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辉煌灿烂照未来

2015-12-28 02:25
中国西部 2015年25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路线长征

长征精神辉煌灿烂照未来

长征是人类挑战自然的战斗凯歌,是光明与黑暗两种前途的生死搏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部英雄史诗。长征精神则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长征精神总结起来就是,坚持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不畏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精神;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群众、患难与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不仅是党和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高度凝结,也是后来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发展的基础。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在这些精神的鼓舞下,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对我们仍有着深刻的启示。

长征精神不会过时,必定薪火相传。长征精神已经突破时代的界限。它不仅是当年红军长征胜利的根本所在,而且是今天我们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成为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宝贵精神财富。

长征世界宝贵的线路文化财富——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所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杨先农教授

红军桥摄影/孙建东

杨先农教授(左一)在长征路线途中调研

国家旅游局的预测显示,今年全国红色旅游年出行人数将突破8亿人次,年均增长15%,占国内旅游总人次的比重提高到1/4;综合收入突破2000亿元。明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走长征路”“长征申遗”等红色旅游、文化活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所所长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申遗、建馆、扶贫工作活动办公室主任杨先农教授。

《中国西部》:杨教授,您好!为什么说红军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形成的历史必然条件是什么?

杨先农:红军长征正值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肩负起历史责任,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并把这种深厚凝重的民族大义转化为红军指战员不畏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英勇行动。长征精神所体现的这种为民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民族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正是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百折不挠、顽强拼搏、排难创新、不胜不休的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展现。

在长征途中,尤其是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意的战略思想,为长征胜利和长征精神的形成提供了科学指南。长征精神是红军在长征这一伟大革命实践过程中不断磨砺和锤造出来的一种精神品质,它的直接载体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程中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在红军历时两年的长征中,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击败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中央军的围追堵截,征服了雪山、草地等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正是在这种千锤百炼的革命斗争实践和人类面临的极限环境中,广大红军指战员的思想境界、意志品质、战斗作风、团结精神、纪律观念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进而凝聚成伟大的长征精神,也形成了光辉的长征路线。

《中国西部》:西部许多省市区都在大力推动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等宣传活动,对此,您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什么?长征精神对当前西部经济、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杨先农:当年红军长征,物资极其匮乏,甚至连生存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行军和作战十分紧张,斗争和生活极其艰苦,所过之地又多是偏僻山区,经济文化落后,民族隔阂很深,红军衣食无着,枪弹不济,兵员匮乏,药物奇缺,处境极其艰险。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之所以加入红军,并跟随红军进行长征,他们不可能是为了个人光宗耀祖、升官发财,他们只是为了一种理想信念,那就是跟着共产党翻身求解放,就能使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自由、家庭小康。

毛泽东一生作了很多诗词,其中最能展现其博大情怀、才情卓识的6首诗词都是在长征中创作的。这种追求人类光明、藐视一切困难、坚信工农红军能取得最终胜利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红军队伍,也感召了当时中国各领域最杰出的人才支持中国工农红军。最终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实现了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为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肩负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使命,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西部地区同红军长征时期的情况相比,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家园而团结奋斗。但是,目前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同内地,特别是同沿海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要实现党中央确定的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目标,任重道远,必须大力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不畏艰难、团结奋斗、锐意改革、开拓进取,进行新的伟大长征。

摄影/何林隆

红色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中的一个新兴分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旅游项目盲目发展及低水平重复建设、硬件基础薄弱、服务理念不强、管理体制不顺畅、对历史文化传承重视不足等问题。许多地方只注重“形”,忽略了“神”,很多红色旅游景区未能充分意识到游客在文化方面的渴求和需要,特定相关图书、手册及纪念品的专门开发不足,也缺乏足够的高水平的导游和讲解员。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是要科学合理地规划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在充分考虑未来战略发展目标的情况下,适度开发景区内的自然环境,同时注意资源的循环利用。其次,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基本都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条件,基础设施尚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线路过于狭窄,旅游产品较为单一,更无法谈及引导和创造消费需求。红色旅游地区可以通过实行多种体制的合作、合资、合营方式,尤其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创新式地吸引内资、外资对旅游景区、旅游产品的投入,从而带动各区域相关产业综合发展,真正从简单观光旅游过渡到旅游服务的产业升级,打造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服务体验景区,进而拉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从弘扬长征精神、传承长征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讲,可以建立长征文化展览体系,全国的相关红色展馆和场所,联合运作“长征路线展览连线”,创新红色文化展览方式,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长征路线沿线,做好各自区域内长征路线文化资源的调查认定、价值评估、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法规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对区域内红军长征文化及其社会文化影响、长征文化及长征线路旅游对沿线地区当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争取把长征路线列为各省市自治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重点项目,在长征路线各省市自治区分别打造各具本土化特色的“长征文化馆”。把长征精神、长征文化与时代特点结合起来、与“四个全面”结合起来,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彰显出长征精神、长征文化的巨大文化生命力和时代价值,以丰富多彩的长征文化内容和更独特的思路,吸引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旅客参与“长征文化展览体系”的活动。

