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体育院系术科教学质量何以堪忧——术科普修课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可行性研究

2015-12-28 08:39徐大成
山东体育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术科选修课多元智能

高师体育院系术科教学质量何以堪忧
——术科普修课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可行性研究

徐大成

(内蒙古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 内蒙古 通辽028000)

摘要:近年来,高等体育院系办学条件与环境已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教师的工资、奖金、课时费等已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术科普修课的教学质量并未因为这些条件的变化而随之提高,反而日趋呈现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态势,其表现为:准备部分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想当年”、教学组织低效、教学时间与精力投入不足、错误技术归因有偏误、教学研究走偏。解决的途径为: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实行真正意义的“选项课”;听评课制度化与科学化;术科教师运动技术、技能大比武;术科教师自身学习能力形成是最好的授课方式;术科教师把教学活动做为应然的生活常态。

关键词:多元智能;归因理论;选修课;术科

中图分类号:G807.4

收稿日期:2015-03-1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

作者简介:徐大成(1980-),男,内蒙古海拉尔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理论。

Feasibility study of promoting the efficiency in teaching technical courses for sports 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XU Da-cheng

(SchoolofP.E.,InnerMongoliaUniversityfortheNationalities,Tongliao028000,InnerMongolia,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onditions of sports 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have been improved largely, and the salaries, bonuses and class fees have been raised significantly, but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general sports technical courses hasn't risen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se conditions, rather it has a declining trend, manifested as: Form of preparing lessons is monotonous; teaching method is often out of style; teaching organization is inefficient; devotion of time and effort to teaching is inadequate; teaching is vulnerable; teaching research is deviated. The solutions are given as follows: To conduct the "elective clas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to make the observation and evaluation of lessons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to carry out fierce competitions of sports technology and skills among teachers;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learning ability is the best teaching wa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take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s the orientation of delighted life.

Key words:multiple intelligence; attribution theory; elective courses; teachers learning

通过对2009-2013年间发表在16种体育类核心期刊上的18 926篇论文的统计发现,研究高等体育院系术科教学质量的论文为291篇,占总数的1.59%。大学体育教师几乎人人都必须进行实践教学,但从论文的发表情况来看真正从事教学研究的教师比例却很少,尤其是研究术科教学比例的教师相对更少。由于大学术科的教学效果基本没有严格的量化评价标准,更多的教师都是靠着多年的经验与惯性循规蹈矩地完成教学任务。除此之外,在我国,体育院系大多分布于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之中,其总数为150多个(当前我国独立的专业体育学院仅有15所),学校从总体上制定的术科教学评价标准都是依据其他专业的标准来执行的,很少有院校能从专业的特殊性角度来考虑体育专业术科教学的特点与规律,制度的缺失、教师自身的惰性与习惯使得术科教学出现了普遍性的形式化与低效化现象。多数术科普修课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学生人数达不到技术评价标准的情况相对较多,面对教学效果普遍不佳的现状,我们是否应反思,除了学生的因素外,是否应从教师自身方面去探寻破解之道?当前高等体育院系术科教学质量严重下滑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这个问题的存在,而在于有没有真正地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只要问题的警钟在不断敲响,就意味着振兴的号角正在吹响。

1当前高等体育院系术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准备部分流于形式、目标单一

目前大部分的术科教学模式仍采用的是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组织形式,一节课的时间为90 min,准备部分占20~25 min,在一节课中的比例约为1/4左右,合理的准备活动能使人体温升高,也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克服内脏器官惰性、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协调指挥能力,预防伤害事故发生。同时还能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良好的体态,发展一般的专项体能,不断为运动技术、技能的提高做相应准备,为此,准备部分的组织至关重要。

