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草害综合解决方案的技术研究

2016-01-09 19:01刘志发
北方水稻 2016年4期
关键词:分蘖秧苗杂草

刘志发

(黑龙江省方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哈尔滨 150090)

水稻病虫草害综合解决方案的技术研究

刘志发

(黑龙江省方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哈尔滨 15009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病虫草害综合解决方案的效果和效益。结果表明,“稻之道”整体解决方案能增强水稻秧苗素质,促进水稻返青,增加水稻分蘖数量。对潜叶蝇防效在37.8%以上,对恶苗病防效在93.7%以上、纹枯病防效在81.7%以上,对稗草、慈菇、萤蔺、雨久花的防效分别是100%、90%、99.3%、100%,对水稻安全性有一定影响。667 m2纯增效80元以上。

病虫草害;整体解决方案;效果;效益

水稻是黑龙江省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总耕地的25%。因其生长环境湿润、植株叶片交叉遮盖,稻田病虫草害发生频繁、程度较高,并且从苗期至抽穗期均有表现,发生跨度较大。通常情况下,农民大量盲目地施用农药减轻病虫草害对产量的影响,但效果并不理想。水稻病虫草害综合解决方案技术的研究,运用规范的操作、适时的防治、最佳的药剂的选择,有效解决水稻生长各时期潜在不良因素的危害,充分激发水稻植株个体的生长机能,实现水稻防病虫、除草、促增产的目的。

1 内容与方法

1.1 示范地点

方正县水稻研究院试验田,土类是白浆土,亚类是草甸化白浆土,质地是粘壤质土,pH值6.4,肥力条件是碱解氮 102.4 mg/kg、 有效磷 46.2 mg/kg、速效钾 85.6 mg/kg、有机质 2.63%。

1.2 供示材料

1.2.1 供示品种 水稻品种为阳光四号 (粳稻),生育期135 d,活动积温2 500℃。

1.2.2 供示药剂 ① 先正达公司生产,亮盾(25%咯菌腈和 37.5%精甲霜灵)、迈舒平(22.2%噻虫嗪、1.1%咯菌腈、1.7%精甲霜灵)、 福戈(20%噻虫嗪和20%氯虫苯甲酰胺)、爱苗(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瑞飞特(500 g/L 丙草胺)、阿米妙收 (325 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谷菲扬(22.5%三环唑和 4.5%己唑醇)、达将特(5%硝磺草酮·丙草胺颗粒剂)。② 成都新朝阳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咪鲜胺(25%咪鲜胺)。③ 江苏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吡嘧磺隆(10%吡嘧磺隆)。浙江天一农化有限公司生产,苄嘧磺隆(30%苄嘧磺隆)。④ 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双超(69%苄嘧·苯噻酰)。江苏瑞邦农药厂有限公司生产,丁草胺(900 g/L丁草胺)。⑤ 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丙草胺(30%丙草胺)。⑥ 青岛绿盛化工有限公司生产,30%甲维·毒死蜱。⑦ 美国陶氏生产,稻艳(75%三环唑)。⑧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乐果。

1.3 示范方法

示范设 4个处理(表1),处理1:“稻之道”整体解决方案一;处理2:“稻之道”整体解决方案二;处理3:常规解决方案;处理4:空白对照。方案由种子处理、虫害防治、杂草防治、病害防治四个部分组成。

表1 示范处理与方法

田间大区方案一面积是0.5 hm2,方案二面积是 0.5 hm2,常规方案面积是 0.3 hm2,空白对照面积是 0.01 hm2,示范田面积总计 1.31 hm2。

1.4 调查内容

1.4.1 种子处理 考察各方案对秧苗素质的影响,需调查出苗时间、整齐度、株高、叶片数、秧苗整体鲜重、根重、根长、秧苗返青时间、分蘖数量。

1.4.2 防虫 考察各方案对潜叶蝇的防治效果,需调查有虫叶片数、被害率、防效。

1.4.3 除草 考察各方案对一年生或多年生禾本科、阔叶、莎草科杂草的防治效果及水稻安全性,需调查稗草、慈菇、萤蔺、雨久花防效,杂草受害症状(失绿、畸形、枯斑、生长抑制),水稻安全性,分蘖数量。

