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领导力与艰难对话

2015-12-25 17:25迪娜·安瑟如月
中小学德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管教工具教室

迪娜·安瑟 如月

解决冲突和应对专制的关键词是“相互尊重”。在人类的师生关系中,这种对孩子的尊重涉及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先尊重孩子,再尊重自己。

——鲁道夫·德雷克斯(美)

鼓励这个词的词根当然是勇气。当我们努力在鼓励他人和自己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在帮助孩子发展他们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

——简·尼尔森(美)

通过他人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心去感受,至少目前对我来说,这看起来可以作为我们对“社会情感”的定义。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美)

一、专题简介

作为领导者,沟通技巧为我们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面对教室里的学生、同事和家长们,我们时常感到面临挑战。正面管教提供了许多工具,可以帮助教室领导者通过和善与坚定的沟通去面对这些挑战。当领导者有勇气使用清晰的沟通及时地去面对问题的时候,小问题在累积成为大问题之前,往往就得到了处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探讨一些正面管教的原则和具体工具,以帮助教室领导者有条理、有爱心地进行沟通。让我们先回到系列文章开始时所讲到的教室领导者的愿景——创建相互尊重的教室文化上来。在这里,教室里的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做出贡献,并发挥优势。当你记住这个愿景,并使用清晰而富有爱心的沟通方式,将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很重要的示范和操练。为了能够成为成人社会中快乐而富有贡献的成员,学生们所必需具备的品格和技能清单上,沟通能力将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师示范自己是如何与学生们进行彼此尊重的沟通,是对学生发展该项技能的一个重要又关键的因素。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正面管教有什么活动是帮助学生发展沟通技能的。同时,也看一下,当面对同事与家长时,老师们又如何使用正面管教的理念和工具进行沟通。

二、正面管教理念在某PD学校的运用

朱校长曾经是系列文章中曾提到的某正面管教学校的教导主任和家长学校校长。她在2010年开始接触正面管教理念,2014年她和她的部分同事来到浙江创办了一家新的私立学校。他们运用原来已经做得很好的生态化教育理念结合PD工具,正在成就她们教育梦想中的一所“好学校”。在朱校长现在的教师团队里面,有10个老师都参加了PDCA讲师认证班的学习,并且通过每天的实践,他们都是当之无愧持证上岗的资深PD注册讲师。下面分享几个真实的故事,看看朱老师在她们新创办的学校中,是如何将PD理念和工具内化,并解决来自学生、老师和家长方面挑战的。

案例1:使用“有限的选择” 建立老师与学生尊重信任的关系

在这个学校里,一年级新生需要自己选择很多事情,比如:选座位,选选修课,选择进入哪个家族(即选择加入学校某个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混龄家族。家族里从老大到老小各司其职。每天除了上课在平行班,其他所有在校活动都是按照家族这种方式进行的。)有个孩子刚进校,不知道选家族意味着什么。他觉得在家族里面临着要自己洗自己的碗,擦桌子,摆凳子,还要打工挣钱,太麻烦了,于是决定“不选择”。朱老师不但同意他可以不选,还陪伴他经历了全校只有他和校长没有家族的“流离失所”的校园生活。待朱老师工作忙不能再陪他的时候,他终于开始后悔自己的选择,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个家族,成为在校园里“有家可归”的人。这件事令他学会了要为自己所做的选择负责,并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学会认真而坚定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案例2:没有犯过错误的人生是不完美的,错误是学习成长的机会

在处理一次打架事件时,朱老师用关注正面的语言和逐步深化的启发式问题,帮助两个孩子反思:自己在这次事件中觉得自己做得特别无可挑剔的、正确的方面在哪里?并且思考为什么自己觉得做对了,还会导致打架事件的发生?通过反思,打人的一方说:“我好像是只会用这一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对别人造成伤害,我自己也感觉不舒服,以后我要用更智慧的办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被打的一方说:“第一,不应该对他说那么难听的话,毕竟人家个头比我高那么多,这样说有点自己找打的意思;第二,当我被打的时候应该赶紧跑去找老师帮忙,或者是去外面呼喊,不应该在教室里默默地挨打。”两个孩子都在这次打架事件中学到了尊重与生活技能。