而当前很多术科教师对于术科教学的准备部分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如何更好地为基本部分做好准备或防止运动损伤的层面上,如多数准备部分还是停留在慢跑热身、压腿、踢腿、徒手操、行进间徒手操与游戏等一些一成不变、固守成法的前期模式,例如热身慢跑总是绕操场慢跑或场地慢跑,形式单一;徒手操总是固定地做几节,很少科学地根据上肢、肩胸、下肢、腰腹等全身的顺序与离人体心脏较远的四肢动作进行动作的安排,甚至把整理运动也放在徒手操里充数;各个运动项目徒手操雷同现象较为严重,用体操动作代替非常普遍,并没有形成各个运动项目的专项徒手操与专项特色;而游戏的选择上大部分比较盲目,游戏的选择甚至与课的主要内容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单纯地为了游戏而游戏,虽然花样繁多,但却只起到了趣味性的目的,没有达到通过游戏来弥补学生运动技术和能力上不足的效果;还有一些项目的准备活动是组织学生踢足球或打篮球,这极易造成运动损伤,是极为不科学的,不但不能起到预防伤病的作用,反而加大了运动损伤的可能性;更有甚者,有些教师并不是由自己亲自组织准备活动,而是由学生代劳,教师的解释是锻炼学生,而且在准备活动进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教师也很少进行纠正,有学生替教师上课之嫌。长此以往,不但教师的教学激情消耗殆尽,学生更是对这种简单、机械化的“准备活动”兴趣缺乏、消极怠工,这些都给术科教学以及学生准备活动能力的培养带来负面影响。

1.2教学方法常规且缺乏深入细致研究

当前多数术科教师采用的常规性教学方法是教师先对技术动作进行描述与讲解,然后由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最后教师对学生产生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这样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导致了术科教学普遍缺乏个性,模式化、机械化、平淡化成为教学活动的常态,但更多的是表现在教师对于术科教学的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抱着陈旧过时的理论和自身的经验开展教学,虽也能中规中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这种缺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却只能是望尘莫及。术科教师的教学方法最忌讳的就是教师“匠气有余,灵气不足”。由于意识不到教学方法创新的实践意义,除去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外,假如教师对于现在所依循的教学方法简单重复基本正确尚可,如果对于动作技术的理解和运用稍有差池,那么对于学生的误导无疑是巨大的。

如果术科教师的授课都是按技术描述、学生练习、纠正错误三个环节周而复始,那么很多人都可以来完成此项工作,退役的优秀运动员、社会上各种体育特长班的教练都能担任大学体育教师,研究、创造、学历等基本素养对于体育院系教师也就无足轻重了。往往很多教师习惯于借鉴他人的经验,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喜欢从其指导教师或同事那里直接获得一些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如不力求理解其方法内在的思想以及由思想转化成方法的真实过程与机制的话,久而久之,这样的术科教学就会变成他人教学模式的翻版,这样的教师也就成为教学的机器而不是一个真正的拓荒者[1]。如不改变,那么体育院系术科教学就会变成刚开始时是承袭他人,到后来重复自己的一种机械运动。

1.3术科教学普遍存在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教学组织

1)低效的教学环节:如点名制。学校要求每节课都进行点名来统计学生的出勤情况,虽然只有2~3分钟,但对于一学期几十学时的课程而言,也算是较大的课时损耗;2)无效的队列队形调动、准备活动内容、场地器材布置、游戏穿插等教学形式;3)教学重点不突出:术科教学中各个项目关键技术环节突破的教学手段略显匮乏与研究不足,如跳高的背弓、铅球的滑步、足球的颠球、排球的扣球、篮球的投篮等技术,这些技术动作都是各个项目的核心技术,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到位,对于后续动作的学习与兴趣的提升便会大打折扣;4)各技术环节衔接与过度不合理。即,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个技术环节还没有真正掌握之后就过渡到下一个技术环节的学习,最后在完整技术教授完成之后再针对细节进行改进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5)过多盲目的教学比赛。例如:教师在球类教学中总喜欢用模拟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花时间去规范基本的技术动作,尤其是在基本技术学习的初级阶段,过多的模拟比赛会让师生忽视基本技术动作的强化,这对于技术练习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强化规范性技术的实效性,又可以破坏已经形成的规范性动作,除此之外,不成熟的教学比赛也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耽误正常的技术学练;6)教师的隐形低效。备课不充分,或根本不备课,上课混时间;教课表现为冷漠无情、枯燥乏味地教,使学生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正是这种麻木感,阻隔着教师们积极自觉地开展教学反思,消蚀着他们变革教学行为的勇气,容忍并合理化着各种教学问题的存在,从而限制了学生运动技术的学习与积极性的提升。

