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文学”“戏说”与文学阅读——当前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接受状况调查

2016-01-04 01:25张学军
关键词:文学经典戏说大学生

张学军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次文学”“戏说”与文学阅读
——当前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接受状况调查

张学军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在对文学经典的认知中,思想深度是当前大学生最为看重的主导性标准,它不仅贯穿在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接收过程中,也影响着对文学大师和文学经典的评判。“次文学”在经典的普及、大众化和延长经典寿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次文学”包括影视改编,往往是各取所需,从原著中选择有利于自身特点的内容进行改编的,对原著有着或多或少的偏离或误读,因而它并不能取代文学经典的阅读。在如何看待文学经典被颠覆的问题上,多数大学生并不认同对文学经典的戏说和无厘头的改编,还是期望维护文学经典的纯洁性和独立价值的。

关键词:大学生;文学经典;次文学;戏说

人们对于当前国民阅读状况不满,对经典的戏说、无厘头的改编充斥文化市场,次文学成为阅读欣赏的主流,大学生不读书等,常加以批评。那么,当前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接受情况究竟怎样呢?山东大学“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课题组的一项问卷调查很能说明问题。①2003年4—5月,山东大学“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课题组,向山东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长安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湖北文理学院、长江大学等18所院校的大学生发放了2000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了文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2009、2010、2011和2012年级的学生,收到有效问卷1676份。在此次调查问卷中,既涉及对文学经典的整体接受状况的调查,也包括对具体经典作家的认知调查,本文将根据这次调查结果,重点分析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整体接受状况。

一、 对文学经典和文学大师的认知

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和选择,首先涉及到大学生对文学作品及作家的评判,什么样的作品能够被认为是优秀的作品,哪些作家又是大学生心目中的文学大师?

那么,大学生是如何判定文学作品优劣的呢?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您根据什么标准判断一部文学作品的优劣高下”这一多选题,共设置了6个选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修辞、思想深度、意象意境和情感共鸣。其中“思想深度”的选择比率最高,有1227人,为73.2%,其它的依次是:情感共鸣1103人,占65.8%,故事情节1024人,占61.1%,人物形象675人,占40.3%,意象意境609人,占36.3%,语言修辞570人,占34.0%。可见,大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并不以单一的条件作为唯一的标准,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和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作品,就是优秀的作品。这种认识显示出他们对判定文学作品优劣标准的把握还是准确的,而“思想深度”又是一个根本性的方面,这同样体现在他们对作品的具体感受、对作家文学价值的评判、对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态度等多个方面。

在具体作家作品的感受方面,无论是对鲁迅、老舍、张爱玲还是莫言,大学生感受最深或感到最具吸引力的特征往往都在于思想方面。如对鲁迅的接受调查显示,鲁迅作品最具吸引力的思想艺术特征分别是:“对社会痼疾的犀利批判”(75.5%)、“对世事人心的深刻洞察”(62.6%)、“力透纸背的讽刺艺术”(58.8%)、“爱憎分明的道德感情”(39.9%),最后是“深邃奇诡的诗性思维”(17.3%)和“博大深沉的仁爱胸怀”(16.9%)。对张爱玲作品感受最深的排在前面的同样是“对人性的剖析很深入”(40.0%)和“对人生的悲悯”(35.5%)。莫言是当代作家中认同度较高的,也是一位形式感极强的作家,大学生喜欢其作品的原因除了“狂放奇异的想象”(21.2%),“人性刻画的深度”和“‘老百姓写作’的立场”是更主要的因素(选择的比率分别为19.3%、18.4%),“魔幻笔法”(13.4%)和“新颖的文体形式”(10.1%)这些纯艺术形式和技巧方面则相对不被看重。

在对作家文学价值的评判方面,可以先了解大学生对文学大师的认知。我们设置了“您心目中的文学大师除了杰出的文学才能之外还必须具备哪件”的多选题,结果见表1: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选择“渊博的学识和深湛的修养”的比率最高,达71.8%,其次是“强烈的道德感情和社会责任感”为66.7%,再次为特立独行的思想感悟,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说大学生更为看重的是学识、修养,其次是责任感、独立的思想和脱俗的境界,而这几项都属于思想和道德品质范畴。

