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文明起源地新论

2015-12-26 06:26戴春平廖远兵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起源探究

戴春平,廖远兵

(1.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广东 河源 517000;

2.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学人论坛】

东江文明起源地新论

戴春平1,廖远兵2

(1.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广东 河源517000;

2.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河源517000)

摘要:东江是珠江的重要支流,东江文明是珠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东江文明的起源地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高度关注,但总体而言研究成果不丰富、研究观点不统一、争议颇多。从对历史、考古资料、文化风俗等方面的考证,东江文明起源地为河源龙川这一新观点不无道理。

关键词:东江文明;起源;探究;龙川文明

东江是粤东地区的母亲河,是珠江的重要支流,东江文明是珠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珠江文明和岭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研究东江文明的学术思想、论著、文学艺术、民间习俗、历史条件、历史人物的专家学者非常多,但是对于东江文明的起源研究并不多,并且观点不一,课题组认为研究东江文明首先需要研究东江文明的起源地,然后才能研究东江文明的发展,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东江文明研究体系。

一、东江文明研究概况

1.关于东江文明的研究态势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学者对东江文明研究的情况,笔者就关键词“东江”专门检索了中国知网网站,共搜索923条相关文章信息,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点击显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分组结果471条,特色期刊点击显示“特色期刊”的分组结果68条,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点击显示“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分组结果50条,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点击显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分组结果94条,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点击显示“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分组结果30条,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点击显示“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分组结果10条,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点击显示“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的分组结果200条。

从研究的主体机构来看,目前开展东江文明教育的机构主要是来自广东、江西和湖南的高校、研究所(中心)以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

课题组还专门对2000年以来学者关于东江文明研究的规模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2000年以来,学界开始重视对东江文明开展研究,学者研究的成果日趋增加,具体见图1。

图1 东江文明研究成果情况

2.关于东江文明的主要研究学科

课题组调查发现,关于东江文明的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其中较为集中的是政治、经济、文化、旅游、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学科研究,其中研究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的有112篇,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有87篇,研究水利水电工程的有72篇,研究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有64篇,研究旅游的有55篇,研究建筑科学与工程的有48篇,研究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的有45篇,研究工业经济的有39篇,研究文化的有37篇,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有35篇,研究中国文学的有31篇,研究资源科学的有30篇,此外还有研究农业经济、考古、中国近现代史、人物传记、中国古代史、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思想政治教育、林业、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地质学、行政法及地方法制、政党及群众组织、世界历史、电力工业、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公路与水路运输、中等教育、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水产和渔业、档案及博物馆、公安、新闻与传媒、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交通运输经济、投资等学科领域的。

3.关于东江文明的研究层次、档次分类

调查表明,关于东江文明的基础性研究较多,但既有人文社会方面的研究,也有自热科学方面的研究,研究档次总体不高。

研究层次方面,其中关于基础研究(社科)的有231篇,研究行业指导(社科)的有120篇,关于政策研究(社科)的有119篇,研究工程技术(自科)的有100篇,研究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的有83篇,研究行业技术指导(自科)的有41篇,研究文艺作品的有23篇,研究大众文化的有21篇,研究大众科普的有10篇,此外还有少数关于政策研究(自科)、政报、公报、公告、文告、职业指导(社科)、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高级科普(社科)、专业实用技术(自科)、经济信息、高级科普(自科)等层次的研究。

研究档次方面,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8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开放课题基金1项、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开放课题基金1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1项、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1项、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其他未列入本表的研究大多是研究档次不高或非任何基金项目。

4.关于东江文明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学者关于东江文明的研究内容主要有:

(1)东江文化研究。高钟在其撰写的《东江文化的特色与形成》一文中提到,东江文化,即广州以东之珠江流域特有之文化。东江文化是在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古越文化与中原移民,特别是唐宋之际从中原南下的客家移民文化相融合的结果。

(2)东江革命研究。肖红松、杨学新在《挖掘东江革命文化内涵,推进东江文化研究》一文中深入挖掘东江根据地革命文化内涵之重要意义,深刻探析了东江根据地文化之内涵,认为东江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特殊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阶段文化。张卫波、王瑞在《东江文化与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传统》一文中分析了影响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区域文化因素,深入剖析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以及东江革命历史传统对东江文化的丰富与发展问题。他们认为中国自近代以来,区域社会文化发展极为不平衡。这一国情要求无论是从事革命,还是进行建设,不仅要考虑全国的形势和时代的发展,而且必须要考虑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

(3)东江资源保护研究。胡卡等人在《江西东江源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一文中认为,地处江西省东南边陲武夷山南缘的东江源保护区,是珠江的第三大支流——东江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状况不仅影响江西的生态环境质量,更直接关系到粤港地区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文阐述了东江源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

