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三五”规划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与战略预期

2015-12-30 12:17张占仓
中州学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十三五发展

张占仓

2015年11月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我们全面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目标、新对策。如何科学、客观、全面地理解中央的建议,并对未来规划与发展做出科学分析与预判,对我国未来发展影响深远。

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

1.习近平全球治理思想的提出及影响

在2015年10月12日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几次提到了“全球治理”。①习近平强调,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将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对于全球治理,习近平先后提出多方面的重要观点: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以创新推进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对话与沟通,坚持开放包容绝不损人利己、以邻为壑;大力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法制化及合理化;深化合作,就是要从战略上谋划金砖国家未来发展;金砖国家应发扬合作伙伴精神,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公平,推动共同发展;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进周边外交和多边外交,加强务实合作促进共赢;深化发展中国家间合作,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是大势所趋;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制化;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习近平全球治理思想包含开放、包容、民主、公正、和平、合作、共赢等理念。苏联解体以后,美国奉行单边霸权主义,导致近些年经常性的局部战争,最终引发席卷欧洲的难民潮,遇到世界的治理危机②,人类文明面临新的选择。习近平全球治理思想的提出,是对全球治理的重要贡献,已经引起全世界普遍重视。

2.中美俄英德法等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

面对中国的和平崛起,特别是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后,如何妥善处理与世界既有大国的关系,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2012年2月,习近平访美期间,提出要构建“前无古人,但后启来者”的新型大国关系倡议。紧接着,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先后发表两次重要讲话,同样提到中美要建立一种“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最佳平衡”的大国关系。2012年5月,在北京召开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同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双方达成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2014年11月,在奥巴马总统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又提出从6个重点方向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2015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布莱尔国宾馆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主席指出,事实充分表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目标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③“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习奥2013年“庄园会晤”、2014年“瀛台夜话”和2015年“白宫秋叙”三次长谈的重要成果,开创了大国关系新纪元,中美双方都在从政治高度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同时,中俄关系基础稳固,2014年双边贸易额达953亿美元,比20年前增加13倍以上。中英关系进入黄金时代,已经开启中英关系史上的黄金十年。中德合作进入“全面升级版”,中法合作蒸蒸日上。与这些大国之间合作关系的全面深化,为我国发展创造了比较宽松的国际环境。

3.俄美军事力量的角逐与均衡

俄美关系一直比较复杂。2013年年底,亲俄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中止和欧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议,欲强化和俄罗斯的关系,导致乌克兰亲欧洲派在基辅展开反政府示威,引发乌克兰政治危机。乌克兰政治危机的根本原因还是国内民众在“向东走”还是“向西走”问题上的深度对立,也是美俄力量的公开较量。美国利用这个机会,在全世界孤立俄罗斯,在非常条件下推动了中俄关系的深化。从2015年9月30日起,俄罗斯持续针对“伊斯兰国”(IS)的空袭行动,在全球影响巨大,再一次引致俄美关系对峙升级。从政治走势分析,俄美关系仍将持续对峙,特别是军事争霸一时还难以有明确的结果,而这种环境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了更多的时间。

4.中国的和平崛起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我国GDP约占全球的1%,曾经让美国人认为在全球经济舞台上中国可以忽略不计。1980年,中国GDP占全球2%,居第13位。2010年,中国GDP达5.7万亿美元,占全球的9.2%,超越日本的5.3万亿美元,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④,GDP增长 7%,达 10.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3.3%,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7.8%。2014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则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达到128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与此同时,美国在2014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则大幅下跌近2/3,仅为860亿美元。此前,美国一直是全球吸引外资第一大国。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1231.2亿美元,首超日本成为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发起的亚投行顺利成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正式上线运行,英国发行人民币计价主权债券等,中国与韩国、澳大利亚等自贸区完成谈判,标志着人民币加速国际化。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双向开放格局。2013年9月23日到2014年9月22日,中国学者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系列杂志上的论文总数量达到647篇,比上一年458篇增长41.3%,比2000年增长100倍以上。《自然》杂志分析认为,中国正在成为科技论文发表和科研产出的国际领先力量。2015年6月18日,《自然》杂志发布2015年全球自然指数(2015 Nature Index)。此次发布的2015全球自然指数涵盖了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表在68种世界一流科研期刊上的57501篇论文。其中,中国科学院仍是自然指数中位列全球第一的科研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显示,中国研发支出占全球20%,超过欧盟和日本,升至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的28%。因此,中国科技、经济、资本等在全球稳定崛起已成为历史趋势。

综上所述,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在迅速变化,中国高层次外交活动成效显著,中国倡导的以“互联互通”为核心思想的“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加快了资源整合的速度⑤,一个更加有利于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大局初步形成。

二、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战略性问题

1.“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

《建议》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个以“三个坚持”“一个确保”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2.“十三五”规划的六大原则