总之,大学生对文学大师的认知除了杰出的文学才能之外,看重的是学识、修养和人品。而作品的大众化、形式创新和作家的社会地位则处于次要的位置。将之与文学作品的评判标准相对照,则呈现出一种潜在的逻辑,显然,在大学生看来,在作家与作品的关系中,作家自身的修养、思想道德品质是作品思想深度的基础和有力保障。

对如何认识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问卷设置了一道单选题:现代文学研究界素有“鲁郭茅巴老曹”之说,意即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六大家的创作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调查显示完全赞同的有109人(6.5%),基本赞同的有1152人(68.7%),完全不赞同的有38人(2.3%),基本不赞同的208人(12.4%),还有说不清的150人(8.9%),另有缺失的19人(1.1%)。完全赞同和基本赞同的比率高达74.2%,表现出大学生对这一说法的高度认可。

那么哪些作家是大学生心目中的文学大师呢?问卷给出了42名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作家、诗人供大学生选择,限选10人,结果如下:

表2

鲁迅依然高居榜首。第11~20位则依次是茅盾、徐志摩、贾平凹、曹禺、闻一多、艾青、路遥、余光中、莫言、戴望舒。

1994年,王一川曾为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重新排名,依次是:鲁迅、沈从文、巴金、金庸、老舍、郁达夫、王蒙、张爱玲、贾平凹。在前10名的排行中,大学生的选择有6名与王一川的排名相同,即鲁迅、巴金、老舍、沈从文、金庸、张爱玲,这说明大学生对文学大师的认知与学者的认知有较大的相似性。第十次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读者最喜爱的十大作家是:莫言、金庸、鲁迅、韩寒、琼瑶、老舍、郭敬明、曹雪芹、巴金、冰心。[1]大学生心目中的文学大师与“最喜爱的作家”有5名重合,即鲁迅、巴金、老舍、金庸、冰心。需要指出的是“心目中的文学大师”与“最喜爱的作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喜欢韩寒和郭敬明,并不一定就认定其为文学大师。文学大师是在文学领域做出突出成就并德高望重的作家,有一个时间沉淀、经典化的过程。这种重合至少表现出经典作家的作品在当下依然有着深远、广泛的影响和认同。

在前十位中金庸是唯一的一位当代作家。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快意恩仇的至情至性,再加上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引无数读者折腰,老少咸宜,影响广泛,其读者群有超过鲁迅之势,进入文学大师排行前十不足为奇。

另外,金庸的某些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或电影,有的已被选入大学语文教材,更是扩大了金庸的知名度。那么,大学生是如何看待金庸作品的呢?问卷设置了“当下金庸作品已被某些省市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对此您有何看法”的单选题,结果见表3:

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到,有66.8%的大学生持完全赞同和基本赞同的态度,持谨慎态度的有28.1%,完全反对的只有1.3%。这说明了大学生对金庸作品的高度认可。金庸的作品经过几十年的淘洗和沉淀,已逐渐被广大读者视为经典。雅俗之间本没有天然对立的鸿沟,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经典作品是从通俗、流行转化而来的,如宋词、元曲、《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

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精英的雅文学以其思想上的深邃依然在人们心目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高度,通过金庸和鲁迅的对比可以见出。问卷中设置了这样一道单选题:“有人认为金庸在20世纪文学史上的地位堪与鲁迅比肩,呈‘双峰并立’之势,对这种观点您有何看法?”对此,选择“完全不同意,金庸作品的成就再高,也无法摆脱其俗媚性质,把金庸与鲁迅相提并论体现了价值观的极度混乱”的虽然只有73人,占4.4%,但“完全同意,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是雅文学的高峰,金庸是俗文学的高峰,雅俗文学尽管追求不同,但在价值上并无高低之分”的也只有294人,占17.5%,“有所保留,金庸是20世纪通俗文学的高峰这一点无可置疑,但把他抬到与鲁迅同等的地位则不太恰当”的则有55.0%,“基本不同意,‘金庸热’只是暂时现象,鲁迅作品及其精神则是现代中国文化的永久财富”的有12.3%。

在这里,不管“有所保留”还是“基本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被调查者的关注点都是他们作品的思想精神方面,也由此表现出大学生对以鲁迅和金庸所代表的雅俗文学的文学价值认同还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也正在于雅俗文学思想文化内涵的深浅。