(4)东江流域经济发展研究。叶岱夫在《广东东江流域文化地理研究与区域经济展望》一文中研究和探讨了广东东江流域地域文化类型的形成、演化过程与文化地理特点,认为东江流域文化对城市经济、生态经济、经济生长点作用重大。丁宁、李佳鸿在《东江流域经济梯度差异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一文中通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东江流域经济差异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东江流域经济梯度差异的成因有地理差异因素、环境容量、政策因素、经济发展基础等方面。他提出要推动产业转移双向选择、创新生态补偿机制、转变政绩观念和建立健全流域合作机制,从而解决东江流域存在的显著梯度经济差异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

(5)东江文明的其他研究。东江文明的其他研究还包括桥梁建设、道路规划、水利工程、物种保护等等,这里不再一一介绍。

二、东江文明起源地研究现状及观点

1.东江文明起源地研究现状

麻国庆认为,我国目前在对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文明研究比较多,在广东省内,学术界也大多把精力放在北江、西江文明的研究上,东江流域文明的研究相对欠缺,而对东江文明起源地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研究数量极少、成果空白。课题组在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东江文明起源地”进行搜索,得出的检测结果是零,也就是说即使学者对东江文明起源地进行研究,但也还未形成正式的成果公开发表;而在百度等门户网站进行搜索,查阅到的文章资料也少得可怜,有价值的更是不多。

(2)研究观点迥异、众说纷纭。目前学者的研究有的认为东江文明是河源龙川县地区,有的认为是河源和平县地区。有的认为是博罗县一带,有的认为是惠州地区,也有的认为是江西一带,等等。

(3)研究暂无定论、论据不足。从目前学界少有的关于东江文明起源地的研究及其观点中可见,由于缺乏深入的研究,找不到充分、可信、科学的史料论证材料等,学者们也只能是根据目前的证据链条发表看法,尚无学者敢断定东江文明起源地就是某一个地方。这一方面体现了学者研究的严谨性和责任心,同时也告诉我们关于东江文明起源地的研究责任还很重大,道路还很艰巨和遥远。

2.东江文明起源地研究观点

(1)观点一——龙川县。中山大学杨鹤书教授在《发轫于龙川县的东江文明》一文中认为,东江的历史像东江一样源远流长,东江文明始于秦朝中央政府对岭南的开发,东江文明始于龙川县的建立。作为东江文明标志的龙川县的建立,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事件,这事发生在两千多年以前,比起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城市的历史都要早得多。这是足以使我们包括龙川和整个东江人民引为骄傲和自豪的。东江文明是客家先民建立起来的,就像后来说起东江人就是客家人一样,其绵延后代发展起来的当然就是东江客家文明。

(2)观点二——和平县。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人类学系主任麻国庆教授认为,根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代表东江文明的古遗址,在河源地区共138处,惠州、东莞、深圳分别有10余处。而在河原地区,和平县被确认的代表性古遗址就有116处,其中标识东江文明起源的早期古遗址占了95%的比例,在东江流域范围位列前茅。几千年来,东江文化在和平没有间断地孕育与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平地处东江源头,分布了最为丰富的代表东江文明的文物资源,因此,被称为东江文明发祥地具有坚实的资源优势和理论基础。

(3)观点三——博罗县。之所以有学者认为博罗县是东江文明的起源地,主要是因为其为千年古城,有深厚的文明文化底蕴。曾经编撰了《罗阳史话》的博罗县退休干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李鹏认为,自古有云:无水不东流。而东江恰恰是一条由东往西流的“逆水”,这在道教的概念里是弥为珍贵的,因此,依附东江之上的神话传说自然少不了。在这些神话传说中,最为传奇且深入民心的,恐怕是“有浮山自会稽来傅于罗山,故置傅罗县”了。在东江的干流上,有两个置县已2 000多年历史的古城,龙川是其中一个,另一个就是披着神秘面纱的傅罗县(现博罗县)了。据民国版《博罗县志》记载,傅罗建县于秦汉时期,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修地理志时,“始写傅罗为博罗”。 从此,“博罗”之名才出现在中国的郡县行列中。

(4)观点四——惠州。在广东惠州举行的国内首届东江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惠州市政协副主席许玩宏说,中华文明的发展要靠文化“软实力”来支撑,惠州早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一直以来都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享有“岭南名郡”和“粤东门户”之称。惠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既有深厚的民俗文化积淀,也有光荣的革命文化传统。惠州在挖掘与提升东江文化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很多学者也认为东江文明起源地应该就在惠州。很多专家学者对东江沿岸发展起来的东江、东纵、东樵、东坡等“新四东文化”和惠东渔歌、东江麒麟舞、客家山歌艺术等进行了深度探讨,一致认为惠州的东江文明颇为丰厚。