1.4.4 防病 考察各方案对恶苗病、纹枯病、稻瘟病的防效,需调查项目总株数、病株率、受害株、受害穗、病级、病情指数、防效。

1.4.5 成本调查 稻谷价值、药剂成本、总施药次数、施药人工费、人工成本、总效益。

表2 不同种子处理方案对秧苗生长表象的影响

1.5 测定内容

5 m2稻谷的实测重量、收获时实测稻谷含水量、5 m2水稻的穴数、12穴的水稻的穗数、12穴水稻的实测重量、12穴水稻饱满谷粒的重量、40 g的水稻饱满籽粒的数量、40 g的水稻瘪粒的数量。

1.6 调查项目及方法

1.6.1 秧苗素质调查 在苗床上,每个处理按对角线法选取5点,每点选100株,室内测量。

1.6.2 潜叶蝇防效调查 每个处理选5点,每点选20片叶水稻(平展在水面的叶片),调查有虫叶片数,计算5次的平均值、被害率和防效。

1.6.3 杂草防效调查 采用绝对值调查法,计算每种杂草总株数或重量。在每个小区随机选择5个样方,每个样方选择0.5 m2进行抽样调查。共做4次调查,第1次调查:在处理当天,记录每小区杂草种类、主要杂草的生育期和水稻的生育期、覆盖度等情况(基数调查)。第2次调查:处理后3~5 d(目测)。第 3 次调查:处理后 10~20 d(株数调查)。第4次调查:处理后30~50 d(株数及鲜重调查)。按照[CK活草数(或鲜重)-PT残存草数(或鲜重)]/CK活草数 (或鲜重)×100计算防治效果。

1.6.4 病害防效调查 ① 水稻恶苗病防效调查。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选择100株,调查病株率,计算防效。

② 水稻纹枯病防效调查。施药后14 d和21 d调查防治效果。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固定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分级标准如下:1级:第四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叶片);3级:第三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二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首先根据∑(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代表值×100计算病情指数,然后根据 (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100再计算防效。

③ 水稻稻瘟病防效调查。施药后25~30 d病情稳定时调查。调查方法:采用对角线取样方法,每小区调查30穴,并根据以下分级标准记录病级,计算各处理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0级:无病;1级:每穗损失5%以下 (个别枝梗发病);3级:每穗损失 6%~20%(1/3左右枝梗发病);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瘪谷);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然后按照病穗数/调查穗数×100计算病穗率,再用病穗率根据(对照区病穗率-处理区病穗率)/对照区病穗率×100算出穗防效,最后通过∑(各级病穗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穗数×最高级代表值)×100计算病情指数,根据(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算出病指防效。

1.6.5 水稻安全性和杂草的受害状调查 以目测法的形式,从叶片颜色、分蘖数量、长势情况、植株高度、生长发育速度等方面描述水稻的生长情况;采用“生长抑制、失绿、畸形、枯斑”的语言表述杂草的受害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方案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2.1.1 对秧苗田间生长表象的影响 秧苗在出苗时间、生育进程、整齐度、根长及根色方面的表现,是衡量秧苗素质的重要特征。由表2可见,方案二与常规相比,出苗时间相同,但2叶1心期早4 d时间,根长且发白;与方案一相比,2叶1心期早2 d。说明方案二能促进秧苗生长,增强根系活力和吸收能力。方案一与常规相比,则表现为出苗时间晚1 d(此现象与覆土厚有关),2叶1心期早2 d,整齐度好,根系性状好。说明方案一也能促进秧苗生长,改善根系性状指标。整体上看,方案二和方案一均比常规方案对秧苗生长有促进作用,整齐度好,二者相比,方案二整体好于方案一。

