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登高”锻造钢铁之团

2015-12-26 08:13胡同洲通讯员王相宇
中国共青团 2015年6期
关键词:鞍钢团委成果

文/ 本刊记者 胡同洲 通讯员 王相宇

一湾湖水周边环绕着荟萃廊、钢之坚、钢之柔、启承台、清流桥、鹿鸣苑……映入记者视野的,是位于鞍钢冷轧厂西侧、占地45万平方米、有鞍钢“绿肺”之称的主题公园——擢秀园,全国最大的绿色钢铁主题公园。

从钢板到钢缆到炼钢耐火砖,如此真材实料的公园谁会想到它的造价竟然是0:材料纯自产,用工全义务。谁会想到,若按照最初的设计,预算高达4300多万!

据介绍,这些精美园艺全部由青年职工自主设计。建设过程中,共调配大型工程机械300余台次,搬运土石方6.8万立方米,有7个承建单位团组织、21个基层团支部、1100余名团员青年参与其中。

“在鞍钢这么困难的时候,既要改善整体环境,又要考虑节约成本,说到头来,要通过共青团来实现擢秀园工程。”鞍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广宁表示,“我感到高兴和欣慰的还是你们共青团,通过你们业余时间和辛勤劳动,改善了这里的环境。”

这一项目,正是鞍钢集团团委青年创新登高计划中的具体案例之一。“我们大力推进青年创新登高计划,有效结合了企业发展和青年成才,就是要用标准化流程打造钢铁之团,使创新固化为长效机制,成为鞍钢纪念五四的永恒主题。”鞍钢集团团委书记张鹏表示。

选矿:“纳贤、揭榜”不走寻常路

青年员工如何参与到创新登高计划中呢?如同炼钢中的选矿,鞍钢集团团委为此设计了一条明晰的路径:

寻找立项源。每年的一季度,基层团委都会在青年创新登高推进大会上,指导基层团组织开展寻源立项工作;基层团支部围绕“立足岗位寻、上下工序提、市场客户需”三个层面,组织青年通过座谈会、现场调研等方式,以提升技经指标、提高产品质量、完善安全标准、降低成本消耗、增强设备性能、提高劳动效率为重点,寻找可整改、完善和创新的领域。

确定创新点。基层团委组织生产、设备、管理、科技等部门对青年提交的创新登高项目进行科学评估和系统论证,对于实用性强,经济价值高,易于推广的创新登高项目,予以立项登记。统筹兼顾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创新登高项目,力争覆盖生产经营各领域。原则上,每年度创新登高项目数量不低于本单位青年总数的5%。

招纳揭榜人。基层团支部召开创新登高项目揭榜大会,公布本年度正式立项登记的创新登高项目,现场承诺服务、推进创新登高项目的具体措施。采取青年自下而上“自主申报”和团组织自上而下“公开招标”双模立项方式,确定创新登高项目揭榜人,邀请所在党支部和上级团组织领导共同见证青年揭榜时刻。

组建攻关队。基层团委、团支部协助创新登高项目负责人,寻找能够协同配合,具有共同追求,从事相同岗位的青年,组建创新登高项目攻关团队。同时,组织项目负责人填写《青年创新登高项目立项书》,签订项目责任状,明确项目类别、项目内容、项目目标、项目性质、项目责任单位、项目完成时间等事项。

培育创新果。基层团委实施项目发布、过程服务、成果推广“三位一体”创新成果培育体系。首先,通过项目发布会、报纸、网站、微信,多渠道、立体式发布本年度创新登高项目;其次,制定完善的项目推进计划和运行机制,加强项目的过程指导和跟踪服务;第三,联合相关部门逐级申报创新成果,定期举办创新成果展,促进创新成果推广和应用。

表彰双十佳。4月份,基层团委对青年创新登高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评选10个最美青年创客和10个青年创新团队,并择优推荐参加上级团组织评选。5月份,鞍钢集团团委召开创新登高“双十佳”表彰大会,表彰“十佳青年创新领军人物”和“十佳创新登高组织单位”,并择优推荐省级、国家级荣誉评选。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强先进典型宣传。

冶炼:“三昧真火”热度高

描画出路径只是前提,创新登高计划真正惠及企业和青年还需要“三昧真火”强力推动。鞍钢集团团委负责人表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务实有效的活动载体是推动青年创新登高不断取得成效的关键。

