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党史军史工作功能作用拓展的必要性

2016-01-07 09:32
军事历史 2016年3期
关键词:优良传统强军官兵

党史军史工作,是记载、反映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军队全部历史的重要实践活动,是党和军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建设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发挥着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当前,军内外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党史军史工作的功能作用必须进一步拓展,才能更好地为改革强军服务、为军队建设发展服务。

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新实践,要求党史军史工作在总结经验、提供咨询、辅助决策上发挥更大作用。习主席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军从建军到现在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辉煌历程,凝聚形成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军事指导思想、建军治军经验和无数经典战例。党史军史工作承载着总结历史、开辟未来的重任,对于做好现在和今后的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和警示作用。一直以来,党史军史工作在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在存史、育人上做得多一些,在资政上做得少一些;一般性的研究做得多一些,直接服务于军队重大任务、重大决策、重大改革的研究做得少一些;分散的、浅显的、表面化的研究多一些,系统的、深刻的、本质性的研究少一些。

要有效履行新的历史时期军队使命,全面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在前进的道路上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实现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愿景,都离不开总结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党史军史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在提供鲜活的历史经验和深刻的历史借鉴上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围绕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需要借鉴我军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及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部队等方面的历史经验;围绕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需要借鉴我军大抓军事训练、培养作战指挥人才和加强实战准备等方面的历史经验;围绕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教育引导官兵自觉投身改革强军实践,需要借鉴我军历次大裁军和历年来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的历史经验,等等。只有全面把握我军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才能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实历史支撑,真正从源头上深刻领悟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听党指挥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才能深刻把握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密码,增强能打仗、打胜仗的实际本领;才能深刻认识人民军队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打牢作风优良的思想根基。

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形势,要求党史军史工作在明史立传、驳歪批谬、正本清源上发挥更大作用。“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复杂,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一些心怀叵测的人借学术讨论研究之名,在互联网、小报小刊上刊载不符合史实的小道消息,在境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反华倾向的史论文章,通过不正当途径出版混淆视听、流传谬种的史料书籍,肆意诬蔑、丑化我党我军领导人物和英雄模范,刻意抹杀我军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边境作战中的功绩,着力夸大党的决策失误,曲解党的历史路线方针政策等。比如,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上对国民党军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各自发挥作用大小问题的争议,对抗美援朝必要性和历史意义的争议,对董存瑞牺牲有关细节、雷锋事迹宣传可信度的争议等,都有一些别有用心者伪装搀杂其中,打着“揭密历史”“言论自由”的旗号,抛出一些颇能蛊惑人心的歪论谬论、奇谈怪论,让诸多未亲历者对正史信史产生疑虑,在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侵蚀。

党史军史工作是为我党我军树碑立传的工作,是与敌对势力争夺党史军史研究、讨论、宣传、教育权威地位和主动权的重要工作,客观上承担着树正史、立正传、宣正论、扬正气和批驳歪史邪说、端正群众视听、警示启迪世人、维护我党我军形象的重要职责。在新的形势下,党史军史工作必须一改以往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钻故纸堆”的做法,主动在意识形态领域涉史斗争中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要在党和军队的统一部署下,充分发挥自身独有优势,在引导涉史舆论、勘正涉史言论、参与涉史论战上当先锋、打头阵,以翔实的史料史实、严谨的逻辑观点、权威的史学论断,旗帜鲜明地反映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取得的辉煌业绩,理直气壮地宣扬典型模范人物和英雄壮举,深刻揭露敌对势力历来的丑恶嘴脸、卑劣行径和累累罪行,让歪史谬论“见光死”,以明史正论牢牢掌控舆论主导权,赢得政治主动权。

强固革命军人精神支柱的新挑战,要求党史军史工作在凝聚军心、鼓舞士气、激发斗志上发挥更大作用。当前,青年官兵的成分结构、政治基础、文化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观念呈现很多新特点,对党史军史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青年官兵大多在和平舒适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既没有“十年内乱”灾难的切肤之感,也没有姓“社”姓“资”争论的思想阵痛,对改革开放的满足感、幸福感不如前辈强烈,对我党我军缺乏深刻的情感认同。有的对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党史军史知之不多、学之不深、理解不透;有的历史常识匮乏,不会用科学的立场和观点去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对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论调一知半解、不懂如何批驳,对一些别有用心的歪谈谬论缺乏辨别力、半信半疑,对一些扭曲、丑化我党我军的反动涉史言论缺乏政治警觉性、抵制不坚决;再加上近年来军队少数高级干部腐化堕落,对军心士气伤害很大,尤其是官兵身边的领导干部违法乱纪问题,对官兵信念信仰和价值取向影响更直接、杀伤力更大。作为新时代军人,不懂党史军史,就不可能对党和军队有真情实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和传承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就不可能有效履行肩负的历史使命,就不可能接好革命的班。因此,如何更好地用党史军史教育、引导、鼓舞、激励青年官兵,成为了党史军史工作必须直面的课题。

习主席强调,“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史工作需要下功夫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样,党史军史工作承担着用历史教育青年官兵的重任,在传承弘扬优良传统、激发战斗精神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官兵群体,党史军史宣传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史军史工作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服务,必须进一步向以史育人侧重,在编撰整理高质量党史军史教材充实教育内容、弘扬优良传统提升教育内涵、举办重大史事纪念活动丰富教育形式、运用史馆场所拓展教育课堂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在营造浓厚的学史用史氛围、构建良好的军史宣传教育文化环境上下功夫、求实效,使广大官兵成为学用党史军史的明白人,成为政治合格、思想成熟的合格军人。要更加坚定自觉地用伟大成就激励人,用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历史经验启迪人,用历史教训警示人,切实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转化为投身强军实践的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优良传统强军官兵
重视政治建设是党的历史实践的优良传统
“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强军路上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党的优良传统与执政经验
缅怀革命英烈 继承优良传统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