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以等差数列为例

2015-12-25 02:48戴强
教育界·中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方法运用思考数学教学

戴强

【摘 要】数学在人们生活中占着重要的位置,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本文主要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以等差数列为例进行教学方法的阐述,主要分数学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三个方面。

【关键词】数学教学  方法运用  思考

众所周知,数学一直是学生的主要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发现,数学让不少同学望而生畏,成绩因为基础打不好就一直处于低谷,这样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慢慢消退,特别是高中生。不少高中生本来数学底子还不错,但一进入高中后因为学习科目增多,因为学习环境变化等诸多原因,数学成绩跌幅很大,信心大受打击,往往越是挣扎越是没有进步,在压力和没有找到方法的情况下,数学成绩一直没有“爬坡”的趋势。那高中的数学该如何进行教学呢?以下是一些教学方法。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进入高中后,不管心里还是生理上都面临一个落差,学习上的态度都要一个调整和转变,那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认识高中的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告诉学生要自主学习,认真钻研,虚心求教。对于高中数学的彷徨,教师要引导学生要乐在数学的讨论和研究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个方面可以通过发挥习题的作用。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解答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与扩大对理论用途的认识,并熟悉理论的用法。教师可以引用生活例子或摘要报刊上的趣味数学来和学生一起探讨,例如等差数列的规律探究,这不仅可以增添课外知识,还可以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适时点拨

点拨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当今时代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传统的课堂教学因过分强调教师的传承作用而被淘汰,学生不再是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的填鸭式传授知识不能在课堂上大行其道了。学生需要的是教学相长,需要的是老师给空间他们思考,老师给的提示有他们想得到的思考结果,更需要的是老师在他们的思考结果上给予正确的点拨。如这三个数列:

1682,1758,1834,1910,1986,(  )   ①

48,53,58,63                                         ②

18,15.5,13,10.5,8,5.5                    ③

看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引导学生观察相邻两项间的关系。在给学生例子学习研究时,教师要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和同学间的讨论,获取知识,而且通过他们自己探讨的问题,学生的记住知识点的效率和理解知识点的信心会更高!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拨,是一个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机会。培养运用能力,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必须培养独立性和创造性,学会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解决不熟悉的问题。

例如上述的数列,有些学生用最原始的已有办法,一个一个计算出结果,没有掌握其中的规律,找不出公式来求解更大的数。在这个充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学生交流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辩论、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那教师的职责就是观察学生的兴趣和揣摩学生的思考方向,从他们的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瓶颈适时点拨,给予不同的启发,给予不同的引导方法和技巧。

全面兼顾

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不一样,掌握知识的程度不一样,学生学习的方法不一样,总之,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城堡,需要老师慢慢熟悉和掌握。数学教学中,学生对于数学的态度与其他的学科很不一样,成绩的变化与学习的方法、态度以及努力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成绩变化,及时发现学生数学学习的新动态,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及时赶上队伍,如此全面顾及学生才可以让整体进步。

在等差数列教学过程中,教学生用方程思想认识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公式,学会利用公式求,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项和的公式研究的最值,那这个重要的知识点老师该如何确定同学们都基本掌握呢?让学生牢记一个知识点,有一个方法就是让学生他们互相出题目考对方,让他们互相批改,并指出错误的地方和指导正确的方法,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会加深并且运用自如。而且这个办法可以让学生在互相切磋中大家共同进步,学生的成绩落差不会太大。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需要思考的地方很多,需要反思和努力的方面很多,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发现,不断改进,不懈努力,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与学生俱进,不断探索,运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交流,善于反思,学会总结,如此方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以及与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钟善基,丁尔升,曹才翰.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韩家璖.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能力[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

[3]廖哲勋.论课程论学科建设的规律性[J].课程.教材.教法,2007(3):3-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方法运用思考数学教学
激励性评价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问题导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