1.4术科教学时间与精力投入不足,又缺乏必要的培训,更多的是“想当年”的复制与模仿

术科教师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累积与实践会慢慢构建起属于自己的“舒适地带”。很多教师会习惯于自己熟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成为自身教学的精神依托与自信保障。由于没有升学和成绩的压力,术科成绩自行评定,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自我感觉良好,其教学的改革动力便会渐行渐弱,职业倦怠感渐行渐强。甚至有些青年教师任教几年之后连课都不备便直接上课堂,现在这种情况在术科教学中屡见不鲜,另外,教师评价制度如轻教学、重科研的导向对多数教师轻视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由于高等体育院系的工资水平总体偏低,多数教师面临着购房、买车、子女上学与供养老人等多重生活压力,不得不通过第二职业或校外兼职或从事各种体育培训班来改善生计,这就无形中占据了教师为教学准备和积累的时间。

在一些体育院校,有一部分青年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术科教学方法训练,或者本科是主修其他专业,或者本科主修运动训练专业,但拿了硕士或博士学位后直接进入术科教学课堂,研究生、博士学习期间主要是进行科研能力的训练,教学方法与技巧的训练几乎很少,而工作之后学校组织的职前培训与试讲大都流于形式。至于怎样备课,怎样运用教学方法有效地指导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长时间的有针对性培训,完全靠自己去摸索。大多数高校术科教学有着典型的继承或复制倾向,通常来讲,就是不变通地照搬大学时期术科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去思考如何因材施教地教学、不去思考如何改进曾经的所学所练,只是依循着“想当年”,其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由此看来,一些大学教师当下的固步自封或闭门造车的想法与做法直接影响或决定着所教学生以后将如何教授他们的学生。

1.5教师对教学中学生所出现错误的运动技术缺乏辩证地看待且归因有误

教师在术科教学活动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学练运动技术的过程中经常会犯一些典型的错误,虽然教师也对其不断地纠正,但在日后的学练中学生还会反复地出现这样的错误,由于这样的现象时常发生,已然成为教学的常态,常常困扰着教师,甚至有些教师抱怨学生太“笨”了,进而对学生进行训斥,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自信,不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激情。事实上,术科教学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出现错误的技术动作是不可避免的,但错误技术具有双面性,教师如何认识错误,采取怎样的处理方式,决定了教学中的错误是成为教学的“羁绊”还是教学的“资源”。而学生学练技术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非但不可以成为教师唯恐避之不及的部分,反而要将其作为一种亟待开发的宝贵教学资源来看待,因此,教师要对出现错误技术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宽容与接纳,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创造条件让错误向正确转化。

现实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由于归因不当,使学生对教师的水平与威信产生了怀疑,更为糟糕的是伴随着不当的教学归因可能使这部分学生失去了继续学习运动技术的动力与自尊心。实际上,只要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身体上没有障碍,技术学练过程中的错误动作的存在多是暂时的。遗憾的是很多教师以教学进度为缘由把学生在技术学练过程中出现的暂时错误或视而不见,或搁置一旁,放任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而不及时纠正,这不仅仅是教育策略与教育智慧的问题,还要涉及到教师的职业操守问题。

1.6教学研究方向的走偏导致教学论文很难发表于体育类核心期刊

根据对体育类核心期刊术科类教学论文的统计得出(见表1):从2009年至2013年呈逐年递减之势,不但术科教学论文的比例很小而且数量更是少的可怜(仅31篇)。针对当前国内高等体育院系术科教师的庞大数量而言,这个数字也说明了真正进行教学研究的教师也是凤毛麟角。但不乏有这样的情况:虽然有些术科教师也的确进行着教学研究,但在研究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术科教师的教学研究脱离教学实践,一味地钻研教学理论或文献资料,这样的高屋建瓴式的研究会如无本之木,离教学会越来越远,这是教学研究的一个误区,在青年教师的教学论文研究中较为明显。如很多青年教师的教学论文通篇几乎都是文献资料的链接与堆砌,少有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教学理论来研究问题、说明问题;二是教师虽然是研究教学,但并不是真正地关注教学问题,而是习惯于运用各种当前流行的理论与时下时髦的概念进行投机性研究,常常是以理论生搬硬套在问题上,而非用理论恰当地指导教学中的问题。作为术科教学研究者,不仅要有理论智慧,还要有切己体察的实践智慧;不仅要有融会贯通的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还要有驾驭这种智慧的德性和学术人格”[2]。

