因此,无论是浪漫美好的,还是现实丑陋的,对美国而言,中国始终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砝码。更为重要的是,当中国的典型媒介形象一旦为公众所接受,就会演变成社会行动的资源,并深刻地影响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前景,从这个意义上看,阿班的中国报道的确不失为一种颇具研究价值的历史参照。

[1]T.克里斯托弗·杰斯普森.美国的中国形象(1931—1949)[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JESPERSEN C.American Images of China:1931—1949[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3]方汉奇.美国记者的爱恨中国情结—100年来美国记者有关中国报道的回顾与反思[J].国际新闻界,2002,(2).

[4]张功臣.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1840—1949)[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5]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M].刘利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6]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南希·L·罗伯茨.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郑曦原.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8]彼德·兰德.走进中国:美国记者的冒险与磨难[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9]Abend is a chief correspondent[N].The New York Times,1936-08-24(9).

[10]鲍威尔.鲍威尔对华回忆录[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

[11]松本重治.上海时代[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12]Lyons Eugene(ed.)We cover the world by fifteen foreign correspondents[M].New York:Harcourt,Brace& Co.1937.

[13]Sokolsky E George Who knows modern China?[N].The New York Times,1936-09-29(9).

[14]LinYutang says Hallett Abend’s chaos in China[N].The New York Times,1929-11-26(98).

[15]张功臣.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1840—1949)[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16]王立诚.从宋子文与亚朋德的交往看抗战前民国政府与英美记者的关系[M]∥吴景平主编.宋子文与战时中国(1937—194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7]HALLETT A.Tortured China[M].The Vail-Ballou Press,Inc.,Binghamton,N,Y.1930.

[18]王玮,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1975—2005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9]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上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0]HALLETT A.Chief quit Chiang in favor of Feng[N].The New York Times,1929-04-25(BR9).

[21]HALLETT A.Chiang’s Royal aims are laid to his wife[N].The New York Times,1928-09-09(E7).

[22]刘景修,张钊.美国记者与中国抗战[J].民国档案,1989,(1).

[23]张克明,刘景修.抗战时期美国记者在华活动纪事(一)[J].民国档案,1988,(2).

[24]韩红梅.试论《中国佬》中的中国劳工形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25]PHILO W C.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news:we're talking about them,they are talking about us[M].Westport,CT:Praeger,2002.

[26]MICHAEL M.Reflections on the friendly tyrants:an American dilemma today[M]∥Pipes and Garfinkle(eds.)Friendly tyrants:an American dilemma,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