(5)观点五——其他。东江水的发源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桠髻钵山。也有争议是在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三百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安远县东南部边境,是安远县东南边境诸山峰的合称。有学者认为东江文明起源地是江西的寻乌。这是从地理及历史革命的角度分析的。寻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端,居赣、闽、粤三省接壤处,东邻福建省武平县、广东省平远县,南接广东省兴宁市、龙川县,西毗安远县、定南县,北连会昌县,是东江水的源头;同时寻乌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故土,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从事过伟大的革命实践,毛泽东同志在寻乌写下了《寻乌调查》,因此寻乌也是具有革命历史文明之地。

三、龙川县——东江文明起源地的依据分析

纵观诸多学者的观点和史料,笔者认为:龙川县作为东江文明的起源地当之无愧,而且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如下:

1.龙川地缘

作为广东省重要的四大水系之一,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的桠髻钵山,水源区主要包括寻乌、安远、定南三县,上游通常称为寻乌水,而在广东省的龙川县合河坝与安远水汇合后才称之为东江。因此,真正的东江是从龙川开始的。

东江的流向基本上是自东北向西南流入的,其流经广东的地区包括龙川、河源、紫金、惠阳、博罗、东莞等县市,最终注入狮子洋。整个东江水干流全长562公里,这其中包括在江西省境内长度127公里,广东省境内435公里,平均坡降为0.35‰。流域总面积35 340平方公里,其中广东省境内31 840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90%。

东江在龙川县流域面积2 260.41平方公里,流长165公里。寻乌水流经龙川上坪、麻布岗、岩镇、新田、赤光;安远水经江西定南后,流经龙川县的细坳、贝岭、郑马。两支流汇合于龙川枫树坝库区再流经黎咀、黄石、东水(和平)、四都、丰稔、附城、老隆、佗城等区镇,在佗城胜利村虎头岗注入河源。

同时,众所周知,古龙川在建制上还是合并和平、龙川、博罗、兴宁、定南等地的老城。从这一点而言,真正的东江是从龙川开始的,而且龙川占据了广东境内东江流域的38%。这充分说明了就地理位置上而言,龙川是东江的起源地。

2.龙川历史

东江历史悠久,就像东江一样源远流长。广东东江流域很早就有人类生活。龙川县的紫市镇坪岭头、九龙岗,登云镇的鲤鱼山,龙母镇的龙母墟,佗城镇的坑子里、牛背岭、佛子哥,丰稔镇的牛角塘下层,黄布镇的龙身正,车田镇的大岭墩,附城镇的龙台山,河源市新龙回乡的龙祖山,船塘镇的鸡公山,上莞镇的园墩岭、江下山以及兴宁、五华、和平等县的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时代的遗址,除出土许多夹沙粗陶及各式印纹陶片、陶纺轮、陶豆、陶罐、陶钵、陶壶等陶器外,还出土大量的石斧、石刀、刀镞等渔猎工具和石锛、石刀、石凿、石锄等农业工具和手工业工具。说明那时居住在东江一带的人们共同体已从渔猎生产逐步转向农业生产。

龙川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始置龙川县,是中国保留最古县名的县份之一。旧治龙川城(今佗城)是最早的龙川故城,自秦至民国,为县或州治所,南汉刘砻时,移循州治于此,州县并存达四百余年,为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素有岭南古城之称。

3.龙川文明

文明应是一种社会进步的状态。社会要脱离原始状态进入文明社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犁耕农业的发展和工商业出现;二是人口增加和社会发生分化,阶层和阶级的出现;三是文字的使用和文教、科学、艺术的出现;四是设防城市的建立,国家机器的出现。近代文明则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龙川县的建立,完全符合这四个条件,故龙川县在历史上的出现,意味着广东东江地区原始状态的结束,标志着东江文明社会的开端,因之可以说龙川是东江文明的灯塔,引导着东江地区逐步走向历史的新阶段。

4.佗城文明的影响力

东江文明始于秦朝中央政府对岭南的开发。东江文明始于龙川县的建立。《史记·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遣将王前羽南征楚国、百粤,悉定其地。《史记·始皇本纪》说: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这时的主将是任嚣和赵佗。平定南越后,又谪徙民五十万戍五岭。秦命任嚣为南海尉,兼管三郡。南海尉下属县,为龙川,任赵佗为龙川县令,至秦亡,赵佗自立南越武王止,他亲自在龙川经略了六年。即他在“与百越杂处”,“和辑百越”初期的十三年中,有六年是在东江度过的。