《建议》提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六大原则。一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二是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三是坚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四是坚持依法治国。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五是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六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的政治保证。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五大目标要求

《建议》要求,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五大目标要求。一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家统计局估计“十二五”GDP增长平均速度为年增长8.0%。⑥习近平已经说明,“十三五”期间GDP年均增长6.5%是底限,顺利实现比2010年倍增的目标也有一定难度,但未来发展重点将放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上。与此同时,实现人均收入“倍增”要比实现GDP目标更有难度。根据“十二五”之前30多年的统计数据,中国GDP增长速度比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平均快2.5个百分点。“十二五”之后居民收入才反超GDP增长速度,但要继续维持比较难,涉及国民收入结构调整问题,需要做出战略部署。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三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五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4.“十三五”规划的五大发展理念

《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被放在空前的高度,关键是要解决未来中长期发展的动力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全社会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破解社会公平正义难题。⑦

“十三五”规划《建议》内容充实,站位高远,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开放性、国际性,特别是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总结了国内外的发展经验,系统展示出我国发展的战略愿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对未来我国发展甚至世界发展均将产生重要影响。

三、对我国“十三五”发展的战略预期

1.中国在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稳步提升

在政治影响力方面,习近平提出的开放、包容、民主、公正、和平、合作、共赢理念与中国务实的做法,在全球引起高度关注。这种带有浓重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与最新开放合作精神的全球治理思想,将影响全球的政治走向,并弱化美国等单边霸权主义的影响力。在经济影响力方面,中国稳步发展的经济、巨大的经济总量、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进口额占全球10%)、巨大的对外投资能力、巨大的青年人才优势、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率近30%等,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影响非常大。在文化影响力方面,中国文化底蕴丰厚,讲究和平、和睦、和谐、合作,中国没有追求霸权的基因,本身就是多民族国家,善于处理多民族团结问题;中国人敢于担当,是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维护者。所有这些对未来世界和平、稳定、发展、进步都具有重要引导与融合作用。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未来将有更多的担当、更多的责任、更多的付出,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为全球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2.在全球战略平衡中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稳定发展

我国在治国理政思想上明确提出要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非常注意妥善处理与现有第一经济大国——美国的关系,努力构筑“新型大国关系”,使中美关系稳步、健康发展,这有利于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中俄关系,以传统友谊+政治互信+经济合作为基础,使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优势与我国实际需求高度契合,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全面深化,特别是在合作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问题上,两国长远利益高度一致,强化了政治互信。中俄共同关注中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俄方跨欧亚大通道建设、欧亚经济联盟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双方高层联系密切,互相支持,开创了中俄关系新篇章。中英关系开启“黄金时代”,英方愿意“成为中国强有力的盟友”,使中国在欧洲开启了高层次外交大舞台。中德、中法等关系,近几年发展顺利,取得非常好的政治、经济、文化合作成果。中国—东盟关系一直合作紧密,中韩关系、中印关系、中澳关系等均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环境对中国和平发展越来越有利。

3.我国全面融入全球的宏观趋势明朗

我国商品全面融入全球,有超过1400种商品出口市场占有率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30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2.3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进口1.9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4%。我国出口占全球份额达12.2%,我国外贸增速明显高于全球的平均增速,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2013年成为第一)。我国资本也快速融入全球。据UNCTAD统计,2009—2012年,中国FDI流入量分别为950亿美元、1057.4亿美元、1240亿美元和1210亿美元,流出量则分别为480亿美元、680亿美元、651亿美元和840亿美元。2012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14年我国的对外投资规模约1400亿美元,成为资本的净输出国。中国主导的亚投行,不仅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游戏规则的挑战,也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人民币已经成为国际货币。在文化融合方面,中文热正在席卷全球。据央广网2015年9月28日消息,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中美两国都有推动美国中文教育的新举措出台:双方未来3年将资助中美两国共5万名留学生到对方国家学习,美方宣布从2009年到2014年推动本国10万名学生到中国留学的计划,从大学延伸到美国的中小学,争取到2020年实现100万美国学生学习中文的目标,美国的中文热持续升温。据中新网2015年9月25日报道,截至目前,全世界134个国家已建立495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中国文化快速融入全球,将对全球发展产生长期的影响。我国积极推动的“一带一路”战略,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将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共同建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是历史性解决中国与周边国家长期睦邻友好关系的重大创举。

4.我国国民经济服务化迎来历史性浪潮

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现价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到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第三产业第一次成为国民经济最大的部门,实现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性跨越,国民经济向服务化迈进。2014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至48.2%,第二产业占比持续下降到42.6%,中国经济结束第二产业主导发展阶段,在国家层面进入了工业化发展后期,成为第三产业主导发展状态,国民经济服务化已经成为未来非常明朗的发展趋势,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最大的蓄水池和动力源。对于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成长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来说,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巨大的,具有历史性意义,标志着中国经济结构向更加高级的阶段迈进。实际上,全国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已经在当地GDP中占据突出地位,像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和江苏省等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77.9%、64.8%、49.1%和46.7%,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今年前三季度全国GDP达487774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8%、6.0%和8.4%,第三产业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⑧伴随国家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尤其是国家持续推动的“双创”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落实,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将进一步扩大需求、释放活力,全国服务业持续、高速发展将形成历史性浪潮。

