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代特点 发展规模经营——台湾农牧专合组织的发展情况

2015-12-31 12:31邝声耀
四川畜牧兽医 2015年4期
关键词:联合社农牧业社员

邝声耀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6)

1 台湾农业合作社形成的历史背景

台湾农牧业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基础,存在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矛盾,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提高农户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扩大农牧业经营规模。为此,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户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使其共同进入市场,降低农牧业经营的风险,提高农牧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农牧业效益,便成为台湾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与扩大经营规模,台湾先后制订与实施了一系列推动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各合作社的规模大小不一,大的拥有8万名社员,下设很多分社,甚至在国外设有办事处,小的只有10多名社员。合作社涵盖的区域范围差别也较大,有的省级社社员涵盖全省,有的社社员仅局限于乡镇以内,或县、乡之间。农业合作社经营的项目主要有:共同运输及营销、统一工农牧产品、统一采购农用生产资料、推广新成果、应用新技术、联合生产、推动合作社之间的合作。

台湾省岛内农牧业合作社是指农民基于共同合作意愿,用合作经营的方式,分别办理农业资材的供给、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运销、农业机械设备的利用,以及农务劳动等合作业务,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的农民团体。据岛内合作事业协会的统计资料,到2010年底,台湾的农牧业合作社及合作农牧场数量达538个,其中专业性农牧业合作社有343个,综合性合作农场有195个。台湾农牧业合作社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农业生产相对重要的县,从南投、彰化县以南到屏东县以北的地区,参加农牧业合作社的社员人数高达23万人,如按每1户农户有1人加入农业合作社计算,则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可占总数的29%。

2 农牧业合作社的运作状况

2.1 农业合作社的业务范围 随着岛内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台湾农牧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和能力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农牧产品销售扩展到土地耕作;水果、蔬菜和牛奶的采集、储存、销售;牲畜的饲养、销售。农业物资和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主要有以下5种:果菜共同运销业务;军队蔬菜副食品供应业务;果菜直销业务;青果外销业务;禽畜生产及运销业务。

2.2 台湾省农牧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 台湾省农牧业合作社结合当地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引入企业运行机制,组建了具有较高运行效率的组织机构,合作社的内部组织主要包括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及社务会。其中,社员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每个社员或代表只有一票表决权。理事会是合作社的执行机构,由理事会聘请经理负责合作社事务。监事会是代表社员的监督机构,理事和监事共同组成社务会,作为合作社的协商机构,商讨合作社重大事项。合作社的组织体系由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之联合社组成。建立联合社是为了增强合作社的力量,发挥规模经营的功效,联合社也可以按业务或区域建立更加专业化的联合社之联合社。这种将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引入企业的运行方式,能极大地提高经营效率和劳动生产力。

3 台湾农牧业合作社的特点

台湾农牧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在促进农牧业发展、为农民提供农牧业生产和生活服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点。

3.1 服务体系全面化、系统化 农牧业合作社分为专营性合作社和兼营性合作社。专营性合作社包括农牧业生产、运销、供给、利用、信用、保险等合作社,几乎涵盖了与农牧业生产相关联的所有领域,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2 以多种合作方式扩大经营规模 农牧业生产合作社改变了以往以一家一户为农牧业生产单位的形式,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如“共同栽培”、“共同经营”等,将十几户甚至几十户农户联合起来,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农户之间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提高了生产效率。

3.3 发挥了中介组织的作用 农牧业合作社自身有一整套运行机制,如采取公平的分配形式,制定相应的政策条例约束社员的行为。同时它又发挥了中介组织的作用,一方面由上而下地向农民宣传政府的政策意图,另一方面又向政府反馈农民的意见和看法。

3.4 分配公平、效率统一 台湾农牧业合作社的效率主要体现在采取公司运行机制,引入并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功效。公平主要体现在社员的分配,以及明确规定社员的权利和义务方面。

4 台湾农牧业合作社的运营成效

台湾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有效克服了农户产销失衡的困难,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及竞争能力,为推动台湾农牧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台湾农牧业生产的区域化和专业化发展。

根据全省各个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特点和资源的分布状况,台湾的各类专业性合作社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点,如彰化县的花卉生产合作社,高雄县的路竹蔬菜生产合作社,嘉南羊乳运输合作社等。这些地区形成的专业合作社有明显的区域性,有利于集中资源专注于本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以提升区域优势和竞争力。全省性的产业,则成立大规模的合作社,有效避免了分散经营造成的低效率和相互之间的竞争,还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避免了资源浪费。

合作社还对社员进行各方面的指导,以增强共同经营的效益,提高了专业化的协作程度,扩大了农牧业经营规模。合作经营是克服小农经营思想的一个极为有效的途径。

台湾农牧业产值中名列前茅的果树业和养猪业是属于全省性的行业,因此这类合作社规模较大,拥有社员多,在各地设立了分社,生产进行统筹安排,从生产资料的供给、技术指导、市场拓展、运销等具体业务都由合作社统一办理。有的合作社还成立研究机构,如青果合作社就为台湾的主要出口水果香蕉设立了香蕉研究所。这类组织能够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完善的服务,逐步形成了较大经营的规模。一些区域性的合作社也可以通过不断地完善和资源整合发展成大规模的经营体系,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成立合作社以前,农户的农产品主要通过中间商销售,产销脱节现象严重,有的中间商只注重获取差价,很少有开拓市场的想法,导致农牧产品销售量小,市场竞争力弱。而合作社通过专业化的生产和一定规模的经营,能有效降低生产及运销成本,并且能使农户直接进入市场与购买者进行面对面的谈判,农民可以商定购买价格,减少中间商的环节,降低了营运费用。此外还可以依靠协会的力量,与海外市场建立联系,有效地促进农牧产品的出口,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供较好的条件。农牧业合作社有利于促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传统农牧业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生产效率低,且无力购买先进的机械设备。成立农牧业合作社,有利于农业机械的普及和推广,社员可以向合作社租借或与合作社共同使用,可降低农牧业生产成本。通过合作社,农牧业科技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推广,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创立农牧产品品牌,便于检验农药残留等,这些都推动了台湾农牧业逐步向现代农牧业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牧产品的出口,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5 台湾农牧业合作社对大陆的启示

台湾农牧业合作社的成功运营模式对祖国大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虽然大陆也组建了形式各异的农牧业合作组织,但是这些农牧业合作组织没有相应的合作法规作保障,政府也没有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它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其生产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因此,如何建立起真正适合大陆的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值得每一位畜牧经济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联合社农牧业社员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2020年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利润表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In situ synthesis ofhydrophobic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in a novel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锐意创新 扎实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