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实践

2016-01-11 02:54郑旭锐,周永学,杨景锋
亚太教育 2015年27期
关键词:风温温病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实践

文/郑旭锐周永学杨景锋 李磊惠毅王礼凤闫曙光宋健曹宁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温病学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效果。方法:以陕西中医学院2012级本科中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在温病学授课过程中分别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综合成绩测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任务驱动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温病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079-01

基金项目:陕西中医学院《温病学》课程综合改革资助项目,陕西中医学院教改项目(编号:2013jg23)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借鉴“抛锚式”教学法、“双主模式”教学思想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1-2]。这种教学方式是以许多小但明确的任务为引导,让学生们在强烈求知欲的驱动下进行互动协作式和自主性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时获得知识同时又产生了新的学习任务,一直恒定维持一定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我们将该教学法应用于温病学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对象与方法

1.1教学对象

教学实施对象选取我院2012级中医本科专业学生,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学生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人数和学习质量上均无差异。对照组学生均实施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学生均实施 “任务驱动”温病学教学法,教学实施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必须具备以下4点:①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统一;②授课教师相同;③课时安排相同;④期末考试方式相同:即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随机课堂提问、间歇性温病学知识小测验、见习报告、课后作业等),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

1.2 教学实施过程

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实验组温病学各论的风温案例中,授课前先课前布置任务以下任务:①提前了解风温,让学生查找资料后了解风温病人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等问题;②设置风温案例,给出一个典型的风温

案例,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案例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及选择恰当的处方;③允许学生采取各种方式查阅风温的知识,如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禁忌、预防调摄等,学生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知识要点,请教高年级的同学等。在提前设置好这些教学环节后我们将学生进行分组(5-6人一小组),各小组的学生们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查阅资料后先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完成后由每小组选排出一名代表上台讲解该小组讨论的结果,讲解讨论结果的同时必须陈述得出此结论的理由。在学生代表陈述完后我们授课教师要进行课堂总结,对各小组学生不同的观点分析优缺点并说明分析正确与否的原因,课堂最后由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内容,再次强化记忆,强调重点,分析难点。当然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选择不同的案例,如也可以选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等,而对照组学生则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

2.结果

在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实验组的学生们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气氛浓厚,代表们发言积极而且极富有自信心,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各自组讨论的结果,互相分析探讨,学习场面非常的热烈。我们在本学期结束后对该年级学生的综合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的综合测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见表1。

表1  2012级中医专业学生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比较( ±s)

表1  2012级中医专业学生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比较( ±s)

组别人数综合成绩2012级中医1班(实验组)5783.08±11.01*2012级中医2班(对照组)6575.04±13.022012级中医3班(实验组)6686.01±16.03*2012级中医4班(对照组)6574.06±15.062012级中医5班(实验组)6390.07±14.05*2012级中医6班(对照组)6278.03±12.03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近几年来不少医学院校开展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改革[3-4]。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打破了填鸭式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其在教学中具有以下的优势:①改变了传统教学法填鸭式教学的弊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②该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式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③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④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思维,让他们养成积极主动、独立思维的良好习惯;⑤能强化记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性;⑥该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总之,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因此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Brent G.Wilson.Broadening our foundation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four pillars of practice[J].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5,45(2):10-16.

[2]李玲,谢文利,董瓅瑾.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8:64-65.

[3]刘渊声,屈学民,杨继庆,等.任务驱动法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8):694-695.

[4]汤晴,耿薇,马月娇.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4):64-65.

猜你喜欢
风温温病教学效果
“风温”概念演变探源*
浅谈温病特色诊法之舌诊
玉钢1080m3高炉提高风温实践
风温对炉况的影响实践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留学生温病学教学体会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