2.1.2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从秧苗素质上看 (表3),方案二在株高、叶片数、根长、地上下百株鲜重方面好于常规和方案一,表现为秧苗植株略高、叶片数多、根长且根色发白,植株个体较重。说明方案二有利于秧苗生长,增加秧苗植株、根系的实物量,形成健壮秧苗。方案一整体表现差于方案二,与常规相比各项指标好坏不一。植株矮于常规,叶片数量却较多;根数少,但根却比常规长;地上鲜重少,但地下鲜重高。从地下根鲜重和叶片数能看出,方案一能够促进秧苗根系生长,增加吸收养分的根系表面积,满足叶芽发育对养分的需求,促进叶片的生长。

表3 不同种子处理方案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1.3 对水稻返青速度的影响 水稻返青速度的快与慢,决定着水稻分蘖发生的早晚。返青越快,分蘖发生越早,单位面积内的分蘖数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插秧后7 d内,日平均温度15.3℃,最高温度21.6℃,最低温度12℃,相对湿度75%。在温度条件偏高,阴雨较多,湿度较大的气候条件,本田无水层的情况下,插后第7天以目测法调查,方案二的秧苗叶色较绿,方案一和常规处理叶色对比表现为淡绿。从移栽到本田秧苗根尖新生组织的伸长尺度上看,方案二最长,其次是方案一,最后是常规。由此,可以推断方案二秧苗的返青期最早,方案一次之,最后是常规。插秧后19 d,水稻分蘖初期,田间分蘖数量调查发现,方案二相对于空白对照的分蘖数量增长率为20.3%,方案一为19.4%,而常规则为14.4%。这说明方案二和方案一能加快水稻秧苗的返青速度,增加分蘖数量。

2.2 不同方案对水稻虫害的影响

本示范仅对“潜叶蝇”虫害做效果评价。方案一和方案二均以相同的方法选用“福戈”防治水稻潜叶蝇,从表4可以看到,效果差异比较大。方案二防效是93.3%,方案一则为37.8%。这说明选用“福戈”防治潜叶蝇效果不稳定。

表4 不同杀虫方案对水稻潜叶蝇的影响

2.3 不同方案对水稻病害的影响

示范区内的水稻仅发生恶苗病和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没有发生,因此,本示范只对恶苗病和纹枯病做评价。

2.3.1 对水稻恶苗病的影响 从表5能看出,方案一的防效最好,苗期无恶苗病发生,本田内零星发生。方案二与常规相比,苗期防效较好,苗床可见少量的病株,本田可见病株,防效明显高于常规。说明方案一和方案二对恶苗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表5 不同杀菌剂方案对水稻恶苗病的影响

2.3.2 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 由表6可见,第1次施药后的22 d,方案二处理区病情指数为0.95,防效达到 55.61%,与其它处理比较防治效果最好。第二次药后18 d调查,在纹枯病水平和垂直侵染的影响下,方案二、对照和空白处理区的病情指数均有所提高,此时方案二病情指数是1.26,防效 85.31%,与其它处理相比防治效果仍然最高。第一次药后22 d调查,方案一防效为13.08%,高于对照低于方案二。第二次药后18 d调查,方案一病情指数下降,防治效果高于对照低于方案二。从整体防效上看,方案二最好,方案一次之,常规最低。

表6 不同杀菌剂方案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

2.4 不同除草剂方案对稻田杂草的影响

“稻之道”的两个除草剂方案均选用“达将特”药剂,因此对“达将特”的平均防效做评价。与常规相比,“达将特”对慈菇防效较低,稗草防效较高,萤蔺防效极高,雨久花防效达100%(表7)。从药后12~47 d杂草生长趋势上看,“达将特”处理区慈菇杂草数量有所上升,稗草有所下降,萤蔺有所上升,未见田面雨久花迹象。常规区慈菇杂草数量有下降的趋势,稗草有所上升的趋势,萤蔺快速上升,雨久花零星分布。药后47 d,“达将特”处理区田面可见个体较大的慈菇和纤细稀疏的萤蔺杂草。常规区可见稗草、雨久花和数量较大的萤蔺。