二、“次文学”在文学经典传播中的作用

“次文学”是法国社会学家罗贝尔·埃斯卡皮在《文学社会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2](P185),是指根据文学原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戏剧、连环画、评书等文艺作品,他认为次文学在普及大众和延长文学作品寿命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次文学在文学经典传播中的作用,问卷设置了三个问题,分别对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和红色经典的原著阅读和次文学的改编进行了对比调查。对于“在下列古典小说中您完整读过原著或节选的有——看过改编的影视剧、戏曲、连环画,听过评书的有——”这一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表4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古典文学,视听文学远远高于阅读原著。所列作品中除了《红楼梦》《儒林外史》《镜花缘》外,看过改编的影视剧、戏曲、连环画或听过评书的比率都高于读过原著或节选的比率,看过根据《封神演义》《搜神记》改编的影视剧、戏曲、连环画的甚至比读过原著或节选的高出一倍还要多。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影视剧、戏曲、连环画、评书都有多个不同的版本。其中,《红楼梦》的影视剧最多,从1927年复旦影片公司版,到2012年龚应恬执导的昆曲,电影共有8个版本,电视剧从1975年香港TVB版,到2010年李少红版,共有7个版本。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王扶林执导的央视版电视剧(1987版),其人物形象和音乐广受好评,堪称经典。《西游记》的连环画版本最多,全本的就有20多个版本。《水浒传》的评书最多,目前留有影音资料的就有连阔如、袁阔成、单田芳、田连元、张少佐等版本。《三国演义》的戏曲最多,根据三国故事改编的京剧多不胜数,如《桃园结义》《捉放曹》《斩华雄》《虎牢关》《辕门射戟》《白门楼》《击鼓骂曹》《千里走单骑》《三顾茅庐》《火烧新野》《长坂坡》《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单刀会》《逍遥津》《定军山》《走麦城》《失空斩》等,可以说都是经典剧目。据说京剧里的三国戏超过180多出。

在这些传播媒介中,影视剧的影响最大。中央电视台的《西游记》(1986年版)、《红楼梦》(1987年版)、《三国演义》(1995年版)、《水浒传》(1998年版)有着广泛的受众,1986年版的电视剧《聊斋志异》和2005年版的《新聊斋志异》,2009年播出的程力栋执导的电视剧《封神榜》也有广泛的影响。尤其是《西游记》,不仅有两版全本的电视剧,而且还有取材于《西游记》的《大闹天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电影、戏曲,每当寒暑假时,《西游记》更是各家电视台争相播放的剧目,孙悟空成为青少年最喜爱的艺术形象。如此众多的改编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其受众远远大于单一纸质书籍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读过现代文学名著或节选的,与看过根据现代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剧的比较结果见表5:

表5

在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看过影视剧的比较中,《阿Q正传》《祝福》《茶馆》《伤逝》《骆驼祥子》《家》《寒夜》《雷雨》《边城》《子夜》《林家铺子》等阅读原著的比率都普遍高于看过改编的影视剧的比率。这是因为上述影视作品播放的时间比较久远。《阿Q正传》《伤逝》等电影是在1980年代初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时放映的,并且改编的并不成功。《祝福》《林家铺子》是改编于现代文学经典的最成功的电影,但由于是在1960年代放映的,当前的大学生难得有机会观看。只有《半生缘》《金粉世家》和《京华烟云》由于影视版都是近年来拍摄和播放的,看过影视剧的比率远远高于阅读原著的比率。

对问卷中“下列红色经典小说您读过(全读或节选)的有——看过改编的影视剧、戏曲、连环画或听过评书的有——”这一问题,调查结果见表6:

表6

在“十七年”的长篇小说中,读过最多的小说是《红岩》,有450人(26.8%),看过影视剧、戏曲、连环画最多的是《铁道游击队》,有757人(45.2%)。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1961年12月初版,至2004年已有三个版本,59次印刷,总发行量超过1200万册。从1962年起,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各种地方剧和曲艺不计其数。在诸多的衍生文本中,尤以电影《烈火中永生》和歌剧《江姐》影响最大。民族歌剧《江姐》由闫肃根据《红岩》改编创作,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1964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首演于北京。1977年5月23日,空政文工团经过修改重新上演歌剧《江姐》。1978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将《江姐》搬上银幕。1984年、1991年、2007年,空政文工团又三次复排《江姐》,并成为国家大剧院落成后公演的首台剧目。50年间5次复排,总计1000场次的演出。其中《红梅赞》成为经典唱段,50年来一直传唱不衰。[3]

