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动员能力刍议

2016-01-06 04:10
国防 2016年1期
关键词:国家安全

正 寍



国家安全动员能力刍议

正 寍

内容提要:为维护国家安全,保卫国家的政治制度、人民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提高国家安全动员能力。

关键词:国家安全 动员能力 制度机制

作者:正寍,特约撰稿人

国家安全动员能力,是基于国家安全需求提出、为满足国家安全需要而具备的动员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保卫我国政治制度、人民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提高国家安全动员能力。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一、从国防军事领域向多维度发展的动员

动员概念追溯。众所周知,以往关于动员的表述,多用于国防和军事领域。近代动员概念是由普鲁士军事家提出、法国大革命成功运用、明治维新后传入东亚的。可见,动员的概念、理论和实践,是源于以战争为核心的国防军事领域,在战争中被不断发展完善之。当然,动员概念出现之前,相关的具有动员意义的理论和实践早已存在。我国《诗经·秦风》就有对先秦军队出征前的人力动员、辎重筹集、精神动员的记载。一般而言,国家实力强大,国防和军队建设质量高,国民禀赋优异,其动员能力就强。

国家安全动员能力。所谓国家安全动员能力,不是概念(国家安全+动员能力)的简单叠加。国家安全范围远大于国防军事领域,其对动员能力的需要也超出国防军事系统。尤其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芯片化时代,一国地缘政治安全、国民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侨民安全、海外资产安全、战略枢纽安全、国际通道安全、种族基因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太空安全、舆论安全、信息安全等等,都是传统的国防军事领域所无法涵盖,也是传统的国防动员能力难以保障的。简言之,国家利益的半径和维度有多大,国家安全动员能力所及的范围就应该有多大。比如,当今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无论军事科技还是经济文化,其综合国力自二战结束后长期领跑全球。尽管国际金融危机让美国总体实力稍显疲态,但其调整恢复能力依然很强,尤其是全球触及、全球抵达能力呈几何级数提高。其空中平台武器装备的全球打击和覆盖能力,已经从二战结束时的几天、冷战结束时的几小时,借助网络信息系统和海外基地,进展到当下的论分钟计。究其原因,主要是以美元为主的全球贸易,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已实现网络化结算,巨额美元利益的流转,鼠标点击,秒杀即成。从宏观上讲,美元利益就是美国核心利益。为维护这一利益,美军武器装备全球抵达能力的速度和效率就要随之提高,其全球动员能力也在同步增强。

二、提高国家安全动能力的重点领域

当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国家功能拓展,国家安全涉及的维度和要素明显增长。重点关注以下项目和领域,是提高国家安全动员能力的逻辑归宿。

政治安全动员。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强化各级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各项权利,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卫人民安全,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要依据我国宪法、国防法、国防动员法、戒严法、紧急状态法等法律法规,全面加强政治安全动员能力建设,确保党的领导持续巩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长治久安。

国防安全动员。要加强边防、海防和空防建设,采取一切必要的防卫和管控措施,保卫领陆、内水、领海和领空安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要建设与保卫国家安全、发展利益和国家安全动员能力需要相适应的武装力量;实施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防备和抵御侵略,制止武装颠覆和分裂;开展国际军事安全合作,实施联合国维和、国际救援、海上护航和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的军事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发展利益和世界和平。当前,要进一步盘活兵役制度资源,通过转役以及非现役或公司专业化服务方式,巩固提高我国海外利益的维护能力。

经济安全动员。要积极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全预防和化解经济安全风险的制度机制。利用现有的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建立完善相关的经济安全动员体制机制,重点完善大宗物资采购、战略物资储备、生产线改造和备份、计划调节、规划拟定、市场调节、进出口审查、贸易流通调节等措施,保障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以及相关经济领域的安全。

金融安全动员。要健全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和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基础能力和金融动员能力建设,通过汇率动员、外汇储备动员、多空机制收放、币种一揽子调配、流动性闸口调控、杠杆化支点移动操作、金融汇市期市操作、本币与锚币挂钩与脱钩等措施,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抵御外部金融风暴的冲击。

能源安全动员。要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能源,有效管控战略资源能源的开发,加强战略能源储备,完善资源能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安全保护措施建设和能源资源动员能力建设,谙熟能源价格涨跌、能源矿脉探查、能源储备方式、能源运输通道、能源消费引导、能源替代技术等措施方法的运用,加强国际资源能源合作,全面提升能源应急动员保障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能源的有效供给。

粮食安全动员。要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储备制度、流通体系和市场调控机制,健全粮食安全预警制度和粮食安全动员体制机制,通过粮食多品种育化和种植、多良种开发与储存、耕地休作轮作间作和耕地拓展、绿色种植激素开发、仓储保管能力提升、国际国内粮食现货期货掌控、粮食消费习惯培养、粮食加工技术提高、食品结构改善、消费导向培育等有效措施,提高粮食安全动员能力,保障粮食供给和质量安全。