表7 不同除草剂方案对稻田杂草的影响 单位:株数 /0.5 m2

2.5 不同整体解决方案对水稻安全性的影响

三个整体解决方案中常规方案对水稻安全性无影响,“稻之道”的两个方案均有影响。影响集中体现在“达将特”的作用上。由表8可见,“达将特”使用当天的平均温度15.5℃,最高温度18.9℃。施药后第6天气温明显升高,平均温度23.8℃,最高温度31.7℃。第7天调查发现,稻苗出现白化,发生率为5%,全田零散分布,无规则,出现在每穴的外侧秧苗,中间秧苗无白化,白化现象发生在心叶和倒二叶,逐渐心叶干枯整株死亡。第8天气温依然较高,平均温度达到26.7℃,最高温度33.7℃,白化的秧苗有增加的趋势,白化苗发生率为8%。第9天气温下降,平均温度24.9℃,最高温度降到29.8℃,白化苗发展趋势停滞。第10天以后,气温恢复正常,70%白化苗恢复正常,30%则叶片茎秆枯萎,单株枯死。从表9能看出,“达将特”处理区在水稻分蘖初期及分蘖期的分蘖数量均比常规的数值高,孕穗期至完熟期三次调查结果显示均比常规区的株数数值低。这说明“达将特”在分蘖期之前对稻株生长无影响,进入孕穗期开始产生抑制的作用。同时,在示范田内特殊的环境条件下水稻也出现药害症状。水层深至秧苗新叶以上的区域,淹没在水中的植株腐烂枯死,随着生长伸出水面的新叶失绿,拔节后植株明显矮化,植株数量少,不能自我恢复。但不能排除在厌氧的条件下被水淹死的可能,2015年此现象比较多。地势略高的区域,水层1 cm左右,植株叶色失绿、分蘖数量略少、植株矮化,生长受抑制,但随着生长发育可自行恢复。

表8 “第二次封闭除草剂”施用当天及之后10 d的气象资料

表9 水稻不同时期分蘖数量的变化

2.6 不同整体解决方案对产量及构成产量的性状指标的影响

构成产量要素的重要指标——有效穗数、饱满谷粒数量、饱满谷粒重量。从表10能看出,“稻之稻”方案二12丛水稻的穗数、饱满谷粒重量性状指标表现最好,40 g稻谷中饱满谷粒数量略差于方案一,以上三项指标均高于常规方案区。“稻之稻”方案一的以上各项指标均高于常规方案区。从增产方面上看,与常规方案相比,“稻之稻”方案一增产 12.4%,方案二增产 31.2%,方案二增产非常显著。

表10 不同整体解决方案对产量性状指标的影响

2.7 不同整体解决方案实施的总效益

由表11可见,“稻之道”方案一667 m2稻谷价值1 753元,药剂成本144元,人工成本35元,较空白对照增效973元,比常规对照增效80元。方案二667 m2稻谷价值2 046元,药剂成本163元,人工成本35元,总效益1 848元,比常规对照增效354元。“稻之道”方案二增效显著。

表11 不同整体解决方案实施成本及纯效益 单位:元 /667 m2

3 讨论

(1)“稻之道”两个方案采用“福戈”两次用药防治潜叶蝇,防治效果存在较大差别。方案一防效比常规方案低,方案二则比常规高。从田间表现上,方案一的植株有明显的虫伤叶片的痕迹,而方案二发生程度非常轻。这说明两个问题:1、方案一的防效低与“福戈”第一次用药作用不明显有关。第一次用药减少潜叶蝇发生期的虫口密度,本田适期再次施药控制虫害到较低的水平。但从有虫叶片数上看,每100片中有2.8片发生危害,说明第一次用药作用不明显。2、方案二防效好与“迈舒平”有关。方案二种子处理阶段采用的是 “迈舒平”,该药含有22.2%的噻虫嗪,能被水稻充分吸收,分布在植株茎叶内,预防害虫侵袭,增强方案二的防治效果。

