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小生猪养殖中碳排放的危害

2015-12-31 12:31余海波
四川畜牧兽医 2015年4期
关键词:养猪业养猪杂交

余海波

(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学校,湖北 武汉430043)

低碳养猪的理念源自低碳经济的概念,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高出栏率)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我国科学养猪和实现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1 养猪业中的碳排放情况

养殖业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是导致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6年的报告指出,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8%。养猪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猪呼吸道及肠道的碳排放;猪场保温、降温、通风、饲料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大量粪便污水发酵及病尸无害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运输相关物料(原料、产品、药品、生猪等)时,消耗能源引起的碳排放。

2 低碳减排的主要对策

2.1 从政策层面控制养猪碳排入 我国已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并出台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有史以来最严的《环保法》。应在利好政策的大背景下,痛下决心依法关停整改选址布局不当、生产管理粗放、环保设施欠缺、经济效益低下、发展前景渺茫的猪场,以期达到减少社会资源浪费,降低养猪亏损和控制养猪碳排放的目的。

2.2 科学建设低碳型生猪养殖场 在养猪业快速转型升级的今天,对低碳型生猪养殖场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猪场的选址、规划与布局,猪舍的建筑及配套设备诸方面要慎重考量,尽量做到完善合理,科学严谨。以集约化规模猪场低碳型猪舍建筑为例:在保温方面,一般采用整体钢架结构;墙体采用复合技术;屋面采用彩钢板夹保温层;种猪舍、产房、保育舍采用水暖;育成舍及肥育舍采用地暖等以减少能源损耗。

家庭农场或养殖小区的总体设计也要尽可能具有低耗、持续、高效、协调、系统的特性。

2.3 通过品种选择和杂交利用实现低碳养猪 我国目前饲养的猪品种、品系繁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饲养耗能低、产仔多、生长快、肉质好的低碳猪种并充分利用杂交优势对实现低碳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规模化猪场应优先考虑饲养瘦肉型品种,若经济和技术实力雄厚,则可以饲养纯种或配套系的祖代或曾祖代,条件一般的可饲养大白和长白猪的杂交母猪或配套系的父母代猪。小规模养猪户最好只饲养商品杂交仔猪(20千克以上)进行肥育或饲养大白、长白等良种猪与地方猪的杂交母猪,因其适应性强,对环境、营养的要求相对较低,所以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又可以进行粪污综合利用,从而达到低碳生态养猪的目的。

2.4 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转化率 根据猪的生理需要,配制价廉物美的全价料(配合料)、浓缩料、预混料和核心料,用最少的资源生产出多而质优的生猪产品是养殖者的共同心愿。饲料的成分与粪便的氮磷含量密切相关,对一氧化二氮的排放有重要影响。目前,大型猪场多使用核心料以降低成本,小型猪场或散养户选择浓缩料和配合料则更方便实用。如果条件允许,应人工种植青绿饲料(如苜蓿、鲁梅克斯等牧草),其产量和质量高于一般粮食作物,能替代部分精料饲喂母猪和肥育猪,对我国地方猪种或杂交猪则性价比更高,还能在种植过程中利用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养猪。

2.5 注重管理细节,提高生产效率

2.5.1 对种公猪精挑细选并实施精细化饲养管理,使其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以产生量多质优的精液,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推广使用人工授精技术,能充分发挥优质种公猪的使用效率,降低饲养量,从而实现低碳养殖。

2.5.2 如果条件允许,使用母猪智能化饲喂系统进行自动供料、管理、报警及传输数据,更符合福利养猪和低碳养猪的要求。以年出栏万头商品猪场为例,智能化饲喂可使存栏母猪由650头降低为400头,存栏数减少41%,大大节省了设备投资和饲料投入,节约了生产成本并减少了粪污排放,还降低了防疫风险,无害化处理带来的碳排放也相应减少,可实现饲养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5.3 提高仔猪、育成猪、肥育猪的成活率及日增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运用先进的技术、制订切实的制度、实施严格的管理才能达到目标,其中,细节决定成败。可采用适合中国国情的限制饲养、分阶段饲养、分性别饲养、湿拌料饲喂、青饲料打浆拌料饲喂等方式饲养,这些都是节约资源、低碳减排的重要措施。

2.6 综合防治养猪业立体污染 随着我国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生猪生产、饲养管理、加工和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粪便、病原微生物,以及有毒残留物、氨气、硫化氢和氮磷元素造成的立体污染已不容忽视,只有进行综合防治,法制、经济、技术、宣传并重,才能促进低碳型养猪业健康发展。

2.6.1 政策支持 国家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出台更多符合国情的具体实用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引导、扶持、规范养猪业全产业链,给低碳高效养猪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2.6.2 财政投入 加大投入,集中资金,重点解决粪污及病尸无害化处理难题。

2.6.3 创新技术 将国内外先进经验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如种养结合、沼气综合利用、有机肥加工、猪一沼一稻(林、果、菜、渔)生态养殖模式、福利养猪等,实现低碳养殖。

2.6.4 人才培养及引进 用行政培训等手段提升全行业包括管理层和生产第一线人员的整体素质,低碳型养猪需要一支稳定的具有专业素养及敬业精神的队伍。

2.6.5 加强宣传教育 要提升全民健康意识,让消费者积极抵制问题猪场或问题猪肉。

猜你喜欢
养猪业养猪杂交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2020年养猪业盘点
养猪
“中美贸易战”养猪业可能发生的事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养猪业的应用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