案例3:用PD的理念和工具建立教师团队的文化和游戏规则

在这个学校里,每位老师在入职时学校都会推荐反复阅读《正面管教》这本书,并鼓励老师们在平时跟孩子的相处中,使用PD语言和工具。 在工作例会上让老师们分享自己在跟孩子的沟通中,使用了什么样的语言,让孩子开始愿意坐下来和他们交谈。或者是做了哪些事情,使用了哪些工具,和孩子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关系。在教师培训上他们做得很细,让老师们看到,虽然PD的理念和工具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观念上的颠覆,但通过这种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更容易让自己的班级易于管理。老师们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老师们自己也会努力先做到。这样,PD工具也变成了他们在学校实行教师管理的一个很好的帮手。持续的学习、应用和内化,老师们开始习惯之前觉得拗口的PD语言,努力逾越感觉、想法与语言不在同一频道的鸿沟。将习惯常用的指挥命令的祈使句变成了帮助学生寻找自我成长的启发式问句。在每次的教职工例会中,学校会请PD工具使用得好的教师,给其他老师做示范,探讨他们在解决孩子问题时,是如果使用PD工具的?如果不使用会怎样?通过事例的比对,让老师们感受到运用PD的好处,更让他们体验到每解决一件事情,就会跟孩子建立一种更深的信任关系。 老师们通过不断的操练,慢慢地将PD工具融入到了教育教学的每个细节中,促进了PD与中国学校文化的融合。暑假前,学校还会给老师们推荐延展阅读的正面管教系列书籍,让老师们在假期阅读,并在开学后进行学习分享。

案例4:家长信和定期父母课程,帮助家长学习实操的PD理念和方法

朱校长的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在孩子入学的家长会上,学校会要求家长“学会放手”,把权力还给孩子。

作为寄宿制学校,学生每月放假四天。在离校前,学校会让孩子们给家长带回一封信,告诉家长这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是否拿到“奖励的作业”,在信中也会与家长分享如何与孩子进行鼓励性对话的方法,并要求家长不要过度参与和过分紧张地过问孩子作业的情况,只需把孩子在家里的行为描述给老师即可。在朱校长的学校,他们把“有作业做”作为对学生的一种奖励。只有学习状态好的学生,才会有周末的家庭作业。学习状态不好的学生,暂时不给,什么时候调整好了什么时候才有作业。因此,学校要求孩子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在学生休假的四天里,每位家长都会经历不断与孩子交锋的互动成长。经常在孩子返校前,就会有妈妈给老师打电话,回顾周末亲子冲突的经过并反思自己。而教师则在此过程中,不断鼓励家长试着用一些启发式问句与孩子沟通。当收获到平等沟通所带来的愉悦时,家长们就会越来越愿意继续使用PD理念和语言。班主任老师通过这种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家长们与孩子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通过这样的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更大的合力,也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朱校长认为,PD虽然是来源于西方的管教工具,但是PD适合于所有希望得到尊重和认可的孩子和成人。我们使用PD不是为了把孩子教得很听话,而是通过这些工具的使用,让孩子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并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让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互相尊重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老师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享受教的快乐和自我成长。

三、面对沟通挑战的五种PD工具

请记住:正面管教所有的工具都是基于一定的理念和原则,而不是基于技巧。因为这个原因,系列文章中各篇所分享的内容,可能都会与该系列其他文章有一定的内容相关性或重叠。针对艰难对话的沟通能力,就与我们之前所讲到的所有专题,例如:领导者愿景、优势领导力、突破局限性信念,以及分享我们的权力等都有相关性。尽管有许多正面管教的工具都会有针对性地处理沟通中的挑战,但在本文中,我们将具体介绍下面五种工具是如何鼓励我们在面对孩子、同事和家长们的时候,进行有勇气的对话。

1.我注意到

“注意到”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都是一件自然的事情。使用一种中立而不是严厉或评判的语气指出我们“注意到”了什么,足以使孩子或同事发生改变。毕竟,你只是简单地表达你注意到了,并没有对对方提出改变的要求,即便对方有必要做出一些改变。通过简单地表达“我注意到”,就已经令对方在没有被要求和提醒的情况下,找到发现自己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变的机会。下面的例句可以帮助老师们使用一种尊重的方式来激发这种改变:

●我注意到有一些马克笔还留在画台上。

●我注意到有几位同学还没有准备好去吃午餐。

●我注意到你似乎只谈论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没有对自己做得好的部分给予肯定。

●我注意到你和读书小组的孩子们之间建立了相互尊重的关系。

人类有一种倾向:喜欢被人关注。当有人在关注我们,并且我们所做的事帮助他人发生了改变,这本身就是令人鼓舞的。无论我们所注意到的事情被解读成好或坏,这都不重要。当我们仅仅分享我们所观察到的,而不是告诉某人该做什么,其实已经显示出了我们对他的信任,也相信他自己就能够意识到自己该做什么。