(2)“稻之道”的种子处理方案一在水稻恶苗病的预防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目前,黑龙江省水稻恶苗病的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其原因包括种子带菌数量、苗床温度、种子浸泡程度、种芽的机械损伤、浸种药剂等。但争议较大的是种子带菌量和浸种药剂。带菌量大的品种恶苗病发生程度高,而目前的常规药剂对这类品种恶苗病的防效比较低。2015年示范区选用的品种是带菌数量较大、易感病的品种,苗床阶段调查,常规方案防效仅为60.5%,而稻之稻方案一则达到100%,水稻3叶以后,在23℃温度的影响下,苗床未发现恶苗病病株。秧苗移栽后,恶苗病病源真菌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如气温在25℃以上,植株表面有破损时会发生再次侵染。2015年,示范区表现在水稻拔节期,新生叶片及叶鞘黄化、明显伸长。在水稻完熟期调查防效,稻之道方案一区为96.6%,常规方案区则为 39.5%。

(3)“稻之道”方案二在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上表现较好。两次药后20 d左右的调查防治效果比较好。与此同时,水稻灌浆至腊熟期植株长势较好。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逐渐降低和土壤养分逐渐减弱的影响,植株长势会逐渐减弱,个别植株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早衰”,表现为倒1叶和倒2叶叶片及叶鞘发黄,剑叶短小,叶尖枯萎,茎秆枯死。而方案二的植株则表现为剑叶明显变长、变宽且直立,倒1、2叶及茎秆颜色淡绿,保持时间延续到腊熟结束,比常规植株绿色延长近7天左右。而这些良好的表现是加入一定量的“爱苗”的缘故。

(4)对杂草防效的讨论。① 慈菇。在空白区杂草基数较小的情况下,对慈菇的防效较低,防效为90%。从防效调查表中能看出,施药后田面的慈菇基数有所增加。一方面是因为“达将特”药剂持效期结束,慈菇出土。经过田间调查,“达将特”对慈菇的持效期为40 d左右,7月6日左右残存在耕层的慈菇开始大量出土,是造成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是施药前出土的慈菇未完全枯死。水层下的慈菇在药效的作用下茎叶变白,茎秆坚硬、扭曲,大部分慈菇植株根系变褐,茎基部有新根残存,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一部分腐烂枯死。水层以上的慈菇,茎基部枯死,淹没在水里的叶片及茎秆腐烂,部分死亡,但部分慈菇茎基部的生长点完好,并伴有1~2条新根,生长停滞,整体观察有枯死的特征,但无枯死的实质。这部分杂草在药效持效期结束后快速生长,成为水田后期大龄的慈菇。从“达将特”对出土慈菇防效表现上看,施药时田间慈菇基数越大、叶龄越大,防效就越差。

② 稗草。达将特对稗草防治效果非常好。施药时,对于未露出土表的稗草,在达将特药剂中“丙草胺”成分的作用下,通过杂草芽鞘和上胚轴吸收,表现出较好的防效。随着药剂持效性的减弱,7月20日调查发现,田面出现稗草,但数量较少。水稻腊熟期调查,稗草出穗,田面表现明显,但数量少,不影响产量。施药时,对于露出水面叶龄在2.5叶以上的稗草,达将特中的丙草胺无任何作用,另外的一种成分——硝磺草酮通过杂草心叶、茎秆等器官吸收,能表现出一定的防效。对于叶龄较大、露出水层较多的杂草,仅能使其茎叶白化、根系变褐,部分根系枯死,防效较差。

