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内固定融合术用于脊柱胸腰段骨折中的效果

2015-12-26 03:05李依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腰段融合术后路

李依静

(长春市第二医院骨科,吉林 长春 130062)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用于脊柱胸腰段骨折中的效果

李依静

(长春市第二医院骨科,吉林 长春 130062)

目的分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观察组患者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低,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椎管占位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更为简单易行,可减少患者手术损伤,且治疗效果与前路内固定融合术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

脊柱胸腰段为骨折的高发部位,伤情通常较为严重,临床治疗的原则为复位、植骨融合及内固定,传统的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较好,但对术中操作技术要求高[1]。为进一步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记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治疗效果,特对我院收治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随访结果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6例,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后均确诊,其中男性45例,女性31例,患者年龄在44~70岁,平均年龄在(51.3±3.8)岁。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各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后,取右侧卧位,可以从左侧入路,对伤椎位置中后2/3骨质与上下椎间盘组织进行切除,清除之后植入同侧髂骨块,并做内固定处理,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行全身麻醉后将患者胸、腹部进行悬空处理,取俯卧位,术前在C型臂X线透视机下对伤椎进行定位确认,以伤椎为中心取后正中入路,暴露患椎及邻椎,应用椎弓根螺钉进行探测,以保证钻孔在椎弓根四周的骨壁之间,对伤椎进行撑开复位内固定处理,对突入椎管内碎骨块予清除,以便达到彻底减压,对未减压的一侧或两侧椎板进行凿毛糙,再取髂后嵴松质骨碎骨末置于毛糙的椎板间进行植骨,冲洗并逐层关闭切口,完成手术。在手术结束之后,将两组患者安置在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的病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引流护理,并且注意患者的体温以及脉搏变化。最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比较患者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年,依据X线观察患者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椎管占位率。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患者术中出血量等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前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等指标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以构成比表示,比较分别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达到91.30%(42/46),明显高于对照组80%(32/40)(P<0.05);观察组6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3.04%(6/46),明显低于对照组45.0%(18/40)(P<0.05)。

2.2 两组术中出血量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可见表1。

2.3 两组随访结果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结果可见表2。

3 讨 论

脊椎胸腰段骨折病情通常较为复杂严重,往往需行手术治疗,现阶段临床中常用的手术方案有前路内固定融合术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2]。前路内固定融合术的治疗效果较好,但手术较为复杂,对术者的操作技术要求高,手术易失败。后路手术则操作更为简单、术中风险较少[3-9],从我院本次治疗中,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同时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患者均明显优于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患者,证实了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中操作简单、术中风险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此外,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中,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能够改变脊柱运动节段的负荷传递方式,且能保留其他正常的腰椎活动度,最大限度减少对腰椎生理活动的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从我院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从长期效果来看,两组术后1年,恢复情况并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中,应用后路内固定治疗术,手术成功率较高,不仅可以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还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且治疗效果与前路内固定融合术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苗振林.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44例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1):8-10.

[2]俞海亮,胡优威,谭益云,等.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9(6):103-104.

[3]李日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5):710-713.

[4]王琦,于冰,李晔,等.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2):883.

[5]胡涛,王来斌.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3):190-192.

[6]陈永恩.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6):264-265.

[7]刘义斌,韦蒙,曾明义,等.后路内固定椎板植骨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16):231-232.

[8]张强.分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204-205.

[9]王继荣.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52例临床探讨[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4,8(2):55-56.

R683

B

1671-8194(2015)06-0194-02

猜你喜欢
腰段融合术后路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膝关节融合术治疗挽救性人工膝关节感染可以获得持久的效果
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研究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