表1 2009-2013年16种体育类核心期刊刊发论文统计

2术科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与路径选择

2.1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依据自身的特点与兴趣爱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选项课”

当今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普修课教学主要实行的是“大统一”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把学校开设的所有的运动项目都学到,由于课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分担到每个项目的授课学时相对较少,这样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对每个项目了解个皮毛而已,之后便草草结业。这样的模式使得多数学生对运动项目的掌握是样样通、样样松的状态。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这样的术科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八种智能结构,而且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如果用一种模式、一种标准去培养学生,则很难获得圆满的效果。体育教学必须强调发展“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于从事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所需要的运动智能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弹跳、灵敏、平衡、柔韧、协调、节奏、身高、体重以及时空感觉、运动知觉、本体感觉等多种从事运动所需要的能力,而往往我们所学的运动项目只注重力量、速度与耐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提高。

“多元智能”作为教学理论,为体育院系的学生提供了各个运动项目学习的切入点,原来统一的普修课的学习使很多学生失去了自信,而术科普修课实行真正的选项上课,可以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特点与兴趣来学习运动技术、技能与运动知识。还有些人认为在大一与大二开设所有项目的普修课的目的是为了大三的专选做准备,可是这样的准备在仅有4年的学制中未免代价太大,更何况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已经接触过体育了,甚至部分同学已经有了几年的运动经历,对运动项目的了解与选择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认知。

这种真正意义的选项课是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培养规律,为学生的成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在其强项领域的技能,也会大大减少他们在弱项上所遭受的挫折和浪费的时间;这种选项课程模式把重心放在了知识和技能的深入发展上,其意图就是贯彻“少即多”的原则,强调核心课程的教学。为此,需要放弃以往的“浏览式学习”普修课的授课策略,以便学生对所学的运动技术有深入的理解。在这种涉及面较窄的深入型课程中,多元智能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用来指导教学的重要原理。

2.2教学管理部门使听课、评课制度化与科学化

1)同行间的听评课: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评课其本质是大学教学活动的同行评议。接受同行的听课不仅体现出授课教师虚怀若谷的开放精神,也是大学体育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应具有的常规性的义务与责任。对于听课教师来讲,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达到拓展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2)随堂听课或“推门听课”:“推门听课”就是不预先通知被听课者,所以听课者看到的教学状况是真实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展现的不是为了比赛或公开课而提前彩排过的,而是真实的教学状态,是教师教学水平的真正体现;3)示范性公开观摩课:本院系的教学名师或骨干教师经历了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并已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总结并推广他们的经验,这些都对其他教师起着榜样示范的作用。尤其是教学名师的工作热情与研究精神更容易感染启发其他的教师,促进他们以更大的热情与乐趣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4)教学管理者听课:分管教学的院长、教研室主任、教学督导等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课堂可以发现教师教学中的优缺点,这些于被听课者而言可以无则加勉,有则改之,可以检查教师是否按正常教学秩序组织教学,进而从整体把握教学改革的主动权。

在评课中存在着较低水平的评课者点评较高水平的授课者的现象,其评课就是“盲人摸象”,甚至是“庸医疗患”。因此,评课者也需要进行前期的相关研究,具备与授课者进行同等交流的平台,在评课时才不会说“外行话”[3];在评课时有时出现冷场的情况可以事先安排重点发言人来打破破僵局,营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良好评课氛围;有时为避免评课者未能充分理解授课者的讲课意图,可以采取“答辩”的方式进行评课,让授课人先进行说课,陈述自己的教学理念,课堂设计环节等,然后听课教师对其进行提问,从而达到“言授课者所思,讲授课者所想”的评课效果。