我们只需留心观察并说出我们所看见的;我们用不着给出长篇大论的指导或者建议。

2.我句式

当孩子们小的时候,我们教他们用一个名叫“烦恼与愿望”的正面管教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于操练的句型是:当 时候,我感到很烦恼,我希望 。 这是一个在教室里常常使用的工具。与之相对应适用于成年人的句型叫做“我句式”,即:“我感到 ,当你 。是因为 ,我希望 。”这两个基于同样原则的工具,都在用积极的态度表达着自己的感受与希望。我们通过不断地操练,表达自己的感受会变得越来越容易。不带责备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是一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沟通方式,你会因此而切身体会到这个正面管教工具所呈现出来的力量。之所以说这样的表达是尊重的,是因为说者可以不责备别人地表达感受,并给出导致这种感受的原因,并且在“希望”的部分指出了解决方案。这样,就使听者对说者的愿望有了清晰的了解。

让我们来看一看老师可以如何对学生使用这样的句型进行对话:

当你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时候,我感到很恼怒。因为我已经给你提供了足够的帮助,我希望你能够按时完成你的作业。

一个老师与同事沟通使用“我句式”的例子:

当你与其他老师议论我的时候,我感觉受到了伤害。因为我是信任你才与你分享的,希望你不要再和别人议论我了。

一个老师与家长沟通使用“我句式”的例子:

你向我了解你孩子进步时的说法,令我感到不被支持。因为我相信我已经将信息给到每一位学生了,我希望你去问一下你孩子如何讲关于他的进步。

3.启发式问题

启发式问题使我们能够用一种尊重的方式,与一个孩子或成年人“查看”我们对当时情境的理解。事实上,任何以“什么”或“怎么样”开头的问题,都能用好奇的语气提出。而以“为什么”开始的问题,往往会令听者产生防卫,而不是尊重与坦诚。

当一位学生或一群学生发生矛盾的时候,启发式问题有助于从每个人的角度准确地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下面是一些实例:

发生了什么?(给涉及这个问题的每个人一个机会,讲述他的观点)

你对现在的情形有什么感受?

你有什么想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当每个人都平静下来的时候,可以进行这一步骤)

我能帮什么忙?(只有在你乐意提供帮助,而且你这样做是合适的时候,才提出这个问题。不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在使用启发式问题时,要记住的重要问题是:要确保你的语气和身体语言是坦诚与好奇的,而不是评判的。要确保闭上你的嘴倾听对方的回复。如果你不想知道答案,或者你没有时间倾听,那你就不要提问。启发式问题是你沟通技能中的一个有力的工具。在与任何人解决问题之前,无论是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还是希望加深理解,你都可以使用启发式提问。

4. 倾听

有多少次我们都忘记了深度倾听的真正力量。这真的是一个你可以与其他人分享的礼物。通过它,你可以表达你对他人的尊重、关心、爱心和真挚的兴趣。当说的人有机会与一位有爱心的听众分享他们的所感所想时,经常自己就找到了解决方案。没有比认真地听他人说话更能表达你的真正投入。当说话的人停下来的时候,要留一些安静的时间,而不是立即跳进去分享你的想法。记住,你的身体动作、脸部表情都要表现出对他人所分享内容的开放态度。在需要时提供支持,你会发现你们之间的信任增加了,你们之间的关系也更进一步了。

5.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也知道如何执行你所说的

贯彻执行是我们展现出来的一项重要技能,而不是仅仅说说我们的意图而已。首先,诚实而尊重地说出你的真实意图——和善而坚定的语气很重要。和善反映了你对他人需求的尊重,坚定反映了你对自身需求的尊重。其次,你得言出必行。俗话说,行大于言。行动很重要,因为行动表明了你的行动能力和你对决定的支持。我们双方一起目睹和体验行动,或一起坚持执行。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对学生们使用这个工具的例子。

我们的约定是:今天完成我们“班书”的所有插图。任何没完成的同学这一次就赶不上了。但下个月你们还会有一次新的机会。

对同事,我们可以这样说:

在午饭时谈论别人的家庭令我感觉不太舒服。如果你们都想谈论的话,我情愿在自己的房间里吃饭。

四、结论

上述所有的沟通工具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要求说话的人要有勇气,并花时间充分考虑他或她想说什么。这些沟通工具的假设出发点是想建立关系并提供帮助,因此,这些工具能帮助教师们成为更有效和懂尊重的教室领导者。

中文秘书:赵玲

英文翻译助理:Amber

责任编辑 王清平

猜你喜欢
管教工具教室
不要在教室打闹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正面管教在家庭教育的应用研究体会
管教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