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疗法在阑尾炎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

2015-12-26 09:18练镇飑周仁实彭荣胄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液化阑尾炎微波

练镇飑,项 华,周仁实,彭荣胄

阳春市人民医院,广东 阳春 529600

腹部手术后感染及脂肪液化是临床上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术后康复,不仅使住院时间延长及住院费用增加,还造成患者情绪焦虑,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响应“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早期使用物理学治疗方法,以减少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其中,微波疗法就是广泛使用的物理疗法之一[1]。笔者收集在我院住院的阑尾炎手术患者56例,经微波疗法治疗,效果满意,达到术后快速康复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11月在我院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年龄51.54±6.19岁,男性31例,女性21例,;对照组46例,年龄52.15±5.73岁,男性26例,女性20例。入选标准:(1)神志清楚;(2)符合阑尾炎的诊断标准;(3)术后24 h;(4)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5)无肺部感染或其它不明原因的发热。排除标准:(1)严重认知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2)安装有心脏起搏器,或身体其它部位有金属异物;(3)活动性结核;(4)出血倾向;(5)对热不敏感;(6)孕妇;(7)原发性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本治疗已征求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常规护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切口常规换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三维立体微波治疗仪(日本欧技技研公司ME-8250型)于术后24 h行腹部微波热疗,治疗处方:功率50~80 W,辐射器距伤口10 cm高度,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宜,照射范围在切口周15 cm内,20 min/次,2次/d。记录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腹胀程度、切口疼痛及应用镇痛剂例数、切口脂肪液化及感染情况等相关并发症。

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治疗组患者腹胀、切口疼痛、应用镇痛药物、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时间资料的比较(h/d)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微波疗法是应用微波热疗技术原理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即在微波电场的作用下生物体内发生内摩擦而使机体组织升温,引起组织的生理和病理反应,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营养物质和氧等供给增加,降低了毛细血管内压,加速水肿吸收,刺激中性粒细胞聚集及增殖,提高其吞噬能力,促进炎症致痛物质和代谢产物得到及时的移除,最终致使炎症病理过程逆转,提高组织再生能力、增强新陈代谢和机体免疫力、并达到解痉及止痛等功效[2-4]。大量研究表明微波热疗对消化系统的运动、分泌、吸收功能都具有较为明显的调节作用和损伤修复作用,在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有独特优势,可减轻胃肠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缓解内脏功能障碍导致的疼痛及切口疼痛[1,5]。

阑尾炎手术后如何尽快恢复肠道蠕动,促进腹腔中残存液体尽快吸收是术后康复的关键问题。物理治疗具有促进组织水肿和炎症消退、残存液体尽快吸收、修复组织、恢复肠道功能及止痛等作用[1]。本次研究治疗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例数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表明微波热疗具有调节消化系统运动、分泌及吸收功能,修复消化系统损伤,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轻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缓解肠道功能障碍导致的疼痛,对器官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1,2]。

肠道外科手术切口的好坏对手术成败影响很大,切口不能愈合,不仅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还造成精神上的痛苦[2]。术后切口感染是普外科消化道手术患者在手术结束之后的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会引发患者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结直肠限期手术术后感染率甚至可高达40%,术后的切口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4]。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主要是与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合并糖尿病或恶性肿瘤、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且感染菌群以肠道内源性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及厌氧菌多重混合感染为主。因此,预防细菌污染切口、切断细菌生长繁殖的各个环节是防止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目前,手术后切口处理均普遍以消毒、换药为主,出现切口感染或积液时多采用及时切开引流的方式,预防、治疗术后切口感染的方法较为单一。微波治疗为术后阶段预防切口感染提供了较好的方法[6]。本次研究治疗组切口疼痛例数、应用镇痛药例数、切口感染例数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再次表明微波不仅具有解痉、止痛、消炎等功效,还可加速切口愈合,从而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

切口脂肪液化是指伤口裂开,局部淡血性渗出物及淡黄色水样渗出液,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分泌物培养无细菌生长[6-11]。导致切口脂肪液化的因素较多,包括肥胖、糖尿病、贫血、术后营养不良、手术时间延长、术后咳嗽、电刀和电凝等,其中脂肪组织血液循环受破坏、各种机械刺激氧化分解可能是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机制。脂肪液化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并及时引流出切口内液化的脂肪,主要方法包括切口光疗、改善脂肪组织血供和液化化脂肪及渗液的吸收、中药、胰岛素及微波等[3,5]。对于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以往的常规处理方式为挤压切口的渗出液,增加更换敷贴的频率,但是效果不甚明显[5]。本次研究治疗组切口脂肪液化例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表明微波照射对减少脂肪液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因此,微波疗法作为阑尾炎术后康复的补充措施,具有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应激反应、促进炎症吸收、降低并发症发生、减轻切口疼痛、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和缩短住院时间等功效,并具有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的优势,可明显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韩 伟,颜 冰,孙 兴,等.胃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联合微波优化设计方案的临床应用[J].广西医学,2012,34(10):1287-90.

[2]谢丽娟,韩 伟.微波热疗对胃肠道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2013,26(5):226-7.

[3]闫 妍.微波照射治疗妇产科腹部术后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1):35-6.

[4]王希罕,廖 刚.微波治疗仪对结直肠癌手术腹部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29):496-7.

[5]蒲继明,张延玲.中药联合微波治疗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5):3958-9.

[6]易小龙,于红春,张桂萍,等.微波治疗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42):84-5.

[7]曹兆飞,16例患者误诊为阑尾炎而手术的临床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128-9.

[8]于 杰,梁 萍,于晓玲,等.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脾肿瘤的疗效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3):333-7.

[9]张培培,颜 伟,曾 智,等.急性阑尾炎患者白细胞分类计数诊断价值及验证[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2):306-8.

[10]张振武,李 杰,苏红革,等.急性阑尾炎婴幼儿血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测定[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5(4):840-1.

[11]黄党生,韩 溟,谢 扬,等.血液炎症标记物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意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8):1154-6.

猜你喜欢
液化阑尾炎微波
为什么
辨析汽化和液化
一种USB 接口的微波开关控制器设计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
微波冷笑话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煤的液化原理及应用现状
天然气液化厂不达产的改进方案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单纯急性阑尾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