《中国西部》:长征申遗的工作进展怎么样了?意识形态的差异会影响其申遗吗?申遗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杨先农:毛泽东在长征结束后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留下的大量文化遗产,主要留存在中国西部地区,这不仅对于中国具有重大文化意义,对于世界来说也是宝贵的线路文化财富。四川省社科院于2011年发起的“共同参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申遗、建馆、扶贫、通路、生态”倡议,得到了14个省市区相关单位的积极响应。我们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并取得阶段性进展,四川段的长征红色文化资源调研工作已圆满结束。

世界遗产的评定,从来不回避意识形态,评定标准体系中就包含“意识形态”因素。长征的意识形态色彩,非但不是障碍,可能反而是优势。

目前,全球有三个世界意识形态遗产,一个是美国费城独立厅,1776年《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在此签署;另一个是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控诉纳粹蓄意种族灭绝思想,重申人人平等和民族平等;还有一个是美国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俗称自由女神像),其主旨是废除奴隶制度,实现公平自由和机会均等。这三个例子,恰好揭示了意识形态遗产的“普遍性”,即一种思想意识,它应符合自由、独立、平等的普遍法则,在母国历史中具有根本性的重要价值,同时,它的影响力要超出单一国家范畴。这种思想意识的形成,推动世界历史走进“新型政治”时期。

长征线路申报世界遗产面对的挑战是其价值的阐述,遗产各构成要素(申报点)对价值的表达,遗产构成要素及相关环境的变化问题,以及其完整性的问题。因此,关于长征线路的阐述,需要从世界遗产中关于线路遗产的某些内容作出我们自己的阐释,需要用世界遗产的语言表达长征的价值,并要明确长征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充分阐释文化线路的背景环境,判断文化线路跨文化交流成果,确定遗产类型框架和价值主题,认定相关的遗产要素。长征所承载的思想诉求——反封建反殖民主义,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富强、民主,建设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根本性的价值。作为亚洲近代民族独立运动的重大事件,长征的影响力早已冲出国门。所以,长征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普遍性价值”。

诚然,长征作为一条线路申遗有其自身的难度,红军长征所经过的路线是原先就有的,不像京杭大运河的申遗,是开凿了大运河后才有了大运河文化,才有了中国南北地区之间更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曾一度使我们陷入困境。后来还是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诗词启发了我们,毛泽东在《菩萨蛮·大柏地》写道:“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长征线路过去常常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但作为路线文化申遗,不能只是单一的文化色彩,最好的方案就是像大运河那样既有红花,又有绿叶;既彰显先进文化的引领,又有文化多样性的交相辉映。应该把沿线反映中华民族精神正能量的历史人文、民俗风情、遗物遗迹、生态文化等遗产提炼、遴选、整合,并使其融入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文化中,以长征路线为主体,形成一条中国西部的“彩虹文化线路”。这条文化线路上接北方大陆丝绸之路,下连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把“一路一带”串联起来。这条彩带可以呼应“一路一带”战略,形成“一路一带一线”的联动效益,促进中国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动长征路线沿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党的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目前,我们正在谋划“长征路线(四川段)文化发展带”,关键是思考“如何把长征路线打造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四川省长征路线沿线的十二个地市州,积极响应联动,为此做了大量有针对性、实效性、支持性的工作,分别从历史贡献、文化价值、国际标准、理念革新、立法思考、资源开发、品牌传播等诸多方面,继续总结和深入研究关于长征路线的理论和实践方案,目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图纸已经绘就,明年展开试点。如果这条彩带能够试验成功,一旦挥舞开来,就像“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一样,肯定会给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带来裨益,也给长征路线申遗打下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长征路线申遗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也充分认识到申遗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但这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事,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坚持下去,就算我们这一代不能成功,只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踏遍青山人未老”,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责任编辑/卢勇军 设计/王静)

中共领导人 摄影/梁凤英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路线长征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最优路线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原路返回』找路线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找路线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