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1954年由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后,立刻在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对《铁道游击队》各种艺术样式的改编也随之而来。1956年完成了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同名电影。董子畏改编,丁斌曾、韩和平绘画的同名连环画(10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在1956年至1961年间出齐。“《铁道游击队》连环画出版以来,再版二十多次,重印近五十次,累计发行三千六百多万册,据说是中国连环画出版史上再版次数最多、印数最高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4]1963年,著名评书艺术家傅泰臣将《铁道游击队》改编成评书,上部于1965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来,傅泰臣的弟子张立忠完成了老师的未竟事业,改编完成了114回的评书,2005年10月1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开始播放张立忠播讲的评书《铁道游击队》。2013年网络上出现了杨田荣播讲的有声小说《铁道游击队》。在影视制作上,198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了12集的电视连续剧,1995年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了根据小说《铁道游击队》改编的电影《飞虎队》,2005年,内蒙古电视台与山东电视台联合制作了35集的同名电视连续剧。此外,《铁道游击队》还被改编成快书、鼓词和京剧等多种艺术样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敌后武工队》《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苦菜花》《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等看过影视剧、连环画和听过评书的比率也远远高于阅读过原著的比率。这些作品都是战争题材,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这些英雄传奇契合了人们对于战争和英雄的审美想象,且其传奇性、通俗性和娱乐性的艺术品格,也为普通民众所喜爱。

对“次文学”在经典的传播和普及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的文艺工作者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注重文学的改编以对民众普及。如夏衍就特别注重将文学名作改编成电影,他在建国后也多次论及电影对文学的改编问题,曾说:“一部小说看的人最多不过几百万,一出舞台剧演一年也不过几十万观众,一部电影首轮上映,就可以有上千万观众,改编好一部作品,让一部名著普及化,让更多的人接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这是十分光荣的任务。”[5](P263)虽然带有那一特定时代浓厚的政治理念色彩,但对电影这一“次文学”形式在文学传播中作用的认识却是充分的、科学的。

“次文学”作为一种再创造的艺术品,是对文学经典的再认识,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但每一种改编都是依据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做出的,都是根据自己的艺术样式的特点进行的,各取所需地从原著中选择有利于自身特点的内容进行改编,并过多地掺杂了时下流行的元素,对原著有着或多或少的偏离或误读。各种艺术样式的改编都有自己的长处,又不可免其局限。鲁迅先生对此一直保持着清醒的态度。《阿Q正传》问世以后,一些人就要将它改编为剧本或电影,鲁迅并不赞成这样做,他认为:“《阿Q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因为一上演台,将只剩下滑稽,而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其中情景,恐中国此刻的‘明星’是无法表现的。”[6](P26)“况且《阿Q正传》的本意,我留心各种评论,觉得能了解者不多,搬上银幕之后,大约也未免隔膜,供人一笑,颇为无聊,不如不做也。”[7](P397)鲁迅深知舞台剧或电影是很难表现《阿Q正传》深刻内涵的,不愿意其只剩下滑稽的形式。1980年代《阿Q正传》改编成电影后的结果也证明了鲁迅的预见。戏曲中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京剧,节选了小说中某些精彩的片段,以优美的唱腔为主要表现手段,深得人们的喜爱。但是表演的程式化和脸谱化,就使得人物的性格显得较为单一,对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的刻画就不如原著。连环画主要依靠一个个连续的画面和简短的文字提示来展示场景、叙述故事,是对原著情节的缩写。评书偏重于悬念的设置,依靠情节的紧张多变来抓住听众。而影视则主要依靠影像画面的方式,是一种融合了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带有娱乐性,并最大限度地谋求经济回报,如1995年拍摄的电影《飞虎队》就是一部容纳了突袭、爆炸、枪战、武打等场面的惊险片,迎合了娱乐化的消费心理。根据文学经典改编的次文学,与原著相比都难以达到原有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所以,它虽然能够极大地扩展文学经典的传播和普及,但并不能取代文学原典的阅读。

在当前喧嚣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需要心灵的平静来抵御外界的纷扰,而文学阅读就是一种最佳的方式。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就进入到无利害关系的艺术世界中,将实用世界的诱惑、世俗的社会干扰弃置脑后,在获得审美愉悦、陶冶性情的同时,也使心灵获得一定程度的宁静。另外,文学阅读是超越实用性、工具性的,阅读的审美体验,对文学语言咀嚼、体悟和由之产生的审美快感,也是其他的艺术样式难以替代的。

