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管理创新 促进转型发展

2015-12-28 09:50毛中华
中国煤炭工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采区巷道工作面

文/毛中华

推行管理创新 促进转型发展

文/毛中华

在煤炭需求减少、产能过剩、进口煤冲击、清洁能源发展迅速等多重因素挤压下,煤炭企业如何在挑战中把握机遇、练好内功,促进企业转型发展,这是摆在所有煤炭企业面前的紧迫课题。

对此,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姚桥煤矿结合企业实际,大力推行管理创新,通过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内涵式发展,增强了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效抵御了市场“寒冬”。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发展质量

资源少、人员多、效率低是制约煤炭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必须在优化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功夫。为此,姚桥矿煤在优化劳动组织,减少劳务用工上采取三项措施,激发内部活力,形成了优化布局、精干高效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是推行“三定”管理模式,让管理更顺畅。姚桥煤矿率先在采煤队推行了“三定”管理模式。实行定额管理。规范劳动定额,矿每月根据工作量支付各采煤队工资,各区队自主核算,节约归己;对采掘队伍进行定编。整合采掘队伍,将派遣工集中管理组成新的队伍,将整合出的合同制职工充实到采煤队伍;实行定员管理。按照安全高效的要求,核定各采煤队人员总数,实现了各采煤队岗位、人员数量的统一和稳定。

二是集中管理外包队伍,让工作更高效。姚桥煤矿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派遣工集中管理。新的队伍在管理、学习、培训、分配和工资结算上全部按照正规队模式,实行了“五个统一”,即统一执行安全联保抵押制度,统一执行安全风险抵押奖罚制度,统一执行事故隐患排查责任追究制度,统一执行“三违”相关处罚规定,统一执行安全思想教育制度。“五个统一”的实行,消除了对派遣工的安全管理盲区,提高了全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

三是盘活现有人力资源,让动力更强劲。姚桥煤矿加大现有人员盘活力度,按照系统优化、能级对应、互补增值的原则合理安排岗位人员,确保各工种岗位的高效率、满负荷运转。建立健全了离岗人员清理长效机制,对长期挂靠不出勤等人员进行了摸排清查,制定针对性管理办法,形成了合理有序的人员进、退机制。严格劳务用工管理,对乙类派遣人员、保洁、保安人员进行岗位调查摸底,清退不合理用工。通过合理确定派遣工定额单价,压缩人员来降低劳务费用,实现了企业从增量增员到增效减员的转变。

创新生产组织,促进高产高效

生产是效益的源头。面对深部开采、点多线长、冲击地压、断层高温等困难条件的影响,如何确保企业高效生产?姚桥煤矿创新管理,采取三项措施,实现矿井高产高效。

一是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姚桥煤矿7521工作面有一半是全岩,灰分达到50%,发热量只有3000大卡,煤质对效益影响很大。所以,矿按照公司领导提出的“事先算赢”原则,暂时把7521工作面停下来,等待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同时,利用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加强设备检修维护,为正常生产组织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是降低生产事故率。姚桥煤矿开展“降低生产事故率,提高设备开机率”活动,强化设备预防性检修,把检修质量与检修人员绩效工资相挂钩考核。加大事故考核力度,凡是发生30分钟以上生产事故的,都必须对其进行分析、追查、考核、通报。强化设备入井验收制度,凡是入井后不久发生故障的,将严格考核验收人员。强化检修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机电检修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开展这项活动,煤机事故率同比下降了40%,运提事故率同比下降了38%,为安全高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提高单产单进。加强对提升系统进行改造,保障了提升系统的安全可靠;加强西风井改造工作,并对矿井及区域通风系统进行了调整,保证各生产地点风量,减少风量的浪费,使矿井有效风量利用率在87%以上;缩短搬家倒面的时间,做到提前安排,开好搬家倒面现场会,明确工作量,明确时间和计划要求;加强放煤管理,保证放煤质量,充分发挥放顶煤的优势;推行“一次做好”理念,所有的工作坚持一次做到位,减少重复劳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给下道工序、下一个班创造条件;坚持正规循环,把生产任务精细划分到每一个班,规定每班采煤、掘进工作量的上限,严格按照精益生产的要求组织生产,保证流程规范、现场可控。

创新成本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姚桥煤矿管理层深刻认识到,在目前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下,降本增效是抵御市场风险的最有效措施。一个企业有没有竞争力,关键取决于成本的高低。在地质条件越来越差、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困难面前,唯有通过创新才能打好降本增效攻坚战。为此,姚桥煤矿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降本增效。

一是简化生产系统。针对矿井系统复杂、一矿两井范围广、战线长等特点,姚桥煤矿坚持“三条线”“三个板块”总体大格局原则,减少采掘头面个数,减少工作面在用生产采区,减少超前巷道掘进和维护量,将新、老两对井筒合二为一,形成一体化统筹调配管理模式;优先启动中央(Ⅱ)采区,延缓或暂停西十采区开拓准备时间,加快新东四等采区的收缩进度,争取尽快关闭东一风井,在系统人员使用和设备使用上实现减人提效目标。

二是优化参数设计。根据公司现有设备性能,科学合理地加大工作面面长和工作面回采长度,提高工作面储量和单产单进水平,适度延长工作面服务年限,减少了工作面拆除安装和搬家倒面的频率,每采出1万吨煤少施工约4米巷道,一年可节约1840万元;做好“一巷多能”巷道设计,最大程度发挥每一条设计巷道或已施工巷道的多种用途,每个交叉点节约资金200万元左右;执行先喷后锚制度,降低喷浆厚度,提高巷道成型质量;对于煤层赋存较浅的-200、东六采区,加大锚杆间排距,减少锚杆支护数量;对工作面切眼和采煤面的金属网孔进行放大,减少材料投入;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积极设计施工了7707探巷,多回收煤炭资源2.5万吨。

三是革新工艺流程。研制了皮带卷起吊展放装置,通过改进原单轨吊装置,实现皮带自动加装及拆卸;推广改进了煤炭置换体,一年可多回收50多万吨的煤炭;在煤巷队创新实施整体网新工艺,减少了作业工序,降低了材料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标准化水平;用废旧钢丝绳替代掘进作业支护两帮的钢带梁,既能保证支护强度又降低支护材料成本,每米巷道可节约材料费91元;在7709工作面推广了切眼放煤技术,共放煤8000余吨,增加经济效益400多万元。

(作者系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姚桥煤矿矿长)

(责任编辑:庞永厚)

猜你喜欢
采区巷道工作面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冲击地压矿井综采工作面同时相向回采可行性分析
高应力岩层巷道钻孔爆破卸压技术
复合煤层露天矿多采区配采推进度模型优化
不同采区地下水化学控制因素及水力联系探讨与分析
中天合创门克庆煤矿3103智能化工作面
基于FLAC3D的巷道分步开挖支护稳定性模拟研究
多工作面隧道通风技术
坚硬岩石巷道中深孔爆破技术的应用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