2.3体育院系术科教师运动技术、技能大比武

运动技术不仅是体育专业学生所要掌握的必要技能,更应是教师驾轻就熟的必备技能,然而,现实中往往会存在着教师运动技能减退的现象,尤其是新任教师在工作几年之后,初步掌握了术科运动技术、技能之后,感觉自己对教学工作游刃有余,在没有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往往会在教学工作中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加之人惰性感的存在,无疑会影响到术科教师的工作态度与热情,不进则退,运动技术也因此呈现下滑的趋势。由此,有必要采取术科教师之间的运动技术、技能大比武的方法,来督促和强化教师的术科技能。教师间的术科比武不仅能提高运动技术、技能的标准,而且还会进一步加强技术的标准并且细化标准。具体的做法是:请专家做评委,根据运动项目制定评分细则,其中技术评定占到70%、运动成绩占到30%,所有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对年龄稍大的教师可适当降低标准。除此之外,可以将这种比拼作为评奖、职称晋级的标准进行参考,进而形成一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竞争的有助于专业技能提升的大环境。

通过术科教师运动技术、技能相互比拼的方式,可以使得教师们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不断练习、提升自身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获得更多的运动技能的感悟,还可以在比赛时通过专家、评委的精心点评了解自己的问题与缺点,经过多次的准备与参加比赛可以使青年教师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因此,有利于建立起一套系统、科学、规范的高校术科体育教师的运动技术、技能大比武的基本功比赛模式及评估体系,是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培养青年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确保高等体育院系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措施与保障。

2.4教师学习能力的养成成为体育教师最好的授课方式

纵观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国家曾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学历的提升、专业化的培训、改革师范教育、改革课程与教学、提高经济待遇等,进而又出现了教师职后培训的方式来进行教育理念与知识的灌输和以提升人格、情感、智能为内容的全面教育。一系列的措施与方法能否让教师有真正的变化还有待商榷,因此发展教师自主性学习与个性化学习是教师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体育教师习惯于倾尽全力地改造学生,希望把他们打造成心目中理想的模板。但教师可能从未思考过,我们心目中固有的标准是不是需要真正改变?也许我们自身的改变可能更为重要且更为迫切。“学会如何学习”,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教师学习和探究教学科学和艺术的兴趣,使教学本身洋溢着创造的氛围,这就为教学价值的创造赋予了新的内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学习兴趣的养成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教师身体力行与以身作则的示范必然深刻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品格,会使学生的泛化模仿成为自然,这是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关键就在于体育教师能否以学习文化研究者和榜样学习者的姿态使这样一种学习在自己身上成为一种习惯,所以,“我们做体育教师的人,更需要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术科教学之乐而无术科教学之苦”。

2.5体育院系术科教师教学生活的应然取向

当前术科教学的物质条件与环境已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工资、奖金、课时费等已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体育院系术科的教学质量并未因为这些条件的变化而随之提高,教师的教学生活幸福感并未因此而得到增强,反而有下降之趋势。教师的教学有了一定的物质保障与基础,教学的主观性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教学的层次与质量。教学其本质上是精神主导而非物质起决定性作用的,因而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应采取一种独立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当教师的内心真诚地拥护这份教书育人的事业,其教学理想、教学理性、教学情感、教学意志便会充实着教学生活,其教学境界便会大幅度提升,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是金钱与物质所无法比拟的。

体育教师的教学生活是平凡朴实的,但平凡朴实绝不意味着平庸与碌碌无为,教师正是在天、周、月、学期的基础上建构着自己的教学人生。“吾日三省吾身”,只要教师每天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找出更好的教学方法,那么遗憾、失落、痛苦与失败就会减少,成就感、价值感便会越来越强烈。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困难,但只要教师内心坚信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平和与努力,那么,在通往教学生活的幸福之路上便会从容许多。

参考文献:

[1]毛景焕.谈教师教学思想方法化的方式[J].上海教育科研,2003(5):28.

[2]杨启亮.教育学研究什么和做什么样的研究者——读《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一个经济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实地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15-16):2-4.

[3]冯卫东.超越“课评”——谈研究者的一种“评课观”[J].上海教育,2007(10):71-72.

[4]井玲.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武汉高校体育教师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5):13.

[5]赵亚君.女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分析及优势积累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6):171-172.

[6]曹蕾.论理性思考教师职业价值[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1(12):38.

猜你喜欢
术科选修课多元智能
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基于“术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企深度合作研究
民族地区准体育教师术科能力下降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术科现状调查与对策
体育教学中多元智能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河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lassroom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