开设创新大学。创新大学是丰富青年创新知识,提升青年创新登高推动力的基础。基层团委开设创新大学,以团委和管理部门为培训组织机构,以职工培训教室、创新工作室、创新沙龙为教学阵地,以学科考试成绩和创新实践成果为毕业鉴定标准,对青年实施岗位化、专业化、分众化的创新培训体系,改善青年创新知识结构,提升青年创新登高推动力。

举办创新论坛。创新论坛是增强青年创新意识,提升青年创新登高牵引力的重点。基层团委每年举办一次青年创新交流座谈,鞍钢集团团委每年举办一次青年创新登高论坛。结合创新论坛,鞍钢集团团委每年出版《鞍钢青年聚焦企业改革创新蓝皮书》,汇聚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思想共识,凝聚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青春正能量。

实施创新导航。创新导航是完成青年创新目标,提升青年创新登高引领力的保障。基层团委在重点岗位上实施创新导航,开展“青年百岗对标”活动,通过设置导航目的地,制定导航路线,使岗位青工找准工作目标、明确对标方向,引导青年按照既定目标和给定路线不断前行,最终实现青年创新登高总体目标。

成立创新联盟。创新联盟是提高青年创新水平,提升青年创新登高外延力的关键。对内,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为核心,在上下道工序之间,在区域公司、板块之间,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技术共享平台,促进资源开放和共享,形成资源优势互补、项目联合攻关、创新成果共享的工作格局;对外,以提高服务客户水平、优化企业营销环境为核心,与鞍钢重点客户、目标客户等单位团组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定期开展青年技术论坛、信息交流、走访调研等活动、形成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助力鞍钢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提升青年创新登高外延力。

构建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培育青年创新精神,提升青年创新登高驱动力的核心。基层团委每年举办一届青年创新文化节;基层团支部每年开展一次青年创新文化主题活动。加强文化宣传引导,利用报纸、网站、微信等载体,扩大宣传覆盖面。优化形象识别体系,在与创新登高有关的会议、活动及宣传资料中,在团员活动室等阵地场所的显要位置上,广泛悬挂使用创新登高标识,提升活动品牌形象,强化活动价值认同,提高青年创新登高驱动力。

轧钢:规范“模铸”求长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炼钢如此,创新登高计划也如此。鞍钢集团团委特别注意保持创新登高计划的长效发展,他们建立健全青年创新登高宣传推广、资金保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工作机制,推动青年创新登高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发展。

强化活动氛围营造,建立活动宣传推广机制。推广使用创新登高标识,开展QC小组、“五小攻关”、青年“号手”、创新知识答题等丰富多彩的创新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登高活动氛围。将创新登高与网络问企、创新网有机结合,拓宽青年参与渠道。基层团委每年至少向“青春鞍钢”微信平台投稿1篇创新登高报道,全年在厂级以上报纸、网站、微信平台上发布创新登高报道不少于4篇。

划拨活动专项资金,建立活动资金保障机制。基层团委每年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从团务活动经费中列支青年创新登高专项活动经费,为青年创新登高提供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党政工作支持,优化整合生产、设备、科技、管理等相关部门资源,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要探索建立青年创新登高活动基金,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保障能力。

完善青年创新档案,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基层团委为每名青年职工建立一份创新档案,详实记录青年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纪录作用的创新信息,真实反映青年的创新能力和创效成果。将青年创新档案与青年职业生涯导航、青年创新人才培养、青年职务晋级提升等工作有机结合,把青年创新档案作为推荐、选拔、任用青年创新人才的考核依据。

明确工作责任主体,建立项目成果转化机制。明确基层团委书记是创新登高项目成果转化工作第一责任人。要联合本单位生产、设备、管理和科技等部门,组织青年创新登高项目负责人做好专利申报、专有技术和先进操作法认定等创新成果转化工作,建立青年创新登高成果转化机制。基层团委每年转化项目创新成果的数量要达到本单位创新成果转化总数的20%。

据了解,青年创新登高计划开展以来,吸引了鞍钢6万名团员青年热情参与,凝聚起改革的最大共识,汇聚起创新的最强合力。创新登高已经成为鞍钢共青团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团员青年投身扭亏增效攻坚战的有效载体、团员青年创新圆梦和登高成才的广阔平台、争当央企共青团工作一面旗帜的工作品牌。□

猜你喜欢
鞍钢团委成果
验收成果
高校团委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名单(共三百一十二个)
关于如何做好企业团委工作的思索
工大成果
《鞍钢故事》创作谈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网友:“鞍钢桥梁钢厉害了,我的鞍钢,加油!”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鞍钢“五老”学雷锋 捐资助学十八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