三、对“戏说”颠覆文学经典的认知

“戏说”的“戏”已经表明了它自身的游戏、娱乐、解构的性质,通常是附会历史题材,虚构一些有趣或引入发笑的情节进行讲述。它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更包含着对世界和人生的内在的态度。“戏说”在当下社会中的突显,在于它紧随着商品经济的洪流,是对1990年代开始的“反神圣”“反崇高”文化潮流在文学、影视等创作上的回应。“无厘头”是1990年代中后期由周星驰开创的喜剧电影表演方式,依南帆的解释,“无厘头”“即粗俗、随意、莫名其妙、混乱而无逻辑之意”[8]。在当前娱乐消费喧嚣的社会里,几千年的历史,甚至残酷的战争、英雄人物都有可能成为戏说的对象,成为无厘头式的谐谑,文学经典亦难逃此运。许多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不断地被篡改,被戏说,如《水煮三国》《麻辣三国》《沙僧日记》《春光灿烂猪八戒》《西游记后记》,等等,颠覆了文学经典的品质,消解着理想、崇高等传统价值规范。对此,当代大学生是如何认识和看待的呢?调查问卷设置了两个问题,可以基本反映出大学生对这一现象的态度。

首先是“您对古典文学经典进行戏说、无厘头式的改编持何种态度”,这一问题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此现象的整体的看法。问卷显示:完全赞同的有30人(1.8%),基本赞成的有214人(12.8%),完全反对的有337人(20.1%),基本反对的有816人(48.7%),无所谓的有269人(16.1%)。从调查结果来看,完全赞成和基本赞成的仅有14.6%,而完全反对和基本反对的则高达68.8%。这说明大学生中的大多数还是期望维护文学经典的纯洁性和独立价值的,并不认同对文学经典的戏说和无厘头的改编。

另一问题为“您对《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之类的影视作品有何看法”,这是对上一问题的具体化,可以更为切实地了解大学生对文学经典被解构的认知,也可部分地反映对戏说、无厘头式改编所持态度的原因。调查结果如下:

表7

选择《大话西游》和《西游降魔篇》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从前面的调查我们知道,大学生对古代文学经典尤其是四大名著的认知要大于对现代文学经典的认知,更远远大于对“十七年”文学的阅读,而且古代经典在长期的流传和演绎过程中已经有了比较普遍的认知模式。《西游记》作为古代文学经典的熟悉度是非常高的,读过原著或节选的比率达到了69.7%,而看过改编的连环画、影视剧、戏曲等的比率更是高居榜首,1986年版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作为经典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大话西游》和《西游降魔篇》正是对传统《西游记》中人物和故事的带有后现代色彩的改编,同时,《大话西游》也是“无厘头”风格的肇始。经典《西游记》的人物和故事越是深入人心,这种充满夸张、变形、反讽、搞笑的无厘头式改编也就越能挑战人们的审美心理。

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1995年最初在大陆上映时,票房惨淡,甚至被列入“95年十大引进劣片榜”,但几年之后,却成为“大话”电影的典范之作,尤其受到大学生的追捧,产生了一系列后续产品,包括网络游戏,文学创作,并迅速使“大话”式的无厘头成为一种显在的文化。《西游降魔篇》自2013年初上映至2013年8月底已有12.4亿的票房收入。从最初的冷遇到此后连绵不断的热潮,这种态度的变化背后正映现着1990年代以来社会文化的迅速转型和分化,以娱乐性、消费性、技术性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成为社会文化中的重要一支,人们的各种欲望得到了狂欢化的释放,同时,它的解构性、颠覆性也切合了人们追求个性、以特立独行来突出自我、解构权威以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被调查的大学生大都出生于1990年代中前期,他们的成长过程,也是《大话西游》逐渐被接纳的过程,是娱乐、消费的大众文化成为“次文化”的过程,大学生们的青少年时期一直浸淫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之中,可以说是各种“大话”式影视、网络文学和网络游戏的主要消费者和推动者,

从表7可以看到,42.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这“是迎合大众口味,追求票房的商业化行为”,21.2%的人充分肯定了它“是对古典作品的后现代阐释,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而持“良莠杂陈,不可一概而论”中间立场的有24.0%,持坚决反对态度,认为“是对经典的颠覆,是犬儒主义人生态度的体现”的仅有5.5%。作为单选题,它反映的是被调查者最主要的那一观点,而非全部。意识到“是迎合大众品味,追求票房的商业化行为”,并不就意味着“是对古典作品的后现代阐释,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的排斥,肯定它的价值和魅力也不代表对所有类似影视的肯定,反之亦然。