5.国家发展将加快改善民生的步伐

“十三五”期间,国家更加重视加快改善民生的步伐,在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全覆盖。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进一步利用国家的力量,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始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政策,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些民生政策,确实显示出国家把更多的真金白银投入民生改善,对于广大居民来说确实是重大利好。

6.双创驱动激发就业与发展新活力

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要有基本依托,这个基本依托就是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动能。⑨创新不仅是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有人说,美国的创客和极度痴迷于创新的极客,1/3在高校,1/3在自家车库,1/3在孵化器。中国有9亿多劳动力,目前全国高校在校总人数达3500多万(包括高等职业学校等),每年有700多万高校毕业生,这是独一无二的宝贵资源,如果能投入创业创新,力量难以想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完整的工业体系等优势,集众人智、汇创客流、结创新果、成动能势,让大量创新的火花在创业之中迸发,让一代青年人激情燃烧,让创业创新成为国家进步的动力。⑩只要把亿万中国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都调动起来、激发出来、发挥出来,创新的力量就会无穷大。一个为青年人创造平台与历史机会的国家,肯定会迎来充满希望的未来。

这些战略预期,有比较可靠的科学依据,有比较明确的发展大势,有越来越强大的国家力量支撑,有日益众多的国际力量期盼,相信会成为我们国家“十三五”时期积极努力达到的战略考量。

四、初步结论

1.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规划的灵魂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创新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世界最新发展成果,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这些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各地必须按照这五大理念的要求,全面部署,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务求实效。当这些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战略性的新理念成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共同意志时,我们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必将形成排山倒海之势,向着惠及全体民众的目标以雷霆万钧之力挺进。

2.创新发展历史性地走上民族进步的前台

在我国经济发展高歌猛进30多年之后,已经跨入需着力提升经济发展品质和效益的阶段。未来把创新发展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全覆盖、全方位落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特别是国家持续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激发全民族创新发展活力,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地跨入新的发展支撑状态,这必将促进国家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协同提升,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质量,稳步扩大国际影响力。显然,创新第一次成为全民族的共同事业,必须汇聚各方智慧与资源为之竭力奋斗。

3.改善民生需要做艰苦细致的持续努力

加快改善民生,让广大居民有更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获得感,是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历史需要。我们明确了这个定位之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艰苦细致的持续努力。其中,广大居民受惠最多的政策之一,是让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提高同步。国外已有成功经验,我们国内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初步探索,也找到了基本的切入点,就是在国民经济收入结构分配方面,持续做出较大的调整,把发展成果更多地用来直接惠及老百姓。中央的思路很明确,这次《建议》也说得很清楚,基层需要结合实际具体落实。一些地方政府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把地方可调动的资源大部分用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国家重大项目配套,而是要更加务实地解决当地居民身边的具体问题,为当地老百姓创造实实在在的福利,比如用于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用于精准扶贫;用于困难学生资助;用于困难家庭救助;等等。当一个个县市,一个个乡镇,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当地发展的短板逐步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会来到眼前。

4.2020年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规划,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既要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倒推,厘清各个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要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全国各地情况差异比较大,各地必须结合实际,立足于厚植优势,补齐短板,关注新技术、新业态、新趋势、新需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最大的动能,把“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国民经济服务化作为关键举措,把扶贫攻坚作为最艰巨的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确保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注释

①学习小组:《习近平的全球治理观》,“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EyNjUwOA==&mid=211898323&idx=1&sn=a30d8434a0aca3986e3e9367c1ec7d2a&scene=4#wechat_redirect,2015年10月14日。②潘维:《世界的治理危机》,共识网,http://www.21ccom.net/articles/world/qqgc/20151016129736.html,2015年10月16日。③宋诚、周彪:《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在理想与现实中并进》,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zhuanqu/qsft/2015-09/23/c_1116655490.htm,2015年9月23日。④张占仓:《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可持续发展新趋势》,《河南科学》2015年第1期。⑤肖金成:《“一带一路”:开放、合作、发展、和平之路》,《区域经济评论》2015年第3期。⑥国家统计局:《新常态新战略新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10/t20151013_1255154.html,2015年10月13日。⑦平萍、张建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河南日报》2015年11月6日。⑧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10/t20151019_1257772.html,2015年10月19日。⑨李克强:《催生新的动能 实现发展升级》,《求是》2015年第20期。⑩张占仓:《创业创新 支撑发展》,《河南日报》2015年9月16日。

猜你喜欢
十三五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