秦置龙川县和赵佗为龙川令,促进了以龙川县命名的东江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兴修水利,发展东江地区的南方稻作农业生产。第二,龙川县的建立,为东江地区建起中原移民基地,为客家先民及以后的客家人立足和发展壮大于这片土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赵佗建龙川县,在东江地区,传扬中原汉文化,以先进文化融合了当地的少数民族,为民族团结立下优良传统。第四,龙川城的建立。龙川城是整个东江第一城。该城的建立标志着整个东江地区脱离了原始的史前状态,进入了文明时期。赵佗建制时选择佗城,正是基于龙川深邃的文明文化底蕴。

5.龙川古文物

龙川的古文物颇多,这也是足以证明其作为文明起源地的理由之一。佗城因为历史悠久,古城人文荟萃,古迹文物众多,底蕴十分丰厚。现存有百家祠堂39个,姓氏统计有179个。现已确认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坑子里遗址、正相塔),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学宫、大成殿、越王井、越王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1991年,佗城为广东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的全省12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6.龙川是客家文化的起源地

东江文明是客家先民建立起来的,就像后来说起东江人就是客家人一样,其绵延后代发展起来的当然就是东江客家文明。

客家的形成在梅州,而客家的起源在龙川。龙川在秦朝就置县,是岭南第一县,比番禺建县还早,县治在今佗城镇,辖地甚宽。据史料考证,秦朝龙川县辖地涉及当今的河源市各县,还涉及到当今汕尾市的海丰、陆丰、惠东,韶关市的新丰,梅州市的五华、兴宁、丰顺,江西省的寻乌、龙南、定南等地方,这些地方都是客家人住的地方。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它说明古龙川与客家人有着密切的历史关系。

特殊的历史条件使古龙川成为客家的起源之地。因为,战国时期古龙川之地属楚,楚灭之后,古龙川已属秦地,应属平稳之地。这种特殊情况,为客家人在这里产生创造了条件。古龙川在南越完全平定时已属平稳之地,已不需要这里的驻军及其家属“以实充县”,所以,他们基本上是以军营为生活圈的,语言和生活习惯都无需与当地人同化,也不会被当地土著人所同化,仍然会保留着中原人的语言特点和生活习惯。因此,驻龙川的秦朝将士戌卒及其家属能成为客家的先民,龙川能成为客家人的起源之地。

四、结论

东江文明作为我国社会文明的一部分,尤其是作为珠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江文明的研究有利于深入挖掘历史文明文化,而关于东江文明起源地的探究则有利于厘清历史文明的根源,对更深入、更全面地开展相关研究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肖红松,杨学新.挖掘东江革命文化内涵推进东江文化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10(4):17 .

[2]张卫波,王瑞.东江文化与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传统[J].惠州学院学报,2010(2):34.

[3]丁宁,李佳鸿.东江流域经济梯度差异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0(11):21.

[4]高钟.东江文化的特色与形成[J].惠州学院学报,2010(4):25.

[5]杨鹤书.发轫于龙川县的东江文明[EB/OL].河源网,http://www.heyuan.cn/xw/20090727/33981.htm.

[6]叶岱夫.广东东江流域文化地理研究与区域经济展望[J].人文地理,1998(12):61.

[7]胡卡,等.江西东江源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J].江西科学,2013(12):33.

[8]和平县委宣传部.专家称和平是东江文明发源地[EB/OL].和平政府网,http://www.heping.gov.cn/Item.aspx?id=31982.

收稿日期:2015-01-27

基金项目: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东江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Hysk14z06)

作者简介:戴春平(1970-),男,广东河源人,教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K8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9X(2015)02-0083-05

NewViewsontheOriginofDongjiangRiverCivilization

DAIChunping1, LIAO Yuanbing2

(1.IdeologyandPoliticsDepartment,Heyu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Heyuan,Guangdong517000;

2.SchoolofBusinessAdministration,Heyu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Heyuan,Guangdong517000,China)

Abstract:The Dongjiang River is an important tributary of the Pearl River, Dongjiang River civ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earl River civilization.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 on the origin of Dongjiang River civilization has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of domestic scholars. But generally the findings are not rich, research views not unified, and very controversial. From the evidence of historical and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cultural custom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the new views that the origin of Dongjiang River civilization lies in Longchuan, Heyuan is obviously reasonable.

Key words:Dongjiang River civilization; the origin; exploration; Longchuan civilization

猜你喜欢
起源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圣诞节的起源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奥运会的起源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你知道宇宙的 起源吗?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