在此,有对解构经典的宽容和认同、对时尚的追逐,也有理性的分析,既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下多样化的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作为“大话”“无厘头”式影视、文学的推动者,在娱乐、消费、表面化的后现代文化潮流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这项调查却显示出他们对文学经典的无厘头式改编的认同度并不高。完全赞成和基本赞成的仅有14.6%,完全反对和基本反对的却高达68.8%,表7的调查稍稍改变了这一结果,持充分肯定态度,认为“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的达到了21.2%,中间立场的也有24.0%。这种调查结论与他们本身对“大话”“戏说”文化的消费热在事实上形成了很大的差距。尽管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风生水起,热闹非凡,主流的文化价值观念却一直潜在地对人们的事物判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与问卷中大学生们对文学作品的评判标准正相印证。反观大学生们判断文学作品优劣高下的标准,“思想深度”以73.2%的比率列于第一位,“强烈的道德感情和社会责任感”也被认为是文学大师所应具有的重要品质,大众化、形式的创新则处于次要地位。“戏说”“无厘头”在更多的时候恰恰是取消了思想的深度,以游戏、夸张、嘲讽的姿态颠覆了应有的庄严和崇高。文学作品和影视虽然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但艺术必然是相通的,大学生所持有的文学价值的标准必会影响着对影视的评判。

在当下社会的文化语境中,“戏说”已经改变了原有的文学的意味,在更多的时候恰恰是取消了思想的深度,成为编造、游戏、无厘头的同义词。被调查的大学生“对古典文学经典进行戏说、无厘头式的改编”之所以有高达68.8%的人持反对的态度,除了经典情结之外,更多的原因还在于,“戏说”“无厘头”以游戏、夸张、嘲讽的姿态颠覆了文学经典原有的内涵,在解构中只留下碎片、拼贴,娱乐成为主要的目的,审美的愉悦却难觅踪迹。这种解构经典的行为,无疑属于后现代主义的范畴,它不屑于艺术的原创,而对解构、戏仿、拼贴表现出更大的热情,是带有商业消费元素的一种快餐文化。它消除了雅俗对立,与传统的文化观念和审美观念决裂,而与流行的大众文化联姻,具有商业消费性和大众娱乐性的特征,如果一味地秉持娱乐至上的原则,过度消费文学经典,也将走向浅薄和低俗。所以,戏说式改编不能得到大学生的认同也就顺理成章了。

对大学生文学经典的接受调查,使我们看到大学生对文学经典文化价值的认同和维护,这是人类精神向善向美、认识自我的需求。只有沉浸于书香墨海中品味经典,与人类精神高峰对话,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同时,作为人类精神传承的主要载体,文学经典的阅读在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中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共生性使文学生产和文学经典的改编都有责任和义务来护卫文学经典的价值,提升文化产品的品味,以形成互动共生的良好文化场。而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在阅读中对人类丰富性和深刻性的探寻也是任何形式的改编无法代替的。

参考文献:

[1]张中江.中国人年均读书4.39本读者最爱莫言金庸鲁迅[N].新京报,2013-04-19.

[2][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M].丁沛,选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章文曌.一片丹心向阳开[N].文艺报,2012-12-28(8).

[4]华慧.韩和平谈《铁道游击队》连环画创作往事[J/OL].上海书评,(2012-08-12)[2015-02-06].http://www.dfdaily.com.

[5]夏衍.电影论文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6]鲁迅.致王乔南[M]//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鲁迅.致沈西苓[M]//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南帆.无厘头:喜剧美学与后现代[J].上海文学,2007,(1).

责任编辑:张东丽

doi:10.3969/j.issn.1671-3842.2015.04.01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3842(2015)04-0001-08

收稿日期:2015-03-26

作者简介:张学军(1954—),男,山东阳谷人,教授, 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12&ZD169)。

猜你喜欢
文学经典戏说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戏说自行车行业 3大最“苦”的工作
戏说老公
大学生之歌
汉人政治权力与文学经典传承的关系
永恒的莎翁
从文学名著到舞剧成品
戏说考试
戏说球迷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