文化安全动员。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固定媒体与移动媒体相呼应、平面媒体与多维媒体同频发声、电子网络媒体与纸质书刊媒体相向而行、官方主流媒体与民间媒体共筑舆论阵地的文化动员体系,防范和抵制不良文化影响,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科技安全动员。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发展自主可控的战略高新技术和重要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提高国家科技安全动员能力和科技保密能力建设,通过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专才引进、科技成果转移、科技专利申请、科技查新手段、成果定向输出、技术要点掌控等措施,保障国家重大技术和战略工程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动员。当前,各国都在加速构建各自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体系。西方强国为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很早就制定了法律法规,并将维护网络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我国亦应努力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和网络与信息安全动员能力,实现网络信息核心技术、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可控;加强网络管理,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网络窃密、散布违法有害信息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生态安全动员。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生态风险的预警和防控,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近期发生的输油管道、石化工厂、化学仓储等爆炸爆燃事件,尽管是突如其来的环境生态灾难,但事故发生后,从高层到基层、从军队到武警、从环保到消防、从民政到卫生、从专家到百姓,齐心协力开展动员,无疑是生态安全应急动员的生动实践。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吸取。

核化安全动员。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和核技术,加强国际合作,防止核扩散,完善防扩散机制,加强对核设施、核材料、核活动和核废料处置的安全管理、监管和保护,加强核事故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防止、控制和消除核事故对公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不断增强有效应对和防范核威胁、核攻击的能力。事实证明,平时动员准备充足、预案修订准确、队伍训练有素、技术战术得法,一旦情况出现,就能够做到有效控制、严阻扩散。

三、提高国家安全动员能力离不开制度创新和制度保障

事物即矛盾的发展运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国家安全动员的重点项目厘定后,还必须适应发展变化的客观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制度创新和提供相关保障。

国家安全动员能力发挥需要国家安全制度创新。各部门、各地区应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工作和提高国家安全动员能力的需要,建立跨部门会商工作机制,就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重大事项进行会商研判,提出意见和建议。要建立中央与地方之间、部门之间、军地之间,以及地区之间关于国家安全的动员协同联动机制;建立国家安全重点领域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中央有关职能部门推进安全动员;建立国家安全动员工作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国家安全战略和重大部署贯彻落实;建立国家安全决策咨询机制,组织专家和有关机构开展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分析研判,推进国家安全动员工作走上科学有序发展轨道。

国家安全动员能力发挥要依靠安全系统保障。要健全国家安全保障体系,增强国家安全动员能力。健全国家安全动员法律制度体系,推动国家安全动员法治建设。加大对国家安全动员的各项建设投入,保障国家安全动员所需经费和装备。承担国家安全战略物资储备任务的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国家安全物资进行收储、保管和维护,定期调整更换,保证储备物资的使用效能和安全。鼓励国家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采取必要措施,招录、培养和管理国家安全动员的专门人才和特殊干才,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需要,国家依法保护有关机关专门从事国家安全工作人员的身份和合法权益,加大人身保护和安置保障力度。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有关军事机关开展国家安全专门工作,可以依法采取必要手段和方式,有关部门和地方应在职责范围内提供支持和配合。要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动员的宣传教育,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国家安全动员能力发挥需要情报信息支持。搞好国家安全动员能力建设,要健全统一归口、反应灵敏、准确高效、运转顺畅的情报信息收集、研判和使用制度,建立情报信息工作协调机制,实现情报信息的及时收集、准确研判、有效使用和共享。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有关军事机关根据职责分工,依法搜集涉及国家安全的情报信息。国家机关各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于获取的涉及国家安全的有关信息应及时上报,并适时做出动员准备,依法做好安全动员的预案启动工作。情报信息的报送应及时、准确、客观,确保国家安全动员反应及时、响应准确、因应高效。

国家安全动员能力发挥离不开风评预警。搞好国家安全动员能力建设,还要制定完善应对各领域国家安全风险的动员预案、预警制度和风险评估。要建立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各领域国家安全风险调查评估。有关部门应定期向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提交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要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制度,根据国家安全风险程度,及时发布相应风险预警。对可能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危害国家安全的事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应立即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要建立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的制度和机制,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特定物项和关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重大事项和活动,进行国家安全审查,有效预防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相关的政府部门要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行使国家安全审查职责,依法作出国家安全审查决定或者提出安全审查意见并监督执行。

国家安全动员能力发挥要借助危机管控。建立统一领导、协同联动、有序高效的国家安全危机管控制度,也是做好国家安全动员工作的重要方面。发生危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件,中央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应根据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的统一部署,依法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管控处置措施和相关的动员响应。发生危及国家安全的特别重大事件,需要进入紧急状态、战争状态或者进行全国总动员、局部动员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国务院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决定。国家决定进入紧急状态、战争状态或者实施动员后,履行国家安全危机管控职责的有关机关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有权采取限制公民和组织权利、增加公民和组织义务的特别措施。履行国家安全危机管控职责的部门依法采取处置国家安全危机的动员措施,要与国家安全危机可能造成的危害之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动员措施可供选择的,应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保护公民、组织权益的措施。要健全国家安全危机的信息报告和发布机制。国家安全危机事件发生后,履行国家安全危机管控职责的有关机关,应按照规定准确、及时报告,组织国家安全动员,并将有关国家安全危机事件发生、发展、管控处置及善后情况统一向社会发布。国家安全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应及时解除管控措施,做好善后工作和动员征用的复员或补偿。

(责任编辑:郑 宁)

中图分类号:E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2-4484(2016)01-0010-04

猜你喜欢
国家安全
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组织”的犯罪学分析
国家安全视角下的战略物资储备立法完善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试析宗教虚拟化及其传播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浅析国家安全视野下的新媒体危机
华人卷入两起涉美“国家安全”案
中国互联网治理的转型性特征
论主权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及我国的制度完善
国家安全视野下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