③ 萤蔺。萤蔺从繁殖的角度讲,分为根系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根系繁殖的萤蔺出土较早,一般发生在6月初,个体大分蘖多。种子繁殖的发生较晚,一般在6月中旬,密度大,生长快。空白区萤蔺基数0.5 m2达到1 195株时,防效能达到99.3%,可以说达将特对萤蔺防治有特效。从田间调查发现,对萤蔺的持效期可达到45 d,7月10日田间零星出现萤蔺。施药时露出水面根系繁殖的萤蔺,始初叶尖变白,根系变白,逐渐叶尖腐烂枯死,根系变褐,最后全株枯死,水稻减数分裂期田面无根系繁殖的大龄萤蔺,有纤细种子繁殖的萤蔺。

④ 雨久花。空白区0.5 m2杂草基数19株,防效达到100%,防效比较好。

(5)对水稻安全性的讨论。① 田面高岗水层浅处秧苗会产生药害。水层浅处达将特的颗粒剂扩散性差,药剂容易富集在秧苗周围,造成秧苗叶色黄化,分蘖发生慢,但可自行恢复。

② 田面低洼水层较深处秧苗会出现药害。水层深时秧苗淹没的部分较多,特别是分蘖心叶吸收药液的速度快、数量多,造成稻株分蘖数量少,植株矮化,分蘖期间表现不明显,水稻拔节后表现比较明显。

③ 剂量加大容易出现药害。通过对农民使用后药害情况的调查发现,多数发生在施药时田面草多的地方施药量过大的情况下造成药害。

④ 分蘖未产生药害的地块,水稻拔节后则出现轻微的药害症状,表现为长势减弱,有效分蘖少,叶色略黄。达将特的药效持效期45 d左右,持效期较长,影响水稻的分蘖形成三个地上部分功能叶片几率,加大分蘖功能叶片不足或消亡的风险,所以出现有效分蘖减少的结果。因此,应用“达将特”的地块在常规基础上667 m2增加分蘖肥3~5 kg,以抵消药剂对分蘖生长的影响,促进分蘖发生,保证有足够的有效穗数量。

⑤ 构成药害形成的因素。对方正县药害整体调查,以田面无杂草时施用的地块药害发生几率为35%,而有杂草时施用的几率为65%。这是因为无草时施用药剂比较均匀,有草时人为会在草多区增加剂量,从而药害发生几率大。从构成药害因素所占的比重上看,施药不均匀占40%,施药过早占30%,水层深占20%,水层浅占10%。

4 结论

(1)“稻之道”方案一对水稻潜叶蝇的防效是37.8%,方案二的防效是 93.3%。

(2)“稻之道”方案一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是96.6%,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是 81.7%;方案二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是93.7%,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是85.31%,防治效果较好。

(3)“稻之道”方案对稗草、慈菇、萤蔺、雨久花的防效分别是 100%、90%、99.3%、100%。

(4)与常规方案相比,“稻之道”方案一增产12.4%,方案二增产 31.2%,方案二增产显著。

(5)与常规方案相比,“稻之道”方案一667 m2增效80元,方案二667 m2增效354元,方案二增效显著。

Study of Comprehensive Solutions for Ric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Weeds

LIU Zhi-fa
(Fangzheng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Center,Harbin,Heilongjiang 150800,China)

The effect and benefit of comprehensive solution for ric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weeds were researched by field trial.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overall solution of Daozhidao can better seedling growth,promote rice reviving and increase tillers numbers.The control effect on hydrellia griseola,bakanae disease and sheath blight was over 37.8%,93.7%and 81.7%,the control effect on barnyard grass,arrowhead grass,yinglin and pontederiineae was 100%,90%,99.3%and 100%,it had some influence on rice security.The net increasing benefit was over 80 yuan/667 m2.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weeds;Overall solution;Effect;Benefit

S435.11

A

1673-6737(2016)04-0014-08

2016-03-01

刘志发(1977-),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与植物保护工作。

王丹)

猜你喜欢
分蘖秧苗杂草
拔杂草
洪洞:立即防除麦田杂草
拔掉心中的杂草
玉米分蘖产生的因素及去留对产量的影响
农民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
插秧
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